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严家宽先生的艺术人生
把握机遇初学艺术遇贵人
没有人教授,严家宽画画全凭自学和感觉,拿着图片,他学画毛主席肖像,工农兵宣传画……在当时当地方圆百里,一时间他变得小有名气,骄狂之气也随之而来。但命运的转折让他明白,山外有山,人外有人。
1969年,严家宽应征入伍,成为南海舰队的一名雷达兵。在深山老林里不断历练的严家宽,绘画天赋在多次宣传活动逐渐展现出来,得到部队领导的肯定。 1971年,一纸调令改变了严家宽的人生,他被抽调至南海舰队政治部美术创作组学习,从未接触过正规美术学习的他,一跃成为当时最走红的军人美术创作作者。直到后来,严家宽才知道,这个创作组高手云集:美术创作组组长是著名版画家黄树德,副组长是中央美院毕业的高才生、国画家李宝林,还有一批油画、粉画作者均为全国一流高手。只有他是个“无名小卒”。
与大师共事,耳濡目染间,进步如神助。经过3个多月的学习,在当代中国大师级画家的指导下,严家宽的艺术之路有了很好的起点。“我有幸在学艺路上吃到这么好的第一口奶。”部队的宣传画多为油画和水粉画,严家宽学会了西方绘画的基础知识和技巧。
走进大学图书馆里破茧而出
在部队摸爬滚打5年后,24岁的严家宽退伍返乡,重新回到了那片熟悉的土地,做了一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此时的严家宽,早已褪去了骄狂,但他明白,自己的世界在这个小乡村以外的地方,县、地区、省、国家……
没有怨天尤人,务农之余,严家宽没有丢掉手中的画笔。机遇从来都是青睐有准备之人。半年后,严家宽被推荐到武汉师范学院(湖北大学前身)读书,专业是数学。
一心想搞艺术的人,成天与数字打交道,多难受。好在严家宽悟性好,学习总能收获事半功倍的效果,这让严家宽有充裕的时间去钻研绘画技法。几年过去,他的画作在江城高校声名鹤起。
1977年,严家宽以优异的成绩和绘画才能留校工作。这时,他已经义无反顾地选择了绘画艺术。当时,学校没有美术专业,他便在学校图书馆上班,编制是干部,实际工作是画宣传画兼打杂干活。
1978至1986年,在严家宽的人生里,是段不愿提起又抹不掉的记忆。为了艺术梦想,他放弃了读书、教书、提干和一切名利,看着同学们一个个事业有成,而自己却在布满灰尘的破旧书堆里每天苦苦纠结,多少有点怀才不遇的苦闷。近10年的时间,严家宽连助教职称都没有评,而且,还养成在校园里低着头走路的习惯。
塞翁失马,焉知祸福。冷板凳一坐8年,也让严家宽完成艺术生涯丰富的积累和蜕变:在图书馆,他几乎看完了所有关于绘画画理、画论的书籍。关在书库,让他有机会临摹了无数古今中外名画……在潜心学习的同时,严家宽还有幸从国画大师张振铎先生那里汲取了中国写意画用笔用墨的真经。他又赴北京、南京等地拜访何海霞、叶浅予、亚明、宋文治、钱松岩等大师,得到了他们的悉心指点。
1985年,湖北大学重新组建艺术教研室,严家宽终于走出图书馆,成为一名美术教师。历史总是如此巧合,当年的图书馆,现在是艺术学院的办公楼,每天他依然在这里绘画至深夜,盏盏亮灯成为湖北大学校园的一道独特风景。
出访澳洲成名后毅然回国
1986年,欲一展宏图的严家宽受到澳大利亚邀请,前去讲学并做访问学者,此时,他仅是一名助教。在当地艺术同行和土著居民的引导下,他来到澳洲中部西部沙漠地区考察写生。当砾漠平原大面积的鲜艳色块展现在面前时,严家宽被眼前的景象深深震撼了,心中创作的激情难以抑制。回国后他迫不及待地铺开宣纸,将所感所思尽情渲泄。一气呵成,创作了澳大利亚沙漠系列组画50幅。
