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王羲之 空海法师

2017年09月06日 19:27 新浪收藏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空海法师,亦名遍照金刚,日本僧人。空海法师于延历二十三年(804年),与最澄法师随遣唐使入唐学法,抵唐之后,展转到长安(今西安),后访寺择师,在翌年的三月,拜在青龙寺惠果法师门下,受到惠果法师的倾囊相授,同年十二月,惠果法师示寂,空海于是四处参学,于次年(806年)十月回国,留唐二年多。回国时携回大量的佛教经典,对此后的日本佛教产生重大影响。

  空海法师于公元804年到达中国,向曾经在印度那烂陀寺修行的般若三藏学习梵文,806年归国后,将悉昙体梵文字母传至日本,使得悉昙体梵文字母完整地保存于日本。传说在梵文字母拼写原理的启发下,空海法师发明了日本字母平假名,随着时间的推移,片假名在平假名的基础上也逐渐形成,因此,空海法师为日本文化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此外,他还是有名的书法家,与嵯峨天皇、橘逸势共称三笔。无论是汉字书法还是梵文书法,空海法师都达到非常高的造诣。

  《风信帖》是空海致最澄三通信札并为一卷的总称,是空海归回日本后最重要的书法代表作。据说原有书札五通,每一通各自独立,除现存三通以外,另外两通一通献给关白丰臣,一通失窃佚失。

  《风信帖》由于卷首有:“风信云书”四字而得名。第一通是寄给最澄的复信,商量佛法大事,共建法钟等。结尾有:“东岭金兰”四字。“东岭”,是指位居京都东方高耸的比睿山,即最澄创立天台宗道场的所在地。“金兰”语出自《易经·系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同言,其臭如兰。”表述了空海对最澄的敬意和彼此之间的友谊如金兰之契。

  第一、通书札,挥洒率意的行书线条,自然且富于变化;

  第二、通用笔雄健庄重、格调清新高雅;

  第三、通以潇洒的草书为之,显得飘逸清澄,有白云飘浮秋空之感。

  三通信札充分地显示出王羲之尺牍式的娴熟纯正的笔法和魏晋风韵。此件作品被推定为空海四十岁左右时的笔迹,堪称大师遗墨中之白眉。

  来源:微信公众号 周慧珺书法艺术馆

扫描下载库拍APP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推荐阅读
关闭评论
高清大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