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中国名画家白雪石:画境与词境

2015年05月07日 13:58   新浪收藏  微博 收藏本文     

  文/黄叔麟(新加坡)

  王国维在《人间词语》中指出,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他认为:(词)有写境,打造境。但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必邻于理想。所以,写实家也就是理想家。理想家也就是写实家。

  画境,究竟是否也与词境一样呢?

  中国名画家白雪石教授来的时候,和我谈起他年轻时作画的情形,不期然的,就使我想起了况周颐的《蕙风词话》。况说:“人静帘乖,镫昏香直,窗外芙蓉残叶飒飒作秋声,与虫声相 应和,我据悟冥坐,到了万籁俱寂的进修,心灵突而莹然开朗如满月,肌骨清凉,不知今世何世?

  “我听风雨,我览江山,经常感到在风雨江山之外,有一股万不得已的蠢动,这股蠢动,就是我的词心。这词是真的。不可以强求,也没有必要强求。

  “我兀自独立于苍茫寂寞的地方时,忽然有匪夷所思的‘念,从沉冥杳霭中袭来。于是,我的词来了。”

  况周颐还说:“这种情形,先前年轻的时候,每月大约有一次,如今老了,要一次都不行了。”

  这是可以理解的。“如今识得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无休,只道天凉好个秋。”

  从造境走向写境

  然而,年轻时惯于凭印象组织山水,惯于从诗词中汲取创作灵感的白雪石教授,当发现了那匪夷所思的一念突然停止袭来的时候,他写生了,他从造境走向写境,固然合乎自然,而他所写的境,也邻于理想。

  为了写境,他从58岁到70岁这12年之间,四次从北京远赴桂林漓江;为了写境,他在69岁那年攀登黄山,在74岁那年攀登泰山。然后他惊觉,写生对于意境的创造,有着极大的肩发,而最主要是形象,形象是鲜明的。

  他的画因此更加活泼,更加洋溢着生活的气息。

  画境和词境,真的是一样的。

  王国维说:“无我之境,人惟在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故一优美一宏壮。”

  浓淡渲染似幻似真

  白雪石教授的画,因此有优美如韩愈的“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有宏壮如杜甫的“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他喜欢以茂密的形象,去置于画的前景,然后拉开距离,于是层次分明,远山在翠叠中被墨色的浓淡渲染得似幻似真。

  他时常用虚笔来表现山崖背后的深邃,似无意又似有意,于是,群峰如狼牙刺刺,是山的险,也是山的奇。

  而云缭绕,而烟雨蒙蒙,而远处的树疏密有致,河边有小舟三三两两,水鸭在舟上憩息,这意境,让人体会了“山在虚无飘渺间”,也体现了“野渡无人舟自横”。

  他说他从不排斥西洋画,当然,他的《安徽歙县写生》,就透露了他的浓厚的素描基础,他使梧桐的枝桠多端的变化,而白墙黑瓦的房屋,就挤在枝桠之间,墨色使这幅画的线条,劲健生动。

  画境与词境合一

  他是承认画境与词境一样的人,而剀切的是50年的作画历史,他终于印证了《人间词话》的王国维,更印证了《蕙风词话》的况周颐。但他也赞扬泼墨,也赞扬工笔,虽然他是邻于理想的写实家,也是合乎自然的理想家。

  他的画展,日前在乌节坊展览厅由交通与新闻部高级政务次长何家良主持开幕,并将展至本月7日,欢迎参加。

  (原文出自:新加坡《联合早报》1989年8月6日)

扫描下载宝库APP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白雪石国画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