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熟悉张良:张良印象

2014年08月23日 19:05   新浪收藏  收藏本文     

  云平

  我熟悉张良。无论是处事,还是在一起聊书法,对他都很认可。初始,他为人坦荡、豪爽的性格,使我对他产生了颇多好感,于是,这种豪气便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渐渐成为朋友。

  但是,我想要说的还是张良的书法,因为在他身上,浓缩着当代青年书家书法创作的共性特点,有着现代时尚的审美趋向,更有着许多青年书法家所不具备的独到之处。

  当代书坛迅猛发展的形势,成就了许多书家,也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青年书法作者。这批作者,凭着敏锐的观察力,时刻辩析着当代书坛创作的走向,感受着来自不同时期、不同流派、不同思潮的影响,勇往直前的向前走。在经过了几年、十几年之后,许多人便蔚然成材、秀出于从。张良自习书伊始至今已三十余年,其成长的每一时期,可以说都是顺应时代潮流的,其作品也是张良历年书耕潜心创作的凝结。他能够在河南庞大的青年作者队伍中脱颖而出,恰恰得益于此。诚然,我们还应看到张良对书法的用心之处,用功之处,如果没有这两点作为支撑,他也很难在当代青年书家群体中占有一席之地,被众人认可。

  张良擅长多种书体,这也是由于“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时代所决定的。我们知道,由于各类展览的举办,给习书者创造了展示自我的机会,也给大家搭建了互相交流和借鉴的平台。于是,当今书法逐渐地由单一化向多样化转变。这种积极的态势也推动了中国书法的发展,造就了一些青年书家成为多面手。张良,正是这一批青年才俊的代表。

  在张良的这本集子里,隶书、草书、行书和楷书均占有一定的比例。这些作品展示了张良自身的综合素养和创作实力。其实,我本人还是更喜欢他的草书。张良的草书,取法《十七帖》和《书谱》,而真正的立足点是改造《书谱》的用笔,并把它与《十七帖》的结体结合运用,从而使他的草法更加精熟、气息更加纯正,技法更臻成熟。由此,他在晋唐法帖基础上的潜心研修可见一斑。

  张良的隶书,深受汉《张迁碑》、《礼器碑》的影响,结字端庄大方,而我却更加看重的是他在端庄大方之外,又多了些灵动和技巧,已形成了自家独到的特点。

  张良的行书,由《圣教序》入手,结体精到典雅,而他似乎更重视的是点画以及用笔的锤炼,笔画所到之处,一派鲜活的生机,甚是入目。这也是前辈书法家们对他的书法颇多好评的原因。

  张良的楷书,最早师法元代的赵孟頫。在习赵多年之后,他隐隐约约感到了赵字的局限性。在他心中,要把楷书写大的欲望时时撞击着他,他也由不自觉到自觉的把视角转向了北魏墓志。因此,在他的大楷中,魏碑风格的融入清晰可见。

  张良书法创作所走过的路,是当代青年书法作者的一个缩影。他们的书法创作,基础好、路子正、信息量大,而且功底扎实,有创新精神。当然,这些也是拓宽书法创作道路的前提条件。因此,我也想借张良集子出版之际,善意的提醒青年书家朋友们:创作的根基要打得扎实一些,步子走的稳健一些。同时,我深信张良能在现在的基础上走的更好、更稳健。我们也热切盼望更多的习书者,为推动中国书法前行的进程,为瑰丽的中国文化宝库留下更多的财富。

 

文章关键词: 印象青年创作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