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第一学人戴震名篇墨迹秘藏百年重现人间

2022年07月21日 20:00 新浪收藏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纵观文物收藏史我们不难发现,同时兼具真实、稀缺、特殊三种属性的艺术品,无论何时何 地,总是最受世人青睐。此次在北京保利拍卖古代书画夜场中现身的丁观鹏、张宗苍合绘《检书看剑图》戴震等三十仕宦题跋手卷便是这样一件作品,一件历史价值远高于本身艺术 价值的作品,这是因为戴震名篇——《序剑》的原作即在其中,此类情形在书画作品中并不多见,故就此作品浅析如下:

  北京保利拍卖2022年春拍

  仰之弥高—古代书画夜场

  Lot 826

  丁观鹏、张宗苍合绘《检书看剑图》戴震等三十仕宦题跋 手卷

  水墨纸本 1753年作

  hand scroll; ink on paper

  引首:36×100 cm。 14 1/8×39 3/8 in。 约3.2平尺

  画心:36×77.5 cm。 14 1/8×30 1/2 in。 约2.5平尺 题跋:36.5×44cm、36.5×25cm、36.5×38.5cm、36.5×19.5cm、 36.5×49.6cm、36.5×23.5cm、36.5×29.5cm、36.5×39cm、 36.5×61cm、36.5×22cm、36.5×26cm、36.5×35.2cm、 36.5×21.4cm、36.5×21.2cm、36.5×32.6cm、30×36.5cm、 29.5×35.5cm、27.5×32.5cm、26.3×43cm、17.5×30.5cm、 40×45cm。

  长尾甲题盒:丁张合作检书看剑图。长尾甲署。钤印:子生。

  宝熙题签:丁翼云、张篁村合作检书看剑图。丙午(1906年)得于山右太谷孟氏,丁未(1907年)重装于京师,沉盦记。

  长尾甲题引首:检书看剑。钤印:长尾甲印、雨山。

  题识:

  1、石颠轩昂磊落,卓然有大志。年来从余游京师,共数晨夕,每以未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为憾。翼云丁先生摘检书看剑句为之写照。此图此志也,行其志,少陵殆早为石颠咏耶。余甚乐之,遂以疏林泉石缀焉。篁村友生张宗苍。钤印:篁村、张、宗苍。

  2、乾隆癸酉首夏,石颠先生嘱写小照,拟少陵检书看剑诗意应教,丁观鹏。钤印:丁观鹏。

  说明:

  1、经清代考据学家、经学家戴震以及郑虎文、饶学曙、汪榖诒、杨嗣夔、汪由敦、陈大复、陈孝泳、蒋溥、董邦达、江成栋、施廷钧、顾维、王錞、程茂、江叶廪、叶申、汪浩存、程晋芳、胡天游、储麟趾、沈德潜、沈世晋、沈栻、杜玉林、吴鸿、汤世昌、 杨大琛、钱维城、赵升三十位仕宦大家、名人巨擘题跋。

  2、博明、宝熙、长尾甲旧藏。长尾甲题引首及木盒。

  著录:

  1、《戴东原集》卷第十一,四库馆纂修官翰林院庶吉士戴震撰。

  2、《国学基本丛书戴东原集》,第45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33年。

  3、赵玉新点校《戴震文集》,第161至162页,中华书局出版, 1980年。

  4、《戴震集》,第207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5、《古书读校法》,第173页,安徽教育出版社,1983年。

  6、《汉语大辞典1》,第1699页,上海辞书出版社,1986年。

  7、《中国读书大辞典》,第276页,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

  8、《戴震全书 6》,第389页,黄山书社,1995年。

  9、《戴震全集·第5册》,第2680页,戴震研究会编,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年。

  10、《汉语大词典·第1卷·下 》,第1699页,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年。

  11、《朴学与长江文化》,第69页,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

  12、余英时著《论戴震与章学诚》,第101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

  13、《汉语大辞典1》,第1699页,上海辞书出版社,2008年。

  14、戴震著《戴震集》,第206至207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15、《中国古代禁书文库·第10卷·清代禁书 2》,第4441页,大众文艺出版社,2010年。

  16、《朱子学与徽学》,第274页,岳麓书社,2010年。

  17、《戴震全书·第6册·修订本》,第387-388页,黄山书社,2010年。

  18、《徽学丛刊·第8辑·总第10期》,第114页,安徽学林印刷厂,2010年。

  19、《前清第一学者戴震》,第40-41页,中国文史出版社 ,2010年。

  20、《儒家典籍与思想研究》,第426页,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2011年。

  21、《皖派学术与传承》,第393页,黄山书社,2012年。

  22、《中华大典·工业典·制造工业分典 1》,第800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

  23、《戴震集·雕菰集·严复集》,第177-178页,天津古籍出版社,2017年。

  24、《戴震的文献学理论与实践成就》,第118页,安徽大学出版社,2017年。

  25、《黄山学院报》,第81页,黄山学院,2018年。

  26、蔡锦芳《从<序剑>篇看戴震的格物明理之法》,《学术界》总第238期,第144页,2018年3月。

  27、《一生清苦做真学问的戴震》,第65-66页山西人民出版社,2020年。

  28、《黄际遇日记类编·畴盦学记》,第538页,中山大学出版社,2020年。

丁观鹏、张宗苍合绘《检书看剑图》戴震等三十仕宦题跋 手卷 (题签)丁观鹏、张宗苍合绘《检书看剑图》戴震等三十仕宦题跋 手卷 (题签)

