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名家王敬生艺术赏析

2016年12月13日15:55   新浪收藏   微博收藏本文     

  [艺术简介]

  王敬生,职业画家,广东省汕尾市人,擅山水、花鸟、人物,尤精于重彩工笔花鸟,作品在全国书画大展中获奖数十次,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惠州市中国画学会副会长、惠州市蓬莱书画研究院副院长、中国青年美术家协会理事。

《故园夜话》200×124cm《故园夜话》200×124cm

  追摹传统,心性悟道

  文/王敬生

  中国画从古至今被赋予了深刻的文化内涵和人文意蕴。它以中国传统的“儒释道”为文化背景,蕴含了中国古典哲学思想,形成独有的审美精神。把它同“人”紧紧联系成一个整体,艺术和艺术家的生命历程紧紧贴合在一起。在我们的传统中,最早把“道”“气”“象”作为中国画的基本审美标准,可以说,传统的审美,既有外在标准的共性,又有与不同个体内在契合的个性。所以,我们品评艺术作品,要看技法、看线条、看笔墨,更要看品位、看心绪、看精神境界。

《暮归》180×140cm《暮归》180×140cm

  近时期以来,大多画家过于关注自我内心世界,也包括我自己,作品中缺乏真正的思考,缺乏表达的深度,缺乏基本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意识,自然影响了工笔画精神的深度。艺术家应该延续对人生、对社会负有道义责任的传统,艺术创作呼吁与现实紧密相连,需要画家独立地对人生、社会、自然表达自己的看法,要求画家具有独立思考与感悟人生、社会的思想,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扬善挞恶,醒世警世,从而增加精神深度,产生有分量的作品。

《过秋》180×150cm《过秋》180×150cm

  一幅好作品,必有具有人文思想和人文精神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有内涵有深度。既有动物造型的准确和统一性,又有中国画应有的意味,还有画家自己的精神关照在里面。传统的“写真”与意象已经使形象手段达到了意识层面的高度,在我的绘画里程中,努力地在对物像的“写真”式取舍以及细节的精准描绘中体现出中国文化独有的品象。剃去西画造型因素,采用分段式构图及情节延续,加之丰富统一的色调,完美演绎了一段物像的“守则”及无奈,带给人们的是对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从物质到精神的思考,能够唤起人们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

《情系故园》180×140cm《情系故园》180×140cm

  当下活跃在画坛上的新工笔、新水墨突出其异变,又是另一番风光。我回头观看自己的作品时,却发现我的风格既不是一味追摹传统,也和新锐工笔表现方式保持了距离,谈不上独具匠心,只是在守住传统的基础上,画出自已的想法,泻露心迹,以及呈现我对生活对艺术的一种态度。人说画如其人,也许在我的画作背后有着些少独特的精神世界。

《羊至清和》136×68cm《羊至清和》136×68cm

  悟道会机缘,隔山有知音。面对一路以来创作的工笔画作品,我无法在艺术语言领域中找到恰当的词来品评自已,但,我深信黄宾虹先生说的:“意远在能静,境深犹贵曲。咫尺万里遥,天游自绝俗。”中国画需要艺术家在审美观照中创作自己的心灵意象,更应用清静纯净之心去感观万物,并神游意会,让心灵进入逍遥游之化境。笑问青蒼,愚人是否有独特的灵性与才气?踏踏实实地实践并表现着这一进程。我的愚思愚想在作品中正努力地、悄悄地、悠然绚丽地绽放?或许唯有:静心经营,自绝尘俗之气;意象唯美,深造含蓄之境;心性悟道,漫写诗情画意。

《羊羊呈祥》136×68cm《羊羊呈祥》136×68cm

  万物葱茏,百草丰茂,我常常寄情于四时花草,游走于春花秋草,飞鸟栖禽之间,品味自然物象蕴含的真善美,大自然的生机和力量诱发着她的绘画欲望而豁然开朗。欲以心观象,以心照物,以心画意,以心造境,去感悟一种平淡、具体、博大、深刻、无畏、无惧、怡然、澄明的生命世界和生命存在,感动与感激则成了我艺术创作塑造心象的本源。我是十分虔诚的,亦坚信只要耐得住寂寞,真心付出,定有收获。

