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宪国画作品选刊

2017年12月21日 13:31 新浪收藏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顾宪顾宪

  1954年生于江苏常州。现为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中国画学会副秘书长、南京对外文化交流中心理事。师从江苏省国画院卢星堂先生,悉心研究中国山水画30余年,师法造化,笔墨精微,功力扎实,善于在出入传统中表现时代写意精神。作品曾多次参加全国和省、市重大展览并于美国、法国、韩国等国家以及台湾等地区展出。曾在南京、马鞍山等地多次举办个人山水画作品展览。作品《江山揽翠》《霜积秋山万树红》等陈列于中南海、钓鱼台国宾馆等重要场所。出版有《顾宪山水画集》《顾宪山水画小品集》。中央电视台书画频道有介绍其艺术的电视专访片《清逸高雅,卓尔不群》。

  感物动情贵生意

  ——观顾宪山水画有感

  文|黄戈

  顾宪山水最大的特点不在传统意趣的接续,而在生活气息的浓厚,说得再直白一些,就是他的山水取材现实,直面自然,笔墨意趣不离写实精神,所以画面没有程式化的“旧气”“老气”。而做到这些都离不开写生。据我所知,顾宪勤于写生,不仅曾游历大多数名山大川、风景名胜,而且许多不知名的荒山野岭、幽林小溪也留下了他的足迹。

  自古以来,在真实环境中“师造化”是山水画家创作的根本,牢牢把握这一山水画枢机是顾宪非常理性而高瞻的抉择,也是其对自我艺术发展最精准的取向。因为就大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而言,顾宪所面临的山水画发展氛围处在一个历史转型期,其表征为纷杂繁复且碎片化的格局,原有的山水画语言秩序、艺术标准、传承规律、品评原则等等方面统统可以破除、重组、再造、转换,每一个人似乎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来自我经营、自我鼓吹,都力图创建“新”的规则、范式来颠覆、改造、消解传统山水画体系原有的诸多“权威性”“原则性”概念和要求;或利用很多非艺术本体手段、方式,引导社会审美判断、创作理念及品评标准。而顾宪所走的道路反映了画家对山水画最本质的理解:对自然的敬畏和对心性的顺应,二者的化合也就接近了“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本义,套句俗话大概就是“天人合一”的境界吧。

  也许顾宪还有许多需要耕耘的地方,但他几十年来坚守在传统的沃土上自得其乐,享受着其乐融融的快意,哪管那么多金科玉律,也不见那么多沉重责任、深远意义,只要能体味出传统与自然之间的奥妙,把眼中的如画江山了然于心胸、物化于笔下,其作品传递给观者的必然是江山如画,而人在画中游。每每想起他在自然环境下洒脱率性的作画情景,我不禁感叹:这不就是在真正享受画山水的乐趣么?

  我对顾宪山水画之意义的更深层次理解在于:新金陵画派的传承与发展不能仅仅停留在耳熟能详的宣传口号中,也不能仅仅服务于大众娱乐式的商业化复制中,而是应该建立在精神把握、理论梳理、技巧创新等等具体入微的实践积累过程中。这需要更多的后来者扎扎实实、经年累月的坚守、耕耘、锤炼、锻造,绝无捷径也绝不能依靠讨巧而得。在顾宪的山水画中,我看到属于新金陵画派特有的一种品质,一份在当下浮华纷扰中沉淀下来的平和与执着。不用我再渲染,观者自己就能从顾宪画中品出个中滋味:金陵风骨未曾远去,六朝余韵至今绕梁。(本文作者系江苏省国画院副研究员、傅抱石纪念馆副馆长)

  作品欣赏

黔山深处(180×48厘米)黔山深处(180×48厘米)
贵清山中多奇景(138×69厘米)贵清山中多奇景(138×69厘米)
清凉问佛(138×69厘米)清凉问佛(138×69厘米)
七彩流韵(96×180厘米)七彩流韵(96×180厘米)
霜积秋山万树红(124×124厘米)霜积秋山万树红(124×124厘米)
丹寨春韵(124×124厘米)丹寨春韵(124×124厘米)
龙脊田犹沧海梦(68×68厘米)龙脊田犹沧海梦(68×68厘米)
天水灌满好莳秧(45×65厘米)天水灌满好莳秧(45×65厘米)
山水灵妙(42×56厘米)山水灵妙(42×56厘米)

  来源:微信公众号(中国书画报社新媒体中心)

扫描下载库拍APP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推荐阅读
关闭评论
高清大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