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峰的虎画:一丝不苟大气磅礴
王大进
是凡武林中人,要想出人头地,必有一项独门绝技。画坛自然是不比武林的,然而从古至今,一代代名家却都各有所工,像张大千、傅抱石、徐悲鸿、李可染、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林风眠、潘天寿等等。徐悲鸿的马,齐白石的虾,黄胄的驴,李可染的牛,吴作人的鱼,陈大羽的鸡……都应该说是技高于人。这里面除了个人的偏好外,我想不外于“术有专功”的战略考虑。智慧的人首先看到的是自己的局限,力所不及,然后扬长避短。
袁峰画虎。虎,在中国民间差不多也算是一种图腾了,自古以来,画过老虎的画师应该不在少数。在当代著名画家里,即有刘继卣、张善孖和刘奎龄。后来则有冯大中等。冯大中曾回忆全国七届工笔画展的评选时说,当时参评的有五千件作品,画虎的就有上千件。可见虎已经不能作为独门绝技了,要杀出一条血路,似乎是异常艰难了。袁峰的虎画精确、细腻。中国画历来追求神似,与西方的油画有着根本的区别。即使是工笔,在追求形似上也远不同于西方的油画技法,追求的似乎也还是形后的“意”。神似和形似应该说是东西方审美上的重要分水岭,各有侧重,也各呈现异彩。
出生于1950年的袁峰,性情敦厚,画功深厚。自幼喜欢画画,完全是靠着顽强的毅力坚持自学。因为是自学,所以偷不得懒,一笔一描,就极见功夫。然后从画连环画开始,逐步走入画坛。历任《南通日报》社主任编辑、南通市美术家协会主席,现为江苏省文联百家金陵画展办主任。庚寅新年,他在新建的南京图书馆举办了一次瑞虎迎春画展,陈列了他几十幅虎画精品。他的画,有着鲜明的个人风格,在传统的中国画工笔技法中,融入了许多写意的元素。袁峰的虎,形态多变,或静或卧,或雄踞俯视,或奔腾长啸。纤毫毕现,层次分明,有着非常强的质感。他通过细微的毛发层次处理,来表现老虎的肌理与骨骼,非常的生动。俗语说,“画龙画虎难画骨”,内在的那种肌理,应该说是对画家的极大考验。袁峰画作中的老虎,却能充分表现老虎的那种内在骨骼。而在老虎的背景画面上,他依然采用工笔加以点彩画法,做到整体的和谐与协调。大自然的美丽景色,成为作品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清夏无痕》中,老虎的安详与四周繁茂的树木的蓬勃生机,互为映衬。从每一根小草,到每一片树叶上的筋络,都清晰可辨。细致到树叶和草丛投射在老虎身上的阴影,都是那样的逼真,完全是一张取材于现实真实的摄影作品。这样的精细,真是让人叹为观止。而在另一幅《石破天惊》的画作上,一只威猛的老虎正在迅速地跋涉过一条湍急的大河,两岸是峻岭峭壁,涧流奔腾。袁峰在处理水流和浪花上,表现出惊人的毅力和非常大胆的艺术表现。飞溅起来的浪花,动感十足,静态的峡谷与湍急的河流,奔腾的老虎,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这在中国画中,应该说极为少见。
画虎之风日甚,应该就要格外小心了。因为一旦某个东西盛行起来,就极容易流俗。事实上,许多虎画已经是透着许多的俗气了。难能可贵的是,袁峰的画作却透着一种清新。和大多数工笔不同的是,袁锋的画很少留白,或者偶尔留白,但却并不显得“满”与“实”,呆板而贫乏。相反,透出来的却是内容的丰满与高度的写实,生动而浪漫。他的虎在作品中占据主导地位,却并不忽略与自然的统一。无论老虎或静或卧,必定是在一个自然的环境的映衬之下。他从不孤立地画虎,或者只是象征性地抹几笔山石草木。他追求准确与精细,讲究与自然的高度融合。忽略了自然背景的老虎,只能是纸上的虎,墙上的虎,或者是动物园里的虎,缺少生气。他的画作没有匠气,处处细心经营,一丝不苟。虽然细微,但整体效果却显得大气磅礴。我想,这也正是他作品的魅力所在。
扫描下载宝库APP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官方微信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