  《检书看剑图》中的上款人名方琮,字友璜。其供奉于内廷,人生颇为顺意,常以杜甫诗中 “检书烧烛短,看剑引杯长”之句以喻己志,遂请宫廷画师张宗苍、丁观鹏二人合绘《检书 看剑图》诗意图,并请汪由敦、蒋溥、董邦达、钱维城、戴震、沈潜德等当世名家好友三十 余人作跋。方琮与戴震为表兄弟,便宜之时,方琮出示此图请戴震品评,戴震并没有趋同于 传统的诗文唱和,而是通过阐述对“书”和“剑”的独到见解,进而写就了《序剑》这一传 世名篇。文中戴震先言读书之法,再论剑之寓意,最后谈及蓄德做人之道。其间考据精深、 论断高远为方琮所折服,并求以此论为跋作书,才有了我们今天所见之此件戴氏仅存墨迹。

戴震(1724年-1777年)戴震(1724年-1777年)

  戴震一生学业成就,非只言片语所能概论。但之所以能引领生前身后众多知名学者、文坛泰 斗与国学大师,能够在百年,甚至二百年后,为之著书立说、弘扬不辍,除了戴震在哲学、 史学、经学、考据、天文、算学等不同学科所取得的成就外,更重要的是其治学的方法与思 想,皆极具实用性与先进性。引用当代史学家葛兆光先生所言:至道光、咸丰年间,顾炎武 仍是当时学界首屈一指的领袖与标杆,所谓“汉学开山”“国初儒宗”。但是,在 1923 年 之后,戴震逐渐成为清代学术与思想的新典范,由于沟通了考据与思想两端,而有了“启蒙” 意义,因此更具有学术史和思想史的重要性。

胡适与梁启超胡适与梁启超

  20 世纪 20 年代初期,“科玄论战”正如火如荼,梁启超与胡适,这两个现代中国最重要的 学者,一边在中国哲学史领域内较长论短,一边提出对“戴震”的新研究和新解释,分别从 不同角度对戴震的理念进行宣扬与解读,其分量不言自明。

  《检书看剑图》中戴震所书墨迹“序剑”作为鉴藏艺术品至为重要,原因首先在于戴震作品的稀缺性。

  尽管戴震思想深邃、博学精研,世人却存有一大遗憾,即我们几乎从未见过 戴震有完整的书法墨迹传世,不仅是海内外艺术品市场所未见,在全国范围内的公私馆藏也是如此。早在 20 世纪 80 年代,徐邦达、谢稚柳、启功专家等组成的古代书画鉴定小组,鉴查全国范围的文博单位,十年之中过目数十万件馆藏书画,只记录过一幅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的戴氏作品:该作为篆书对联,本款却由程瑶田代书。从杨仁凯先生对此幅的鉴定笔记中不难看出:即使博闻如此的鉴定组,对戴震书法面貌,仍是用“据说”表述。由此,戴震作品 的珍稀程度可见一斑。

丁观鹏、张宗苍合绘《检书看剑图》戴震等三十仕宦题跋 手卷 局部(戴震跋)丁观鹏、张宗苍合绘《检书看剑图》戴震等三十仕宦题跋 手卷 局部(戴震跋)

  第二是《序剑》篇的原创性。

  对于没有传世标准参照的作品而言,其传承与旁证则成为重 要的鉴定依据。通过《检书看剑图》卷尾同期著名诗人博明的题跋可知,他于乾隆五十 一年(1786)在安河为官(今中央党校东门附近)时,从方琮之子方运昌处见到此物,十分 感慨,遂建议其重新装裱并珍庋之,并为其做跋题签。后由清宗室宝熙、日本鉴藏家长尾甲 先后递藏;除戴震外,另有汪由敦、董邦达、钱维城、蒋溥、沈潜德等三十四位名家均 为此卷题跋、题签。上述各家皆有诸多标准作品存世,大量资料对比之下更清晰可考。

