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评三种美术评论模式

2013年02月11日 08:39   中国书画报  

  罗珊

  时下,随处可见一些美术评论镶嵌在各种非专业报刊中。对美术界而言,我不知道这是不是文艺繁荣的一种景象;对读者而言,我也不知道这是不是一件让人特幸福的事。

  看过不少美术评论尤其是画作评论,赏心悦目的有一些,画好文美,给人精神上的愉悦。但是,恶心的更多,画作缺基本功,文字憋足劲就是不说,还夸夸其谈、强词夺理,似乎只要不违反新闻出版管理条例,牛皮随便怎样吹都不犯罪。比如,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与领导合了影,那就是因巨大的艺术成就受到接见;明明是自己向某些政要名人赠送作品,却说成名人向其求墨宝;明明是自己掏广告费上电视,却硬说是受邀做专访;明明是自掏版面费刊登作品,却硬说成这些报刊专版介绍其艺术成就……不明就里的人,还真以为这个人就是“齐白石”,就是“徐悲鸿”。2012年10月23日下午,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联合国总部向“鸟叔”学了两招儿红极一时的骑马舞。要是换成画界某些人,说不定逢人便说:“潘基文嘛,俺徒弟!”

  非专业报刊上一些让人不爽的美术评论,通常有三种模式:

  一是传奇励志型。在世界瞩目的××场合,××画家轻轻地举起了奖杯。这一刻,所有的苦痛、所有的艰辛,顿时化为乌有。这个从小山村走出的农家娃,凭着自己多年的打拼,终于撑起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这个苦孩子怎样一路走来,还得从20世纪××年代说起……(此处省略5000字,含因挚爱艺术割舍亲情、远渡重洋、拜师学艺等内容)如今,画家依然淡泊,依然执着于儿时的艺术梦想。

  点评:类似传奇人物的传记,必是先为艺术而生,最后终成大器、登上艺术之巅。曲折的故事、感人的文字,一如《知音》杂志故事里的温情与励志。至于艺术上究竟有多大成就,且问:“元芳,你怎么看?”

  二是记者采访型。面前坐着一个腼腆的大男孩,这就是知名艺术家××。面对摄影师的镜头,他很不好意思,露出一脸尴尬的笑容和白白的牙齿。对于过去的辉煌,画家并不愿意多提。随着话匣子的打开……(此处省略3000字,含一些八卦内容)最后,记者不忘祝福这个憨厚而且用功的画家:愿他艺事精进,再创佳绩。

  点评:此乃“鲁豫有约”“艺术人生”等电视节目的文字配图版。在记者的追问下,画家的成就、感情与艺术观一样不落。取一个《一个想改写中国××画史的人》《我不是一个随便的画家》等扯人眼球的大标题,下加“××访谈”副标题,再配上人物照与画作,自然相当完美。一旦被这样采访过,画家俨然就已经功成名就。

  三是狐假虎威型。××年×月×日,领导在百忙之中专门接见了著名画家××。会见时,领导收到其赠送的墨宝,喜出望外、爱不释手,诚恳地表示:……(此处省略1000字,含新闻界的套话、空话)艺术家取法乎上,自幼精研绘画史上的多位大家并取其精华;后师从××大师,画风为之一变。正如评论家××所说:“画家独辟蹊径,自成一家,把××画的时代品格推到了一个新境界,为新世纪的××画确立了一个新的制高点,开创了××画的新纪元,有着不可低估的深远意义……”其作品也深得××等领导的欣赏,还被外国领导人和各大博物馆收藏,将中国的文化远播到了海外。

  点评:这类宣传,与领导的合影占据了大半版面,文章题目的力度也颇无敌,如《震撼×国总统的中国画家》等。在评论家的妙笔下,一个画界奇人横空出世!其基本逻辑是:借政要为其艺术成就加码。殊不知,这些大人物连国画“票友”都算不上,他们的肯定靠谱吗?

  当然,美术评论的模式远不止这三种。坦率地说,有些画家画得不错,但感觉被评论给毁了。文中一旦出现诸如“改写美术史”“填补学术空白”“市场最认可的画家”等字眼儿,估计有一定美术常识和判断力的读者立马就会晕倒。哪些美术评论家才是最厉害的?那就是:说自己的话,让别人无话可说。看了某些露骨的评论,尤其是业界不知名的评论者的大评,真的让人无话可说。有的评论者也有自知之明,不敢署真名就用了笔名。

分享到:

猜你喜欢

换一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