  作品中,时而追求完美,时而满溢虔敬,时而自我背叛,时而审视传统,或许是在透露一种对传统文化的敬仰,而这种敬仰是一种自信,一种民族的自信,自信地生活,自信地学习,自信地创作,必定有艺术个性:独善其身,追忆美好!生活与写生感同身受,物化为之,庄周梦蝶般的虚静境界有时也会让我紧紧抓住它们的本真,把自己的真情实感生动地倾泻于情境画面,将心灵中的真善美在画面境界中流露无遗,虽有画不达意之时,但亦实在难能可贵。

  古人云“无情莫作画,作画莫无情。”画家往往借物咏志,依花传情,追求诗境,情发畅思。我正在追求这种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努力追求作品画面静谧、祥和、朦胧、唯美,犹如静静流淌的诗歌,或是灵动飘逸、温暖跳跃、闲淡舒缓的轻音乐。如孟浩然的诗句“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营造出至美感人的画意诗境和文化意蕴,自然也让人体会到其正用心性悟道,如美人那浪漫缥缈、含蓄感伤的情怀。

  绘画需要画家深挖自己灵魂中的灵性和心性,力求在作品中体现朴素的大美、淡泊的禅意和文雅的气息,才会心有所容、目有所睹、意有所游、神有所畅。石涛曾言:“夫画者,从于心者也。山川万物之秀错,鸟兽草木之性情,池榭楼台之矩度,未能深入其理,曲尽其态,终未得一画之洪规也。”可见,艺术要从于心灵,心灵才是艺术的主宰和生命源。这一点,我隐约似乎很懂,也用心说画,随心应变,随意而发。虽然成熟的技巧、巧妙的构思、唯美的意形、悠远的意境、深刻的主题是绘画创作必需的重要元素,但始终不忘题材的拓展,更好地传承中国文化的传统精神,体现了作为一名画家的人文关怀及社会责任。

  愚人喜欢空明宁静的心境状态,耐住寂寞,鄙视诱惑,单纯画画,用心探索。愚人自知只有让心灵清朗极明、净空无染,才能尽精微致广大,才能以画笔达到心灵上的逍遥游。。。。。。。

  主要参展作品:

  2006年:

  《秋赖无声》参加中国美协主办的“纪念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全国中国画展。

  《秋色家园》参加国家林业局等主办的“共建绿色家园、构建和谐社会”全国书画大展,获一等奖。

  2007年:

  《金风》参加共青团中央宣传部主办的“纪念中国共青团成立85周年”全国书画展,获二等奖。

  2009年:

  《妆》参加中国国家画院、鄂尔多斯人民政府主办的“第十一届亚洲艺术节‘走进鄂尔多斯’国际美术大赛”,获优秀奖。

  《和谐家园》参加中国美协中国画艺委会和江西省文联主办的“百年百虎国画精品展

  《华夏余韵》参加中国工笔画学会、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国际信息发展网事务协调局主办的“第二届中国工笔山水画展

  2010年

  《春暖西柏坡》参加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 “和谐燕赵 红色太行”中国山水画作品展

  2011年

  《1911。武昌。中和门》参加民革中央、中国文联、中央文史馆、中国美协、中国美术馆及全国政协书画室联合主办的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

  《被遗弃的村庄》参加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全国第八届工笔画暨中国新农村建设成就绘画展。

  《大野秋深》参加新华书画院主办的“全国新华书画首届大展”获优秀奖

  《秋妆》参加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当代中国花鸟画展”

  2012年

  《风高存壮志,秋深见豪情》参加中国国家画院主办的“荆浩杯中国画双年展”

  《金风掠过》人选中国工笔画学会主办的2012年全国百名工笔画家提名展

  2013年

  《惊梦》人选江苏省徐悲鸿研究会、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主办的第三届徐悲鸿奖中国画展

  《月朦胧》参加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吉祥草原·丹青鹿城——全国中国画作品展”

  《故园秋深》参加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庆花博——纪念恽南田诞辰380周年暨全国花鸟画作品展

  《知秋》参加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墨韵岭南·全国中国画作品展”

  2014年

  《岭南月圆好》获中国美协主办的2014“万年浦江”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优秀奖(最高奖)

  《梦回故园》人选中国文联、中国美协主办的第三届造型艺术新人展

扫描下载库拍APP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文章关键词: 王敬生徐悲鸿石涛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