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月图》:矫龙引得活水来
2013年05月06日 10:38 东方早报
孟晖
被确定为宋代佚名画家作品的《浣月图》(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中呈现了一组园林中的小型喷水装置,其实是颇为珍贵的图像史料。
在这幅画作的中心位置,但见一块造型峥嵘的硕大奇石树立在古松碧桐之下,石凹中盘踞着一条降龙,此龙四爪分张,牢牢攫住石体,真仿佛驾云直下九天一般,极富动态感。一股水流从龙口泄出,形成短短一道抛瀑,落入安置在龙口之下的一只斗形大缸内。
作为一个泻水装置,这组龙与石的组合高度艺术化,完全达到艺术品的水平。喷水的降龙本身就是一件雕塑品,若非铜铸,便是石材雕成。硕大奇石也是姿态雄险,在当中开有竖向的凹槽,让圆雕的龙体嵌在其中,石形与龙的动势互相呼应,宛如一幅立体化的宋人墨龙图,既具气势,又富奇趣。《浣月图》明显为宋代绘画的风格,那么,画作是在反映宋人日常生活中真实存在的现象,抑或仅属于画家发挥想像力狂放虚构的产物?
一个重要的线索是,苏轼曾经亲自设计一例“小型室内装饰景观”,与《浣月图》中的喷水装置总体相似。在《雪浪斋铭并引》一篇中,东坡居士讲述,他把一块带有白色纹理的大黑石命名为“雪浪石”,竖立在一只莲花形的曲阳白石大盆当中,连石带盆置于室内,然后“激水其上”。“玉井芙蓉丈八盆,飞流伏空漱其根”,说的非常清楚,是将源源不断的活水从室外引入室内,出水口可能是架在石顶,也可能是悬垂在石的上方,总之,泻出的水流形成一道小小的人工瀑布,在半空中抛出弧线,最终落在石盆内,将雪浪石环绕其中。
不难看出,雪浪斋内的“泄瀑景观”是活水、奇石、水盆的组合,《浣月图》恰恰呈现了同样的因素,只是多了一条撑在石凹内的降龙。这两条资料彼此对证,让我们有理由相信,宋人生活中,将山石与盛水盆结合,由此使得泻水装置变成一件模拟山水之态的微缩小品,是固定化的一款设计方案,采用度颇高。还应注意到,明人田艺蘅《煮泉小品》中建议:“泉稍远而欲其自入于山厨,可接竹引之,承之以奇石,贮之以净缸,其声尤琤琮可爱。”这里所谈是利用竹筒连成的水管把天然泉水引到文人园林之内,由此很方便地满足烹茶等生活用水的需要。虽然是实用设施,但出水口一样设计成奇石与盛水缸的组合,具体方法是将造型奇隽的山石竖立在干净的水缸旁,竹水管的端口则架设在石头的顶端。换句话说,是将山石作为承架竹筒出水口的基座。由此可见,“山石、水缸、出水口”的组合在传统文化中长久存在,风雅阶层对之既熟悉也喜欢。
与雪浪斋不完全一致的是,《浣月图》里的泻水装置中多了一条姿态矫健的圆雕游龙。不过,中国历史上确实长期存在着以石雕或铜铸的龙作为出水口的做法,文献中相关线索很多。另外,一个清楚的旁证是,至今,在日本,寺院中的净水池往往是一条铜龙伏踞于池畔,口中汩汩喷泻清水,注入池中,供来客舀取使用。鉴于历史上中日之间文化艺术联系密切,又有《浣月图》中的呈现作为证据,可以推测,以圆雕式游龙做成的出水装置在往昔的中国同样存在,特别是在宋代,雕龙喷水这一形象大约在园林、富贵人家的庭院中并不少见。很有可能,以铜龙作为喷水口这一固定化的经典方案本来就是由中国传入日本,但在东瀛一直流传到今日。
《浣月图》中,很巧妙的,降龙的尾部隐藏在石体之后,但尾稍从石顶部抛转到前面,更显得盘踞龙姿的活泼轻灵。显然,水源就安设在石体后面,衔接在龙尾的部位,由此让活水源源通过龙躯的内部,抵达龙口。那么,水源又是怎样形成?《煮泉小品》中“接竹引泉”之说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把空竹筒节节相套,沿地面蜿蜒,或者用支架一路架设延伸,是古代中国极其常见的引水设施,至晚在唐代就已惊人发达,且运用普遍。元代《王氏农书》中,这种竹筒“自来水系统”被专称为“连筒”:“以竹通水也。凡所居相离水泉颇远,不便汲用,乃取大竹,内通其节,令本末相续,连延不断。阁(搁)之平地,或架越涧谷,引水而至,又能激而高起数尺,注之池沼及庖湢之间。如药畦蔬圃,亦可供用,杜诗所谓‘连筒灌小园’。”唐诗中不乏对连筒的咏赞,其中杜甫《引水》一诗最堪惊,此诗言道:“白帝城西万竹蟠,接筒引水喉不干。”当时,是一套超级大型规模的竹制引水渠将长江水引到白帝城中,整个城市的生活用水都是依赖这套“连筒”系统来解决。有了这样的前例,到宋代,出现以竹连筒引水供给园林的工程,也就无可奇怪了。周必大《玉堂杂记》中明确记载,南宋初年,宋孝宗下令在德寿宫建造一所“冷泉堂”,乃是“凿大池,续竹筒数里,引西湖水注之”。
唐人李端《题郑少府林园》一诗有“竹筒传水远,麈尾坐僧高”之句,这就表明,至晚在唐代,位于乡野的私人园林已在运用连筒提供水源。更有趣的是,白居易营建“庐山草堂”也就是位于香炉峰前的朴素私宅,经他富于灵感的设计,“以剖竹架空,引崖上泉,脉分线悬,自檐注砌,累累如贯珠,霏微如雨露,滴沥飘洒,随风远去”。
综上种种,可以推知,苏轼雪浪斋的水源应该是以竹管的连筒引活泉而得,《浣月图》中的小型喷水装置亦应是一样。画中,降龙尾部隐于石后,显然,从园外引来活水的竹连筒的末端就与这龙尾相接。于是,循竹连筒一路淌来的泉水便从龙尾涌入龙体,最后由龙口喷出。由于竹连筒引水的能力有限,所以制造出的飞流也是规模细巧,“脉分线悬”。《浣月图》中龙口喷出的短短水流恰是细流一股,这一细节证明了画家的严谨,证明此画的创作者是忠实反映他在生活中目睹的真实现象,并非凭空臆造。
所以说,《浣月图》呈现了宋代园林中小型喷水设施的一种经典方案。更为常见的是一种比较简化的版本,直接将竹筒出水口架在山石上,泻水抛入下方的水盆。但在规格更高的园林或庭院中,则是于山石上加设一条圆雕的龙,以龙头为喷水口。这种设施一方面是园林的点缀,既是主题鲜明的雕塑品,又是墨龙图的立体再现。同时,它也是一个实用设施,为园、庭中的人工湖池提供活水,同时也解决了居住者的生活用水所需。■
(作者系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