1990年10月,严家宽带着这批澳大利亚大沙漠组画在北京画院举办了《严家宽澳洲之行画展》,在首都美术界引起热烈反响,国内外媒体称他为“世界上最伟大的沙漠画家”。这批作品,初步奠定了严家宽的个人风格,开启了重彩写意山水画的创作之路。
接下来的日子里,成功的光环时刻伴随着严家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纷纷向严家宽发出邀请,澳大利亚南昆大学艺术学院院长专程寄来国际旅行机票,并申请到讲学经费。第二年,严家宽再赴澳洲,在澳大利亚昆士兰美术馆举办了个人画展。画展刚办完,澳方就抛出了绣球:只要愿意留下,即安排工作,待遇优厚。此时,严家宽做出了人生又一抉择——他要画的不是西画和广告,他要画中国画,做一个著名的中国画家。他毅然回国,选择了既无鲜花也无名利的艰难转身。
回到湖北大学,一间18平方米的平房成了他的画室,“那时体会到了什么叫自找苦吃”。从画西画到画中国画,专业方向的转换,是事业成功和失败的又一关键点。
忍受着不被人理解,严家宽保持长期的沉默与艰辛,在艺术风格形成的痛苦探索中,不仅承受了巨大的精神压力,还有来自生活的考验。由于他对艺术的执着,学校认为影响了教学工作,有很长一段时间,他被停了课,工资也减少了,他的创作处在痛苦的熬炼阶段。但他没有选择放弃,没有选择离开,他相信——湖北大学这块宝地会成就他的抱负。
为了追求对大自然色彩的独特感受,每年寒暑假严家宽都前往野外大山写生,在中国西南部人迹罕至的深山峡谷中穿行,终于确立了以中国西南部峡谷为主要创作题材的艺术风格,他把中国千百年来传统的青绿工笔山水和写意水墨山水技法融合起来,以开阔的视野,瑰丽的想象,奔放的笔墨和缤纷的色彩,创作出大量表现中国西部意境壮阔、气势磅礴的作品。
厚积薄发梦想中国画与国际接轨
1999年,严家宽终于完成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严家宽画集》隆重推出,让严家宽有了一个华丽的转身。2001年,他的作品荣获北京国际艺术博览会特等奖及第五、六届全国“中国山水画大展”金奖。同年10月,严家宽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他的作品《九龙奔江》放在展厅的重要位置,不仅得到观众的好评,也得到首都艺术界、评论界的认可。媒体评论严家宽是中国当代“重彩写意山水画”的领军人物。《美术》、《美术观察》等专业杂志专版发表介绍严家宽的作品的文章。严家宽说,对他的绘画而言,这是来自艺术界的权威认可。有了这种认可,他的绘画艺术才体现出价值。
在2008年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上,严家宽更是作为北京奥林匹克美术大会特邀艺术家出席,作品被国际奥委会永久收藏。2009年初,他的两幅重彩写意山水画被选为“国礼”赠送给了苏丹、伊朗两国领导人。画作受到肯定,还让严家宽被国家知识产权局聘任为首届“中国知识产权文化大使”,成为我省惟一获此殊荣的艺术家。严家宽成功了,但他的梦想不是自己的功成名就,也不仅仅是自己的绘画风格,而是中国画的发展方向。他自称是一个“喜新厌旧”的人,不会拘泥一个永久的模式。一直以来,重彩写意山水画是严家宽的重彩写意主体,现在他又扩展了重彩写意的题材,将吴王夫差剑、青铜鼎等典型的中国历史文化元素植入画作中。他认为中国画应该与国际接轨,将现代绘画的构成、色彩、重彩写意等元素和中国元素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