李苦禅先生诞辰110周年纪念展在京举办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4月16日 22:29 北京商报

  “超纵至诚——纪念李苦禅先生诞辰110周年纪念展” 将于4月17日上午10时在北京画院美术馆开幕。本次展览由中国文联、中国美协、全国政协书画室、中央美术学院、北京画院主办。届时,将展出李苦禅先生不同时期创作的书画作品80余幅,其中大部分作品是第一次面向观众展出。

  今年恰逢中国近现代大写意花鸟画宗师李苦禅诞辰110周年,大师各个时期的作品都将在本次作品展上展出,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展出的大部分作品还从未对外展示。苦禅大师之子李燕说:“届时,每位驻足于父亲作品之前的观者,都会从画作中体会到他波澜壮阔的写意人生,因为父亲代表的是他们那一代不可复制也不会泯灭的中华民族之天地精神。”

  李苦禅自1923年拜齐白石为师起,一直是老人的得意门生,也是中国绘画中大写意精神的真正传人。白石老人曾多次在他的作品上题跋。尤以“英也夺我心”,“英也过我”,“雪个先生无此超纵,白石老人无此肝胆”等话语深为世人熟知。李苦禅的画中展现出独到的审美观点与丰富的表现手法,在自然含蓄中蕴含着阳刚之气,他的运笔线条如行云流水,苍劲朴拙,笔法凝练简约却意趣盎然,写意中透彻着“超纵”与“至诚”的精髓。

  “纪念李苦禅先生诞辰110周年纪念展”此前曾在沈阳与杭州等地巡展,在当地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并获得了极高的评价,此次在北京画院的展出将被视为苦禅大师博大民族情怀和人文精神的延续。此外,千龙网将对本次展览的开幕式进行网上直播,让更多网友在线感受“无墙的美育大学”。本次展期为4月17日至5月12日。商报记者 金文

  人物简介

  李苦禅 中国近现代大写意花鸟画宗师、美术教育家李苦禅(1899年-1983年),原名李英杰、李英,字超三、励公。生于山东省高唐县贫苦农家,自幼受到家乡传统文化之熏陶,走上了艺术征途。

  1918年有幸得识徐悲鸿大师,得授西画技艺。 1919年投入“5·4-6·3”爱国运动,入北京大学之“留法勤工俭学会”并于中文系旁听深造。 1922年考入北京国立艺术专科学校西画系专修西画, 1923年拜师齐白石大师门下,成为齐派艺术第一位入室弟子,由此探索“中西合璧”改革中国绘画之路。1925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应邀执教,并发起组成“中西画会《吼虹社》”,与同仁共同冲破陈陈相因的画坛时弊,创造新时代之画风。 1930年应林风眠校长之邀任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国画教授,率先将齐派艺术带到该地,并首创将“传统文化之综合的写意之戏——京戏”引进高等美术教育。以罗丹派雕刻启示学生理解“写意手段过程之美”,尤以亲领学生“到大自然里找画稿”而突破了轻写生重临摹的教学模式,开创了写生为本,临摹为用,大胆创造,示范教学的新风。更以关注国家命运,同进步学生贫困学生休戚与共的言行,树立了正义仁厚的师长风范,因而以 “赤色教授”之嫌为校方当局所不容,1935年愤然北上。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他以忠义之心救国之志参加了北平地下抗战工作,被日寇以“通八路”之嫌逮捕入狱,酷刑之下,未招一字,高颂文天祥《正气歌》。侥幸出狱后仍以卖画资助抗战,此时作画, 每寓抗敌之义。 抗战胜利后应徐悲鸿院长之邀任教于北平国立艺专。新中国成立之后,得毛主席亲笔书信并派秘书看望之莫大关怀,李苦禅先生遂于中央美术学院担任中国画系教授等工作。亦曾任中国美协理事与中国画研究院院务委员、全国政协委员。

  李苦禅先生是中国写意花鸟画历史上,继宋代法常、明代徐文长、清代八大山人、吴昌硕与近代齐白石之后的又一位统领时代风范的大师。其爱国精神、刚毅性格与 “一洗万古凡羽空”的雄鹰意象,给青史留下了浓重的一页。早在1928年齐白石就预言“苦禅仁弟画笔及思想将起余辈,尚不倒戈,其人品之高即可知矣”。 1950年又在李苦禅的画上题到:“雪个先生(即八大山人)无此超纵,白石老人无此肝胆。” 徐悲鸿先生则题苦禅先生画到:“天趣洋溢”“活色生香”。著名剧作家曹禺先生著文写到:“苦禅老人的一生,我听到过许多传说,在我的头脑里,他仿佛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歌德曾引过一句拉丁诗:‘人生短促,艺术长存。’我知道这并不是说任何艺术,而是人民所肯定的艺术。苦禅老人的画就是这样的艺术。”

  1986年6月11日李苦禅纪念馆在山东省济南市趵突泉公园万竹园内建成,藏有李苦禅家属无偿捐献国家的苦禅大师作品及收藏品400多件、生活与工作用品多件。

  2006年9月16日李苦禅艺术馆在李苦禅故乡山东省高唐县落成并开馆,藏有李苦禅家属无偿捐献的苦禅大师作品及收藏名家作品百余件,以及家属提供的大型仿真复制之苦禅大师作品80多件,生活与工作用品多件。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