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若蛟
十三四岁,一个清瘦的、剪着“游泳式”短发的江南姑娘稚气未脱地立于书法名家周慧珺面前,双手接过一册《蜀素帖》。自此,良缘肇始,慧根深种。米芾之书法性灵,周慧珺之深切慈爱全部灌于这个幸运的女孩李静身上。
周慧珺可谓海派书法的先锋领导者,那些年她事务缠身,更要凝神创作,哪里还有时间料理一个年轻女学生的学书之事。多亏李静心有七窍,灵敏执着,几番周折成就了她和周慧珺如母女般的师生情。飞白如烟,骤雨疾风,李静能在学书之初将周慧珺的笔风传承入骨,可见她本是“气概女子”,却何以小小年纪就能稳准伺机果敢而动?从李静的笔墨中大约能窥探出几分她的性情。
从癫狂米芾延伸至张旭怀素之流,李静一心追逐笔墨“气势”的同时,还不忘精雕细琢之妙。简牍帛书,明清书风,她将笔墨根系成长壮大,只为笔下线条不留半点遗憾。
胸有猛虎,细嗅蔷薇。这是李静如今的座右铭。
书法“得势”最重要
自古文人玩味笔墨线条著论颇多,最经典的要数孙过庭。“纤纤乎似初月之出天涯,落落乎犹众星之列河汉,同自然之妙有,非力运之能成”大难至易,大繁若简。书法是东方哲学的精华体现。笔墨不止载字叙事那么浅易,线条本身若是不能讲出个锦绣山河来,这通篇的汉字也就失去了大半的意义。
李静学米芾,并在他的提按顿挫里辨明白了一个世界。“学《蜀素帖》是要以解析其动势为核心的。依笔画顺序,想像作者创作过程中用笔的节奏、力度以及作者情绪的不断变化,将静止的形象还原为运动的过程。”
李静说,米芾是在笔墨里“造势”的一把好手,若能学会了他造势的功力,那便在没有什么可拘束的了。“汉字在他笔下,无论夸张变形还是故意偏侧,都凝聚在一股气上,这一个个单字就有了内在上承下达的关系。学透了他这一本事,待到意临的时候,就可以用信手拈来的米书笔意和造型元素随意地加入己意,如此便可达到遗貌取神的效果。”
从《蜀素帖》开始,李静在米芾的跌宕风姿里酣畅游历了一番。那些大至诗贴,小至尺牍都能信手“刷”来的快意让李静执迷。
想得如此“至简”,必要先主动求取“大繁”。李静把眼光投向时间尽头,地缘之外。
那几年,眼界大开
20世纪80年代初,走在文化前沿的上海就和日本大阪市建立了书法交流通道,当时还在上学的李静就入选了“上海——大阪书法作品展”,并作为上海书法代表团成员出访日本,在那里的国际书法俱乐部进行交流学习。
当时在上海外国语大学任教的日本教授得知李静随团前往日本,便前来看望她,并邀她留在日本。那时出访外国规矩严明,虽然李静已经能讲一口流利的日语,但也必须讲汉语通过翻译进行交流,日本教授此话一出,李静便非常紧张地看着翻译连连婉拒。
此后,改革开放不断深化,李静在首届全国“文汇书法竞赛”中获一等奖,引起了不少关注,尤其是日本一些学者、商社对她关注度颇高。1987年,李静前往日本留学深造。这段一段学习为李静的书法创作打开了新篇章。
“在日本交流的过程,我有幸拜访了村上三岛、小坂奇石等日本书法巨头。当时,他们的很多书法临创观念,对我们来说都是非常新鲜的。村上三岛先生热衷王铎,而王铎能在我们当今的书法领域大放异彩恰是因为村上三岛的带动影响。王铎本是明末清初的贰臣,为中国文人不耻,书法界更是一度无视他的书法修为。然而包容性更高的海外书法又将王铎带回到我们国家,也称得上一大功德。”
辨明了海内外书法的微妙关系,李静决心要在这片土地上掘取营养,用以助力自己创作面貌的形成。出访日本前,李静就系统学习过日语,日语中假名书写笔意本来自汉字草书,在日本交流期间,李静就对假名书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假名书法布局流畅,有体现了对中国传统书法艺术的活用,灵气十足。自我从日本回来后,师友们都说我的笔墨有了假名书法的味道。其实每每吸取新的营养都能让自己的创作之路越走越宽。”
在日本,假名书法给了李静不少灵感,而假名书法的章法构成则来自魏晋残纸,受其熏陶,李静亦开始对来自民间的简牍帛书、魏晋残纸感兴趣,并着实下了一番苦功。
简牍帛书,古不乖时
“简牍中,我们能看到汉字‘隶变’的过程,它指引了书法前行的方向。毛笔冲破逐渐纤维的影响,一波三折的横画拉开了气势,线条开始主动表达舒展之意。汉宣帝后,因快些需要,横向挑出的波磔被简化,新的点画结构出现,书写开始有了夸张的趣味。此外,受简牍材料窄小的限制,垂直竖画反而平添了创想,行书的影子也依稀可见了。依旧是书写速度的实际需要,草书也出现在简牍中。萌芽阶段的章草字形连绵潦草,风格也比较类似,但已经能表达出的今草审美趋势了。”
秦汉时期,天下初定。汉字刚刚走向统一,毛笔书写则仍处于萌芽阶段。或许此时的书法尚未有意识地走进美学领域,但简牍帛书那种质朴原始的汉字味道早就被书家们认可。李静深钻简牍,却对临写简牍保持着一贯的冷静。在她看来,古旧气息是简牍中最精华的部分,将它们吸收进自己的创作之中必能添笔墨意境,但若盲目追逐简牍的“逸笔草草”则为舍本逐末,放松了手腕,得不偿失。
“临习汉简,我在其中寻找到了行笔运墨无拘无束的自在感,将这种感觉融入行草创作,丰富行草笔意是我一直以来的目标。行至当下,写在历史里的书法大约分为两种,一则名家经典创作,二则民间实用文字。对比之下,自然还是名家经典为书法审美之领袖,我们既已刻苦追逐了高级的书法临创,又何必弃之折返,回到原始的状态里呢?何况,我们对书法的认知早已不是那般单纯浅易,复刻原始难免造作之态,反而引人走向歧途。”
这大约就是李静心中的“古不乖时,今不同弊”吧。既已居雕宫又何必易于穴处,既已有玉辂又何必反于椎轮?
