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来德:书法艺术必将融入世界

2014年04月17日 09:57   中国文化报  收藏本文     

曾来德在巴黎表演“墨乐” 曾来德在巴黎表演“墨乐”

  本报记者  陈 璐   

  4月13日,由中国国家画院主办、中国国家画院(国展)美术中心承办的“美丽中国——文化艺术公益大讲堂”开讲。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著名书画家曾来德在他题为“汉字书法的兴衰与中国文化的命运”的讲座中,向大家分享了自己对中国书法艺术和中华文化的传承与传播的思考。

  1980年,曾来德从西北电讯工程学院毕业后,因所学专业暂时找不到对口岗位而被安排在兰州军区驻宁夏某部收发室工作。这期间,曾来德拥有大量闲暇时间,开始如痴如醉、废寝忘食地练习书法,成为他涉足艺术的开端。上世纪80年代初,他拜著名书法家胡公石为师,研究今人审美,融入时代精神,大胆探索并创造了自己的书法风格,多次举办书画艺术展览,在国内外产生广泛影响。

  有评论家称曾来德是一个有文化责任感、“观念先行”的书画家。的确,无论从他的讲座和访谈中,还是他的作品和文集里,都能看到他对中国书画的文化立场问题的思索、对中华民族3000多年书写历史如何延续和向外传递的追求。

  翻开曾来德的履历,亦可将其看作几十年来中国书画艺术走出去的一个缩影与写照:1986年,八一电影制片厂摄制曾来德书法纪录片《军中墨客》,后被文化部作为中外文化交流影片译制成英、法、德、俄、日、西等7种语言向世界各地发行;2002年,他随中国专家团出访法国,参加中法文化交流年大型文化交流活动;2005年6月,英国大英博物馆举办“曾来德书法艺术展览”“墨乐”专场以及东西方文化高峰对话等系列活动,曾来德书画作品被大英博物馆收藏;2006年6月,由香港凤凰卫视《文化大观园》录制的曾来德书法艺术成就主题片向全球播出;2007年9月,曾来德代表国家率领“墨乐”代表团出席北欧中国文化艺术节,分别在芬兰、挪威、瑞典等国国家博物馆和国家剧场举办展演;2011年5月,他被全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授予“中非希望工程共同主席”和“中非慈善大使”,同年,赴法国的“墨乐巴黎”系列活动又在国际上受到高度赞誉;2012年在韩国首尔举办的“2012中韩创新城市文化产业论坛”上,曾来德携手古琴艺术家王鹏在“亚洲表情”文艺活动中展示“墨乐”……就在4月10日,“画意入书——曾来德书画作品展”刚刚在韩国国会举办,深受韩国书法爱好者欢迎。

  作为对中国传统艺术在当代阐述和传播方式的新探索,由曾来德创意、演出的书法音乐表演——“墨乐”取得了成功。这种让书法与西方音乐进行对话、与中国民族音乐实现交融的表现形式,令国外民众更乐于也更便于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沉与博大。“20年前,我在腾格里沙漠服兵役时,经常在沙粒上用干枯的骆驼刺练习书法。骆驼刺划在沙地上发出的沙沙声,曾经让我在瞬间触发很多灵感。后来,随着研究和实践的深入,我更进一步地意识到,在书写过程中,存在着笔和纸、心和手、艺术家和整个艺术空间之间的合构。”曾来德说,书法可以与包括音乐在内的任何艺术合作,有时候融为一体,有时候又相互独立,各自去发挥自己的可能,但整体是和谐共融的。

  曾来德身上颇有“先锋”的特点和激情,言谈之中,诸如“书写是中华民族的基础,是每一个中国人应该完成的一个初级教育的过程。所有的书法家都是在这样的过程中逐渐产生的”“没有个性就不是艺术,没有共性就没有传统。只有既有共性又有个性的艺术和文化才有前途”“丢掉古人就失去了文化的本源,丢掉未来就丢掉了艺术的生命,我们只有一手拉古人、一手拉未来,才能确立我们的立足点,才能继往开来、承前启后”等经典语句频出。

  对于中国书法艺术的未来,他充满信心。“书法是中国有史以来长盛不衰的艺术,它既是民族的也应是世界的。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中国书法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事件来看,我们有理由相信世界逐渐会对中国文化有充分的认识。相信中国书法艺术在不远的将来,一定会融入世界。”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