丁观鹏、张宗苍合绘《检书看剑图》戴震等三十仕宦题跋 手卷 局部(董邦达跋)丁观鹏、张宗苍合绘《检书看剑图》戴震等三十仕宦题跋 手卷 局部(董邦达跋)
丁观鹏、张宗苍合绘《检书看剑图》戴震等三十仕宦题跋 手卷 局部(蒋溥跋)丁观鹏、张宗苍合绘《检书看剑图》戴震等三十仕宦题跋 手卷 局部(蒋溥跋)
丁观鹏、张宗苍合绘《检书看剑图》戴震等三十仕宦题跋 手卷 局部(钱维城跋)丁观鹏、张宗苍合绘《检书看剑图》戴震等三十仕宦题跋 手卷 局部(钱维城跋)
丁观鹏、张宗苍合绘《检书看剑图》戴震等三十仕宦题跋 手卷 局部(博明跋)丁观鹏、张宗苍合绘《检书看剑图》戴震等三十仕宦题跋 手卷 局部(博明跋)

  《序剑》一文早在清代即著录于《戴东原集》十一卷之列,书中清晰描述了戴震为方琮《检 书看剑图》作跋时的人物、内容、场景,所记与本幅完全吻合)后续作跋者如沈潜德、 博明等人在手卷题跋中谈及戴震前文所录“剑有九德之说”,亦可佐证同时期的题跋者见过 此文)戴震一文,书写自然流畅、个性独具、意气风发,据考其应为 32 岁至 33 岁所书。 故此可知,戴震此书为其名作《序剑》篇出处之母本书法。

《戴东原集》卷第十一 序剑篇《戴东原集》卷第十一 序剑篇

  第三点,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即名作的价值。

  《序剑》为戴震传世名篇,经清代、民国至新 中国三个阶段,翻刻众多,声名远播。不仅与戴震相关的书籍大都将此名篇收录其中,而且 《序剑》中的“论书名句”与“剑有九德”之说被广为传颂,其中名句更被收入《汉语辞典》 作为文学代表传世。“君之于书,惧其不博也。既博矣,惧其不审也。既博且审矣,惧其不闻道也。”讲的是看书的目的和方法,首先要广博,然后理解要精审和思考,才能总结出规律和方法理解圣人们的心志。“对剑有九德”的理解,引蔡锦芳教授的研究:戴震在《序剑》篇中的格剑,是通过分析剑的每一个部位从而发掘出了剑身上的九种美德, 完成了他对剑的格物明理, 也印证了他自己所说的“得其分则有条而不紊”的明理路径。可以说是对戴震所阐发的“理”和“理义”学说的最好注脚。

戴震《考工记图》戴震《考工记图》

  也许正是早年确立的这种治学思想,才引领了东原先生恢弘传奇的一生,其被后人冠以“清 代第一学者”、思想家、哲学家、史学家等等,关于这些评价,我们无法一一论证,但对于 《序剑》一文中可以阐述的治学方法与思想,必定会被后人不断地发展与弘扬,这往往就是名篇的价值所在。对于收藏而言,名篇名作绝不等同于寻常信件、题跋,包括作品,也不应 以同一价值体系去衡量。恰如梁启超《少年中国说》原稿的历史价值,是不能与其书法作品 等量齐观的。故而作为戴震代表性著述的初始孤品墨迹、作为其书法的标准样本,《序剑》 的意义非同凡响。

丁观鹏、张宗苍合绘《检书看剑图》戴震等三十仕宦题跋 手卷 局部丁观鹏、张宗苍合绘《检书看剑图》戴震等三十仕宦题跋 手卷 局部

  我们有时习惯站在传统收藏的角度去看待文物的价值,这并不利于发现及挖掘《序剑》篇这 类藏品的历史价值。《检书看剑图》从鉴藏角度讲是一件几近完美的书画作品,只是岁月的 流转和时光的沉淀仿佛令作品中主人与宾客的位置发生了转变:在 270 余年后,待人们再次 欣赏《检书看剑图》时,看到的却是《序剑》篇的星光璀璨和异军突起,其左邻右舍的诸多 题跋犹如众星捧月,而本就珍贵难得的名家画作也彷佛成为《序剑》名篇的映衬与佐证。

  从古至今,宝剑一直作为君子气节、美德的符号和隐喻。戴震《序剑》篇作为《检书看剑图》上最流光溢彩的一笔,自诞生至今已近三个世纪,百余年传承于清代世家,百余年漂泊于东瀛,如今终于再度回归故土,分外难得。《序剑》短短的500余字,把读书与思考,思考与总结,佩剑与品德,品德与学识,学识与闻道这些相辅相承的关系,引用诗经“左之右之”的典故,以及《易经》所说无论以剑类书,以书论剑,贵在孜孜不倦的道理,阐释得清晰入理,层层推进,令人感受 《序剑》篇的精妙奥义和发人深省的意味。而结合戴震在文字、音韵、训诂、考证等不同领域的辉煌成就不难想象,《序剑》篇尚未被发掘的文献资料与研究价值绝不仅限于此。

安徽省黄山市 戴震纪念馆与戴震公安徽省黄山市 戴震纪念馆与戴震公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标签: 戴震集

推荐阅读
关闭评论
新闻排行
高清大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