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石涛《秋林人醉图》:满天红树醉文章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8月26日 18:52 收藏投资导刊
文/王文甫(旅美收藏家)
读大都会博物馆所藏的清代四僧之一石涛所绘的《秋林人醉图》,首先被其画上的长题书法和诗句所吸引,此画“秋”和“醉”的主题已在他的题诗中表露无遗,让人对这位写意大家更加深了一层敬意。其题曰:“常年闭门却寻常,出郭郊原忽恁狂。细路不逢多揖客,野田息背选诗郎,也非契阔因同调,如此欢娱一解裳。大笑宝城今日我,满天红树醉文章。”而为满足求画者要他“以万点朱砂胭脂乱涂大抹秋林人醉一纸”的命题,石涛于是乎“发大痴癫,戏为之”。在“秋”和“醉”的主题下,《秋林人醉图》终于成就了此“大块文章”,且是画风更加豪放的“醉文章”,真率直也!是令人拍案叫绝的大气之作。而这位被人们戏称为“人痴,语痴,画痴”的天才画家,在画完后,仿佛还不尽兴,又以狂诗复题:“顷刻烟云能复古,满空红树漫烧天。请君大醉乌毫底,卧看霜林落叶旋。”这是何等的狂癫!
石涛(1630-1724),“清初四僧”之一,画家,僧人。其画构图新奇,无论是黄山云烟,江南水墨,还是悬崖峭壁,枯树寒鸦,或平远、深远、高远之景,都力求布局新奇,意境翻新。他尤其善用“截取法”以特写之景传达深邃之境。石涛还讲求气势,他笔情恣肆,淋漓洒脱,不拘小处瑕疵,作品具有一种豪放郁勃的气势,以奔放之势见胜。对清代以至现当代的中国山水画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此幅《秋林人醉图》,全图近景树石用线大胆,水墨淋漓,前方的留白和远山云烟交相辉映,在墨与色渲染下,整个画面层峦巅峰,雾气苍茫。画中景物层迭、树木茂密。作者巧妙地运用虚实、黑白的均衡布局,通过水的空灵和云雾的蒸腾,避免了过分的迫塞。在笔墨技法上,山石用皴法,横直交错,秀灵而坚实,密集的破笔苔点,使山势更显苍莽,墨色干湿浓淡恰到好处。 在“万点朱砂胭脂乱涂大抹”下,呈现出深沉的秋意,晨雾迷离中若隐若现的村落,一桥作为“画眼”被置于中央,弯弯的桥拱下,潺潺溪水贯穿画面,人物行于山水之间,闲庭信步。上方大面积留白,犹如晨曦迷雾,朦朦胧胧,正是“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彷佛让人置身于幽美静谧的秋色佳景之中。右上方配以婀娜多姿的数体三题,书画相和,赏心悦目,使画面显得愈加潇洒秀丽,这一时期是石涛在绘画笔墨上得心应手、在理论上能自成体系,从而形成了恣肆洒脱艺术风格的时期。
此图原为美国收藏家顾洛阜收藏,后归美国大都会博物馆。顾洛阜(John M Crawford Jr,1913-1988)斋号“汉光阁”。以收藏中国古代书画闻名,顾洛阜出生于一个爱尔兰移民家庭,他的父亲是一名成功的企业家,故世之后留给顾洛阜一笔可观的遗产。顾氏因此不必为生计而担忧。他遂开始收藏英文善本书籍,在上世纪50年代中期起转而收藏中国古代书画。当时他请一位日裔美籍古董商濑尾梅雄为其掌眼,购藏了一批张大千曾著录于《大风堂名迹》之中的书画名迹,先后有21件之多,其中著名的有宋人李结的《西塞渔社图卷》(后有范成大、洪迈等7位宋人题跋)、宋人郭熙的《树色平远图卷》、宋徽宗的《翠竹双禽图卷》(一名《竹禽图》),另外还有马远、刘松年、梁楷、李迪、吴镇、倪云林、沈周、唐寅、仇英、石涛、八大、王翚等画家的名作。
1962年,顾洛阜借纽约摩根图书馆首次举办藏品展览,并出版展品图录,曾经轰动一时。在近30年的收藏生涯中,顾洛阜总共约收藏有200余件中国古代书画作品,另外还有少量的当代中国画作品。 顾洛阜无子嗣,故不存在财产继承人问题,从1981年起,他逐步开始向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捐赠或“半卖半捐”自己的藏品。在1984年10月,大都会博物馆为顾洛阜捐售藏品举办了一个展览会,并出版了一本展览画册《清册》,共计展出177件(组)书画作品。
顾洛阜生前曾经出版有多种自己的藏品集,《顾洛阜藏中国书画谱》(1962)、《从顾洛阜藏品中看文徵明和他的朋友》(1974)、《中国书画概观》(1978)、《顾洛阜藏宋元法书名迹》(1982)等,身后还出版有《形象之外:中国书画(8-14世纪)》(1992)。上述图书或目录大多是为了配合展览而出版,且均为英文。从展览及其出版物可见其收藏的水准和重要性,而本文所讲的此幅《秋林人醉图》也堪称其中精品,石涛以“满天红树醉文章”之豪情书写作画,是其恣肆洒脱的艺术风格具有代表性的画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