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坚老海作品研讨会:吉祥草原

2014年08月18日 19:41   新浪收藏  收藏本文     

  2014年8月8日

  主持:寇月朋

  今天,我担任此次研讨会的主持。张志坚(老海)在中央美术学院学习这两年,充分体现了中央美院的教学成果,我们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高级创作研修班,历届的学员成绩以及个人的学术都非常了不起,张志坚(老海)在学校期间非常非常的用功,我们俩之间的友谊可以说是良师益友,通过我们之间不断的交流和沟通,不光是从学术、教学、还是生活上,才有了今天的名师高徒。他的谦虚、他的心胸、他的格局,是我这几年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不多的学员之一,有了他这种心胸的宽广,才有了他现在作品风格的形成,这基于他本身对知识的渴求,最关键是感谢巴彦淖尔的领导给他很充分的时间,还有他许多好朋友的支持。

  下面,先请巴彦淖尔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巴彦淖尔市文学与艺术界联合会主席吴青霞发言。

  吴青霞:

  张志坚(老海)在中央美术学院学习期间,获得了丰硕的成果,是寇老师给予了他很大的帮助和指导,让他的创作风格有了很大的变化,我作为文联主席,非常感谢您给我们培养了这么好的人才,我想今后中央美术学院以及寇老师能给予我们巴彦淖尔更多支持,帮助巴彦淖尔美术爱好者,为我们家乡培养更多的美术人才,感谢。

  主持:寇月朋

  张志坚(老海)作为一名艺术家,又担任着群艺馆工作,事务繁忙,他所取得的成绩离不开巴彦淖尔的领导在时间上,在工作上的支持。

  下面,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央美院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吴守峰发言。

  吴守峰:

  张志坚(老海)学习这两年,变化非常大,两年前后看他的作品是完全不一样的,格局和手法都有他新的一些东西,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作为巴彦淖尔人,张志坚(老海)的作品有家乡的成分,他在校期间很努力,从他创作的画面语言上,我觉得他感性和理性的思考融合比较好,在构图上是非常理性的一种创作思维,在表现手法上,又使用的相对来讲比较感性,比较自由,就是说我们抽象的表现手法和具象的形式构成融合的非常到位,那么在颜色的处理上,特别是这块绿,因为它不是国画里面的绿,我来到草原一看,就是草原的绿,他在绿的运用上,应该说脑子里面深深的印着巴彦淖尔的绿,张志坚(老海)创作的两个颜色中,我很喜欢绿和桔黄色,按理说,桔黄色在自然界中是没有的,这完全是艺术家主观创作的一种色彩,那么这种色彩在他画面里面把巴彦淖尔描绘的非常富丽,并且里面又加上一些阴山岩刻的符号,所以说这种创作手法,应该是在中国山水画里的一个个案, 张志坚(老海)把这种地域性的符号放到了山水创作里面去,我觉得这就是一个突破,这也是他的特点。

  主持:寇月朋

  一个艺术家的作品形成,不是说一两天就可以,是经过痛苦、挣扎、寻找,经过几十年的积累,正是因为张志坚(老海)对巴彦淖尔,对家乡草原的热爱,才有了今天创作的那块绿,那块黄,那已经不单纯是颜色,是他对家乡情的一种释放,所有线条的颜色都代表了张志坚(老海)的呐喊。所以对今后整体性的把握,(包括对黑白灰,对线面的运用,对技巧等环节的运用),随着对艺术、技术上的提高,我相信以后会有更多的作品体现。

  下面,由巴彦淖尔日报副总编辑杨迎新发言。

  杨迎新:

  首先,祝贺张志坚(老海)成功举办画展。从我们媒体的角度,我们一直关注张志坚(老海)的作品,如专家多言,作画风格确实有很大的变化,过去是画的中国山水画,较为浓郁,现在感觉艺术形式上和表现手法上有很大的突破,有中国传统艺术的风格,也有看上去像西方印象派的风格,更多的是一个意象的表现,感觉和寇老师的作画风格上有相同的影子,在艺术的要素上,作为一名朋友,我觉得他在创作 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这种风格正是他的魅力所在。作为一名观者,从三个方面看:第一读懂这个作者,希望通过这个作品,看到作者想要表达什么,所有的艺术创作都是表达,看到他对乌拉特草原的深深眷恋,他通过色块和线条将眷恋表达的淋漓尽致;第二从作品中看到自己,一进展厅就看到一幅《有朋自远方来》,色彩运用表达了草原热情好客的暖意;第三艺术家是我们巴彦淖尔宝贵的财富,是我们的一张名片,是我们软实力的象征,作为一名传媒人,张志坚(老海)是我们的骄傲,希望在张志坚(老海)的带领下,以后有更多更好的艺术家出现。

