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名家陈毓生艺术赏析

2016年05月24日14:45   新浪收藏   微博收藏本文     

 

  艺术简介

  陈毓生,品墨轩主,津门潮人。袁晓园先生入室弟子,民革党员,政协委员。

  读书自学,双修书画数十载,不拘一格。书法求典,画见其心。文以载道,有感而发。曾为若干位书画家撰文,并在《人民日报》 《美术报》 《中国书画报》 《中国书画》和 《书法导报》等报刊发表。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理论专著和书画集五部。

  书画作品润格20000元/平尺,多次参赛入展获奖。海内外部分博物馆、全国政协礼堂、中组部老干部局、民革中央、周恩来纪念馆、外国驻中国若干大使、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亲属均有收藏。

  现为:  中国美术家协会 会员

  中国国际书画艺术家协会 副会长

  中国书画市场报 艺术顾问

  中华慈善总会 艺术顾问

  CCTV中国影响力、艺术家沙龙文化中国网特约评论家

  香港美术家协会 副主席

  香港美术报 副总编

  中国国画家协会培训中心 教授

  山东艺术设计学院 教授

  民革中央画院 理事

  天津南开画院 副院长

  北京湖社画会 理事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180×80cm 

  津门潮人书画家陈毓生的理论文章和书画评论观点较新,思路开阔,不乏新颖闪亮之处,而且逻辑严谨,文采斐然,在书画界已有了一定影响。

  近日又赏读陈毓生的写意花鸟作品,不仅能感受到他以文养书,以书入画,励志修行,勤于治学的无穷魅力,又能探寻到他在深入传统与执着创新方面所作出的不懈努 力。他的作品中有股扑面而来的文人高雅气质,这种气质源于画家的胸怀,即洞察人生之后的返璞归真,乐观、洒脱、质朴、平和、天真无拘、超凡脱尘。他的作品 题材源于生活而多宁静野逸之态,清绝妙造,自得天趣。其虚和飘逸之情态,诚可与山水画的可游、可居相媲美,给人一直抵心灵的感悟。

  

竹林七贤  180×80cm

  陈毓生先生注重师自然,他能把在作品中流露的细腻情感融入到大自然的微妙流转之中,随物婉转,与心徘徊,通过其笔下的形象,表现出浓郁的自然风情,营造出精神栖息的港湾,表述着净化心灵的人文关怀。

  在笔墨语言的运用中,陈毓生以古拙的书法用笔入画,道劲厚重,苍老雄健;色墨对比强烈。极具视觉冲击力和感染力,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和现代审美情绪。

  中国画艺术追求“立象尽意”和“兴象天然”要求画家在创作中把主体情思尽可能隐没于自然的本来面目之中,隐“意”而显“象”,客体为主,主体为从,如入无我 之境。陈毓生在创作中突出主体情思,把外在对象作为心灵的寄托,浓情的投射,以我为主,物业从,我为体,物为用,营构“有我之境”。在我国诗论中,前者属 “兴象”类,后者属“喻象”类,诗画相通。陈毓生的作品是“兴象”,“喻象”交相为用,呈示出空灵朴茂、内敛蕴藉之气韵。

源远流长  200×100cm 

  中国花鸟画作为一个传统的重要题材,在其现在艺术发展中一直没能像山水人物那样承担起沉重的使命感,但是,作为传统视觉表现形式,其独具的艺术审美价值又是 其它画种所不能取代的。中国历史上许多画家寄情于花鸟,这与对大自然的崇拜与亲和有关,也可能因其与社会现实的距离而免遭不测有关,当今时代,政通人和, 文化繁荣,对艺术领域空前包容,呈现出缤纷多彩的喜人景象。陈毓生在其花鸟画创作中致力于传承与创新,赋予了其作以现代审美情绪,尽展一花一世界的艺术魅 力和丰富内涵。

  中国画的研习离不开对传统的取精用宏,陈毓生在深入体悟前人笔墨精邃和审美精神的同时,又能勤于思考,不仅在创作中传承中国的写意艺术精神,同时又能不囿于 前辈的笔墨图式。他的作品不是表象上对古人的简单模仿,而是极力表现对大自然的超越———既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更是个体生命意形式的外化。

  陈毓生在他的写意花鸟画创作中,追求传统的意趣并能注入他自己对的艺术理念。他注重人文精神的表达,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心与自然同化,行动与自然顺应,进而抵达“天人合一”的思想境界。解读其作,不难体悟到虚境空灵的道禅意境,他能虚静其怀,悟解天地自然生命的活泼自在,以达到至美无言的大化之境,这正是 其作品的艺术魅力之所在。

  

夏熟  69×68cm

  综观陈毓生的近期作品可看到,他较好的传承了中国画艺术的特有的清空、超然、蕴藉与典雅,在其作品中体现出东方式的天人合一的艺术精神和儒、释、道、禅文化意韵,具有浓郁的传统情趣及东方水墨独特的艺术魅力,同时,又能探寻到他广引博证,慧眼卓识的执著创新。

  当代中国画艺术正以广阔的视野和多元化的价值形态拓展出现空前的深度和广度。在新的时代,人们对美的认识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日趋理性和成熟,再也不是那种 朦胧的、虚幻的、充满神秘的感觉与饥渴,而是具有人文情趣和现代与传统相互交织的艺术情结,是一种更为和谐的美的崇赏和渴求。因此,对于艺术探索者——艺 术家来说,也要进入这种和谐的,美的艺术生活实践中去完成他的使命。画家用特有的笔墨工具,弘扬真善美,直抒胸臆,描绘出一幅幅承载着丰富文化内涵,独具 特征的艺术瑰宝。陈毓生先生默默耕耘在中华传统文化广袤丰厚的田野中。他不逐时风,致力于传承与创新,从丰厚的传统艺术中汲取滋养,借古开今,融汇古今中西,渐趋形成了其个性化的笔墨语言。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陈毓生在美术理论研究和中国画创作中的前途不可估量。

   郭华

  清华大学工艺美院原图书馆副馆长

  中国装饰杂志执行主编

 

来源:优讯中国

扫描下载宝库APP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中国书画陈毓生笔墨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