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书法艺术中帖学与碑学及笔法演变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2月02日 13:52 博宝艺术网

  1. 中国书法艺术史,从艺术长期流传的发展来看,其实,它主要是一部《“帖学”史》,次要是一部《“碑学”史》。一般认同清嘉庆、道光以前为帖学期,之后为繁荣的碑学期。但朱明认为,人类追求的“极致”就是:自由、奔放、激情的个性化“飞扬”与艺术的自由“表白”。因此,有理由相信,中国书法艺术的未来之“路”,一定是“二王”的延续与发展,深化与升华。

  2. “技术艺术”,也在迅猛地发展,比如“纸张”、“画布”等,以及“声”、“光”、“电”等舞台技术手段,也在嵌入其中,组成“多角度”或“多维度”的空间,使其“技术艺术”变得日趋成熟。这有力地支持了传统的中国书法艺术,并自然性选择了“灵活性”的以“二王”为代表的中国书法艺术的“帖学大系”,是一个不容置疑的中国书法艺术传承的“帖学”之趋势。

  3. 极其表现书法家艺术个性化的“灵动”的中国草书艺术,也必将担此重任,并得到“史无前例”的主流中国书法艺术家的“万分”重视,而“碑刻”的“碑学”则呈显现的难度。

  4. “碑学”的中国书法之“法帖”,大多拓自篆隶、魏碑、楷体与行楷居多,而“帖学”的中国书法之“法帖”,则大多拓自行楷、行书与草书居多。

  5. 中国书法艺术的“笔法演变”:隶、魏、楷等诸体大多呈现“笔法”中的“方笔”,行楷、行、草等诸体更多呈现“笔法”中的“园笔”,而甲骨与篆等诸体则呈现“笔法”中的“方园兼笔”居多。但大草、狂草以及后来的“流草”(朱明早已提出的词汇“流草”),其“笔法演变”更多为“园笔”,甚至是“线笔”、“流线笔”。这也许就是今后以及未来的中国书法艺术的“笔法演变”。

网友评论
电话:4006900000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