  主持:寇月朋

  我知道巴彦淖尔的媒体对张志坚(老海)有很多报道,其中还有整版,感谢媒体支持。张志坚(老海)的作品是技术环节往后排,对物象的了解,基于他对这片土地的热爱,感情排第一位,如果一幅作品连自己都感动不了,怎么能感动观众,所有的技术可以放在后面,技术为感觉和感情服务,这是我们的教学理念,他的每一幅作品都体现了我们的教学理念。下面,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美术家协会理事;全国政协《画界》杂志编辑部主任刘根长发言。

  刘根长:

  我们也刊登了张志坚(老海)的作品,首先祝贺张志坚(老海)吉祥草原作品展成功举办,他用浓厚凝重的笔墨描绘出像蒙古长调一样辽阔、委婉、韵味无穷的作品,在他的作品中,渗透着中国传统笔墨的功力,也渗透着他对巴彦淖尔深深的眷恋,他自己说自从到中央美术学院以后,思想意识有了重大的转变,反过来再看巴彦淖尔这片土地,就有了更深刻、更新的认识,在这次展出的35幅作品中,都是他真挚热情的作品,具有鲜明的个人特征,当然了“艺无止境”,我们也希望在不远的将来,看到张志坚(老海)更多壮美,反映这片土地的精品力作。

  主持:寇月朋

  “五四”以后,中国传统的绘画是一米到两米的手卷,进入到展览,需要视觉的冲击力,我们距离画面本身大概5米到10米的距离看,如果这个距离吸引不了你的话,那些细节是失败的,所以我们强调整体的造型,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张志坚(老海)作品中《向阳花》题材,表现的非常充分,利用中国画造型,跟当代理论融合的非常恰当,完全是一种山水的构图,在向阳花平常阶段都是竖线,任何事物都要讲表情,晚上、刮风等,物象本身每个都有表情,这个特别好。

  下面,由巴彦淖尔日报副总编辑孙国权发言。

  孙国权:

  我还算是比较熟知张志坚(老海)作画风格的,我们一直期待这次的画展,今天看了之后,我感到很震撼,有两种感觉:一是巴彦淖尔的美在哪儿,平时是看不出的,看到的都是和南方感觉较为接近,没有区别,但是感觉张志坚(老海)真正捕捉到了巴彦淖尔的美,我们地区独具魅力的美,我很喜欢,今天看到乌拉特草原系列,我经常去草原,对草原和山脉,有个感觉就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怎么来表达,他的绘画就把我心里感觉的美表达出来了,乌拉特草原的美要从具象的看,一块山包,一片茂盛的草,是雄浑壮美的,具有蒙古高原的特色,如梦如幻的美,带有神秘感。二是巴彦淖尔的艺术家施展各自的才华,其中张志坚(老海)的画作,作为闪光的名片,介绍到世界各地,如果坚持下去,会把巴彦淖尔推向全国乃至世界。

  主持:寇月朋

  下面,由中国文化传媒集团副总经理、文化部《艺术市场》杂志社有限责任公司社长代柳梅发言。

  代柳梅:

  参观完30多幅的联展,第一给我的感觉是有惊喜,有振奋,为什么呢?因为一个艺术家在两年的时间内能创作出30多幅作品,而且这些作品都是可以拿来做展览的,足以说明这是一位勤奋的艺术家;第二张志坚(老海)的作品像一个窗口,他的每一幅作品都是以大自然作为背景,从这些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是一位根植于巴彦淖尔,土生土长的艺术家,他源于河套文化的滋养,并得益于阴山岩刻艺术中特有的装饰手法,每一幅作品都生动而有韵律。刚才吴院长是从作品艺术价值谈了一些,而我们来讲,看到的更多的是每一幅的结构构图比较简单,但又不失章法,色彩运用比较大胆,从国画的角度来看,能看到一幅油画的感觉,这个就特别适合于北美、欧洲人的审美习惯,还有整个画面特别丰富,可能和传统国画的黑白灰又有一些撞击,从国画构图本身来说,国画是习惯于留白,但是张志坚(老海)每一幅作品画面都非常丰富,比较饱满。在这里,我想盛情邀请张志坚(老海)明年去北美分馆做一个展览,因为文化部有个世界国际周巡展项目,每年4-6场,作为项目负责人,我提出邀请。张志坚(老海)也是我们文化部艺术市场在内蒙古地区签约的第一位画家,这足以说明了张志坚(老海)的学术价值和成绩,希望张志坚(老海)能真正成为巴彦淖尔美术界的一张名片,也希望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主持:寇月朋

  作为老师,再次邀请张志坚(老海)去北美分馆做场展览。我们的教学理念,点线面是一种高度的概括,和我们劳苦大众之间的关系不是太大,表现内蒙古大草原的作品还没有几个代表,我想张志坚(老海)这张名片,不光是巴彦淖尔更是内蒙古的代表,这不是创作,而是发现,一个人在生活中形成的轨迹,在艺术观念上,通过我们的教学理念,形成了新的艺术理念,这将成就更高的追求。

 

文章关键词: 研讨会草原张志坚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