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泠网拍·三月月拍
呈拍沙耆油画及纸上绘画
下载[艺是网拍]APP参拍
1937年,23岁的沙耆一身西装,和父母及已有身孕的妻子拍了一张纪念照片后,踏上了去往比利时学习绘画的旅程。
这次留学,由老师徐悲鸿亲自推荐,少年意气风发。
静谧色彩中的不安笔触
到了异国,沙耆师从比利时皇家美术学院的院长巴斯蒂昂学习油画,而这位院长也曾是吴作人的老师。
此时,中国第一批留洋归来的林风眠、徐悲鸿等人已经打开了国内的油画局面,追随着他们脚步的沙耆有着相同明媚的开篇。
在比利时,沙耆打下了坚实的油画、色彩基础,以素描、雕塑、油画第一的优异成绩毕业,并获由比利时布鲁塞尔市市长马格斯亲自颁发的“优秀美术金质奖章”。
那个时期沙耆的画作是古典的。笔触与笔触间衔接自然,色彩和谐,但于笔法之上又有额外的追求,体现了其古典主义绘画之外的许多兴趣。“热情和谨慎、粗犷和精细”让沙耆俘获了欧洲人的心。
上世纪40年代,沙耆参加了许多展览,其中La Petite Gallery的个展简介册顶部,是沙耆用中文书写的“为民族而艺术”六个大字。
那时的中国正在风雨飘摇中,同样陷入危局的,还有沙耆的家庭。
非功利的艺术执着
1946年,法国游轮上一个青年携着自己的几大箱画作归国,他眺望着海平面上缓慢降下的红日,心中思绪万千。但他不曾想到,回到故乡即是面对物是人非的现实。
他的妻子带着儿子离开了、父亲去世,只留下母亲守在家中。
早年间因为藏有共产党散发的传单而以危害民国罪判刑一年的沙耆,本来就精神抑郁,处于不稳定的状态,这一下他没能扛住,理性世界轰然崩塌。
1200公里外的北京,徐悲鸿得知沙耆的归国消息,想要聘请他去北平艺专任西画教授,但沙耆实在无法成行,聘任书一直未能等到他的主人。
在世人眼里,当年那个极有绘画天赋的青年,慢慢湮灭了消息。可却不知道回到家乡的沙耆,即使是穷困潦倒,将家具烧成木炭,也从未放下过画笔。
照壁、马头墙,在这个被父亲取名为“藜斋”的二层合院式宅子里,写下了“为民族而艺术”的画家开始了向内探索的旅程。
村子里有人称他为“傻子公公”,这个“傻子公公”并非蓬头垢面、不修边幅,却是一位礼貌待人、讲究卫生的老人。他只是没有办法独立生活,人们要是招呼他去喝酒或者让他画画,他都会画。于是家中的木板上、村里的墙壁上,满是沙耆的笔墨。
此时沙耆的创作已经和外在无关了,仅仅是遵循着内心的冲动,拿起画笔,他就可以获得内心的宁静。
沙耆的画中,常常使用到象征手法,老虎是他爱画的动物之一,沙耆自己属虎,也曾经为老虎赋予过不少谐音的含义。虎的意像在他的画作中也就有了不同一般的指向。
再次迸发的生命色彩
80年代,一直于农村辗转的沙耆的生活出现了转机。他的儿子沙天行与沙孟海等人商洽为沙耆筹办画展。
1983年5月18日,由浙江省博物馆、浙江美术学院和中国美术家协会浙江分会共同筹办的“沙耆画展”在杭州隆重揭幕,沙孟海为画展题名。
此后又去上海展出,吴作人题名、刘海粟等送了花篮祝贺。画展的反响热烈,人们再次注意到中国还有这样一位功力深厚的艺术家。
沙耆又能不受物质限制、自由地创作了,与过去相比,他新的色彩作品显得明快洒脱、响亮大胆,表现了强烈的激情和厚重深邃的感性特点,还体现出对西方传统油画材料的熟练驾驭和油画技巧的精湛表现,确立了属于自己的形式风格。
红色是沙耆画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颜色,高饱和度的红色常常刺激着观看者,他还常用红色落款,这在其他人身上很少看见。有人说,沙耆绘画中的红色,不是普通审美的需要,而是与他的心灵和命运直接相关的独特色彩语言的个性化表达,准确地说是他个人命运的象征。
他对于艺术的追求纯真且热烈,甚至没有受到极端生活条件的影响,从踏上绘画之路一直到97年因中风卧病在床,都不曾放弃创作。
2005年2月15日沙耆在上海病逝,享年91岁。
独一无二的沙耆
沙耆的一生多变又恒长,多变的是他的际遇,不变的是他手持画笔时的艺术冲动。他的作品就像流沙里的一颗明珠,沉入时光的匣中,一旦人们将其拾起,便会看到属于沙耆的、独特而引人入胜的光泽。
他叫人坚定地相信,追求艺术是一种本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