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济南清官 书画也风雅

2017年09月11日 17:40 新浪山东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铁保《新建济南书院记》行书册本版照片均由记者钱欢青 摄铁保《新建济南书院记》行书册本版照片均由记者钱欢青 摄
丁宝桢古人句楷书轴□本报记者 钱欢青丁宝桢古人句楷书轴□本报记者 钱欢青

  琴棋书画,风雅无边。古代科举取士,选拔出来的官员自小熟读四书五经之外,免不了舞文弄墨,所以古代官员大多亦是风流文人。眼下,济南市博物馆藏清廉主题书画展正在市博展出,馆藏的北宋至清末山东籍或在山东任职的17位古代官员、历史名人的40余幅书画精品,引人瞩目。其中身为济南人或在济南当过官的就包括李格非、张养浩、米万钟、铁保、何绍基、丁宝桢、陈冕等。这些济南历史上的清官,不仅廉洁奉公,还舞得一手风流倜傥的好笔墨。

  展览中年代最早的展品,当属由李清照之父李格非撰文的《廉先生序》拓片。这是李格非于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年)为纪念章丘著名隐士廉复而作的赞扬其品行节操的文章。宋徽宗宣和五年(1123年),廉复的孙子廉宗师、曾孙廉理、廉珪等人把李格非所撰序文刻石祭祖,又请李格非的侄子李迥为碑文题记,遂有拓片流传。李格非诗文俱佳,是苏门“后四学士”之一,他有众多广为人知的事迹,其中之一便是拒绝兼职。据《宋史·李格非传》记载:“郡守以其贫,欲使兼他官,谢不可。”李格非断然拒绝兼职高薪的做法,表现出廉洁清正的风节。

  曾经担任过山东巡抚的铁保,很多人也许不太了解,但大家一定知道描写济南无限风光的那副名联“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至今镶嵌在大明湖北岸铁公祠西圆门两侧的这副名联,就是由铁保书写的。铁保书法享受盛名,是清代乾嘉时期“翁(方纲)刘(墉)成(永瑆)铁(保)”四大书法家之一。这次展览中有铁保的一副行书对联,写的是“论世几怀千载上,读书最爱四更初”,书法飘逸刚劲、力透纸背。铁保的清正廉洁也是载入史册的,嘉庆八年(1803年)任山东巡抚时,铁保查出府库亏虚严重,决意弥补。他奏议将李恩书、张怀清撤回山东退赔债款,他还直率指责当时弊政,进一步提出改进措施。此外,铁保还将原先的一座园林改为济南书院,为济南教育事业做出了贡献。此次展览中展出的一件铁保手书《新建济南书院记》行书册,风格俊秀儒雅,十分难得。

  另一位著名的清官,乃是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沈葆桢等人同列“中兴名臣”的丁宝桢。丁宝桢同治二年(1863年)任山东按察使,次年迁布政司,同治六年(1867年)升任山东巡抚。丁宝桢最有名的故事,发生在同治八年(1869年),宦官安德海违反祖制,擅出禁宫,丁宝桢不顾安德海为慈禧心腹,将其擒获,就地正法。此外丁宝桢还创办了尚志书院和近代山东最早的官书局——山东书局。且修整水利设施,有效预防黄河决堤险情,其勤政廉洁、为人正直,为百姓长久铭记。丁宝桢虽不以书法闻名,但其书以馆阁体为基础,参以颜真卿的刚正端庄,亦形成了自己的面貌。此次展览展出的丁宝桢辑录古人的名句,用笔严谨,字体端庄大气,骨力十足,英气豪发,与其刚强正直的性格十分相符。

  清代状元陈冕素为济南人所熟知,状元府至今还完好保存在鞭指巷。陈冕于光绪九年(1883年)参加殿试,一举夺魁,成为状元,入翰林院为修撰,掌修国史。陈冕祖父、父亲均是闻名于世的慈善家。光绪九年,陈冕父亲因赈灾操劳过度病倒,陈冕闻讯回到济南侍奉,父亡后在家守制。光绪十年(1884年),黄河又发大水,陈冕秉承父训,捐家财赈灾,并亲自坐上小船,带领亲友给灾民送饭送水。光绪十九年(1893年),山西大旱,陈冕将家中余财凑成黄金千两全部捐献,并在济南街头当场写字募捐,共募得万余两黄金送往山西。同年,年仅34岁的陈冕因赈灾劳累过度而病逝于鞭指巷“状元府”内。出殡时,百姓相送不绝。《天下第一策——历代状元殿试对策观止》一书,曾推举出中国历史上最有建树的八位状元,陈冕位居其一,其文才、德行,堪与文天祥、张骞齐名。此次展览展出的陈冕书法作品,是一副行书七言联:“横云岭外千重树,秋色墙头数点山。”该作品用黄色洒金蜡笺纸写成,用笔转折、顿挫皆具法度,字体潇洒爽利,为陈冕书法中的精品。

  来源:济南时报

扫描下载库拍APP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标签: 风雅书画

推荐阅读
关闭评论
高清大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