走出国门游历一番的李静似乎更坚定了对经典传统书法理论的尊崇,避免了患得患失的焦虑,李静的创作之路马力全开,朝着一个明确的目标一路徜徉。
我的老师,我的初心
风雨兼程几十年,如今再没有人再像1984年李静获得首届全国“文汇书法竞赛”一等奖时那样,评价她是“小周慧珺”了。李静用不断汲取营养的勤奋丰富着自己的灵魂,手下创作面貌也愈发成熟。但提起与周慧珺相识,提起那些懵懂岁月,于李静而言如同昨日。
“结识周老师的过程,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偶然。最初,是我到学校附近的朵云轩买纸笔,恰巧看到周慧珺老师的作品。靠近端详我发现周老师的字和我的一位闺蜜字很像。询问了闺蜜发现,周慧珺老师竟是她姑妈。这让我兴奋不已。因幼时学习过绘画,我便写好了自荐信并附上自己得意画作让闺蜜转交周老师。”前后送过两次自荐信并没有得到周慧珺的回复,年轻的李静不免大为失望。但此后一次展览上,李静巧遇周慧珺,她便再一次鼓起勇气,上前自我介绍。一段数十年的师生情就这样拉开序幕。
直到现在,李静除了和周慧珺同住一个小区,像女儿一样陪伴周慧珺,更是集中了自己所有能力,帮老师帮自己完成着实实在在的社会责任。
“在政府的支持下,周慧珺老师拥有了她的个人艺术馆,目前由我来担任馆长。我会时常配合艺术馆展览组织活动,于是我主动发起组织了‘周慧珺研究院’。我要用实际行动推动书法普及这件事。”在李静的“周慧珺研究院”里,两件事是重点,一为创作,二为教育。
“教育不是我的强项,我请了上海书协的老同事郑振华来帮忙,首要任务就是师资培训,长期以来学校教育中对书法教育不够重视,师资力量很是匮乏,这是我们必须要引起重视的事。而我,作为周老师的学生责无旁贷,就是要发掘培养真正的书法家。周老师拿出一笔资金专做奖励基金,无论谁在全国、全市大奖赛中获奖都会给予鼓励。”
看尽满眼繁华,历经潮起潮落。身为“海上书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周慧珺的学生,李静对推广传承海派书法始终赤诚。时光荏苒,任何时候,李静都不会忘记,当年双手接过《蜀素帖》的那一刹那,是哪般纯粹欣喜,哪般圣洁庄重。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李静近作选——
陆游“诉衷情”词
李静,女,自幼学书,师承周慧珺。
书法初学楮遂良、颜真卿,后取法魏碑多种。行书由宋四家入手,于米芾《蜀素帖》等十数种米帖上颇下功夫,也兼学黄山谷、苏、蔡等,稍后再学张旭、怀素等草书。二十岁以后,书法博采众长,汉魏、唐宋、明清无所不涉,尤倾折于汉简帛书的古朴率意及明清书法的跌宕多姿。20世纪中后期东渡日本求学,对日本假名书法的章法布局颇为欣赏,创作时常借鉴并加以发挥。擅长行草书,书风清新俊逸,气势开张。
作品历年来曾多次参加国内外书法展,近年来参加“中国书协理事书法展”、“第八届国际书法交流大展”、“全国千人千作名家书法邀请展”、“全国首届书法手卷展” 、“中国书协30周年优秀会员展”、“第三、第五届全国妇女书法展”、“全国书法名家作品集”“全国第三届书法扇面作品集”“全国当代书法百家作品集”等。
作品曾刊登于“文汇报”、“人民日报”海外版、“劳动报”、“书法报”、“书法导报”、《书法》杂志、《中国书法》等,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李静书法作品集”、“李静教汉简”、上海书画出版社编辑出版《李静行书宋词二十四首》、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书法漫步》等。
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协女书法家委员会副主任; 上海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行书专业委员会主任、上海文史研究馆特聘书画研究员、上海市文联委员、周慧珺艺术馆馆长、周慧珺书法艺术研究院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