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情水意浓 束新水

2017年08月22日 16:01 新浪收藏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山水画中的中国式审美秘密

  山水画是视觉图像,但通过视觉来表达一种精神、一种哲学、一种审美,这也是中国人所特有的。

  自然是主角

  首先,这涉及人和自然的关系。正因为我们古人对自然的关注,才创造出山水画。自然是静态的,“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但却可以依据每个人不同的心境,提供给我们精神和物质方面的享受。

  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艺术,自然一直是艺术最根本的源泉。但在绘画的发展中,西方艺术里的自然大多作为人物画的背景;而在中国绘画中,人在自然之中是渺小的,无言的自然上升为审美的主要对象,这里就涉及东方哲学对自然的看法。

  古代文人游山玩水,体会自然的感染力,宋代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描述:“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无论是春山之明媚,还是夏山之茂盛,都让人感受到自然的生命力,构成了人与自然密切的关系。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人与自然如此之紧密。

  再者,将抽象的自然具体化。从艺术表现的角度来说,山、水、树、石、云,包括气候的变化,都是山水画构成的基本元素。与一般人看山的方式不同,艺术家把真实的山石、云烟、树木等物象抽离出来,并加上自己的思考,把笔下的自然引申到哲学的高度。

  老子说“道法自然”,自然是万物之母,“道”阐释自然的道理,这就说明人除了欣赏自然之外也要研究自然,山水画就是把看到的眼中之山提升成有情感的心中之山,这样的山就有了“道”的精神,有一种自然而然形成的魅力,这也是山水画主要表现和关注的。

  在中国,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对抗,而是“天人合一”。山水无言,但它是你的老师,南宋画家马麟画过一张《静听松风图》,画面中一棵松树下坐着一位老者,山上有涧水流下,风微微吹过松树,老者听着山水、松风的声音,边上童子垂手而立。这其中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合一。

  中国人对山水充满依恋,且把自然作为心中敬畏的、不会被毁去的情感,这就是山水画为什么会成为中国绘画主要题材的原因。

  山水画的演进

  中国山水画在成为独立的画派之前是作为人物故事背景而存在的,所以那个时候“人比山大,水不能行船”。比如顾恺之的《洛神赋图》里的山水,就是人物的陪衬。

  山水真正成为主角是在魏晋时期。儒家思想认为“道”已经崩溃,而道家主张个体不断自我解放并转到自然中去,如谢灵运、陶渊明、“竹林七贤”等文人离开人群回到山水中。而山水画真正作为独立主角,是从隋代画家展子虔的《游春图》开始的。

  《游春图》表现山水河流,在尺幅不大的画面中营造出壮阔的自然景象。这是最早的山水画。在此之后,山石、树木的比例开始增加,空间也放大,水之浩淼,山之入云,使人们发觉了山水画自然独立的审美意义。

  经过长时间的演变,到了唐代出现了李思训与他的儿子李昭道(大小李将军),他们的山水运用勾线、填色,且细部用金描绘,被称为青绿金碧山水。华丽的金碧山水多出现在皇家建筑的墙壁上。李思训父子是北方画派的杰出代表,而代表南宗的画家是王维,但王维几乎没有作品存世。

  然后,山水画从魏晋到唐代经历了很长时间的酝酿,人对自然的向往逐渐提升到主要的位置。五代时期,因为战乱,文人不愿在朝而躲到山林之中,造就了荆浩等北方山水画的画派。荆浩最大的功绩是发明了山水立轴样式,他还依据太行山的山体发明了“皴法”,这是山水从空勾到皴染的一大进步。南方山水画的代表人物董源则把皴法发挥到极致,现在的“披麻皴”就是董源发明的。董源的绝大多数画都是横幅,南方山水多表现丘陵、坡地,以卷轴为主;北方山水则以立轴为主,表现山之高峻。

  后来范宽、李成、郭熙等山水大家继续繁荣山水画,从山石、树木的结构,到渲染的虚实表现,都成为经典的样式。

  不同的山,有着不同的质地。古代画家在艺术实践中,根据各种山石的不同地质结构和树木表皮状态,加以概括而创造出来了不同的皴法。同时,在中国画的山水画中,皴法的出现标志着的山水画真正走向成熟。

  束新水

  1970年10月出生于安徽省南陵县。

  1996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中国画专业。

  2003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国画系,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留校任教。

  2016年获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博士,师从周京新教授。现为美术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江苏省青年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美术家协会理事。

  来源:美篇

扫描下载库拍APP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推荐阅读
关闭评论
高清大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