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哲明的书法:广采博收自成风貌

2015年06月10日 10:26   新浪收藏  微博 收藏本文     

  吴东民

  詹哲明先生是岭南有识之士中的佼佼者,一生寄情诗文书画,声名远播,及于东南亚诸国。哲明先生很强调民族风格,他主张创新,主张汲古出新。在书艺上他善于继承传统,学习前人的精华、化为己用。老先生一生坚守自己的正统书道,心无旁骛。虽然他主要活动在各种艺术思潮纷呈的清未、民国时期,心仪传统的他并不为狂怪的时风所迷惑,而是脚踏实地,如贤士漫步一般,游走于晋唐法度与宋明意象之间,不计名利,自得其乐,因此得享天年,诚为詹氏楷模先贤。

  与很多名门世子一样,哲明老先生自幼苦读经史、浸淫诗词,于最能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书法艺术更是情有独钟。哲明先生最擅长的书体是行楷、次为篆隶,草书较少见。由此知道,他偏嗜更适宜抒情的书体,因为这样更能发抒他典雅遒逸的审美理想。潘天寿先生曾言:“艺术不是素材的简单再现,而是通过艺人之思想、学养,天才与技法之艺术表现。不然,何贵有艺术。”赏鉴哲明老先生的书法,是不难感受到作者高尚的人品、博大的心胸、阂深的涵养以及纵横的才气和精湛的功力的。

  哲明先生临习古帖,终身不掇,力道精深。他生于清光绪三年,蒙学时期开始就对颜真卿楷书进行了深入正统的临习,为其日后书法的大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青年时代即在家乡一带负有书名,以其深厚的学养得以执教澄海、汕头等地。后任职南京等内陆地区,公务之暇,又得以畅游大江南北,流连六朝名家书迹,领悟博大精深的长江流域与中原文化的内核,使得老先生在饱读万卷书之后,复又完成了行万里路的字外修养,于是眼界大开,书艺突飞猛进。随着识见较广,其后又转学当时被学界奉为圭臬的何绍基的行书,以其独到的理解将何绍基尽毕生精力演绎得入了化境的颜楷一变而为颜体行书,雄强绵劲,元气淋漓。从哲明先生书写的《书谱》屏条上可以看出,其受何绍基影响至深,字里行间充满逸气,笔笔精到,深得何氏神韵,不事雕饰,令人百看不厌。加上其高尚的人品书格、云烟万态的意境美感更丰富了强烈个性,合成了他动静兼备、奔放而精微的书艺特色。其书风也由原来孜孜矻矻追求的,以书卷气为主的风格一变为气势雄奇、典雅厚重的风范,从而得窥岭南书法大家的地位。

  在布白行气上,他似较多取法了明人书法。但在承继的同时,渗入了个人的气息。通篇纵逸奇肆,行气跌宕的韵律;在布白大小呼应上,犹如星辰散落,奇峰耸峙。表现出了纯净的心态和恣肆的气势,缓缓涌动着静谧之气,摄人心魄。其点画精到,严整谨饬,一笔不苟,使人只能仰视,观之肃然起敬,如对至尊。老先生的书风不仅仅是承继了魏晋二王、欧、颜、何,还有明清多变的姿态,取其静谧,如高士偃卧,劲气内敛,仪态平和,纯净得淬去了全部的火气。

  哲明先生治学为艺极推重“其艺必如其人的人品书品”这一观点。他那具有崇高典雅感的书艺,也体现了这一观点的正确性。可以说无哲明先生之人格学养则绝无哲明先生书法艺术成就。正直的人品及渊博精深的学问,凝聚了其艺术的气骨和灵魂、升华了其艺术的格调与境界。

  勿庸讳言,“人之于味,为有所好”,艺术的审美与赏鉴不能强求一律。随着文化生活的日益丰富多样,人们对艺术的审美赏鉴层次也日趋繁多。拙文对詹老先生书法之浅解,难免有激赏之言,偏爱之论。但这并非认为其书法尽善尽美,然而暇不掩瑜。鉴于水平,拙文谬误难免,引玉之砖,恭望方家赐教。

 

扫描下载宝库APP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书法人品艺术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