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昕与张弛:父女画家山水情

2018年01月12日 11:30 新浪收藏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一个是以年画闻名,却一生醉心山水画的父亲,一个是为年画做模特,却传承了父辈山水画的女儿。张大昕与张弛,父女画家在山水中共续文人追求。今晚21:30,东方卫视中心艺术人文频道《今晚我们品画》邀请到山水画家张弛、上海政协文史委副主任祝君波,与我们聊聊艺术家庭的艺术氛围和传承。

祝君波、张弛、张颖祝君波、张弛、张颖

  1917年8月出生于上海川沙。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他的年画作品被广泛印在热水瓶、脸盆等日常器物上,见证了时代的发展,也影响了时代中人们的视觉经验。然而,张大昕从未停止对山水画的研习,甚至将女儿张弛培养成了一名山水画家。

张大昕张大昕

  年画作品家喻户晓

  五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初,张大昕的年画在当时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几乎每个家庭都可以看到他的作品。祝君波认为张大昕的年画和山水画都有着很高的成就,他的绘画发展过程也展现出党和国家通过年画传播思想理念、展现农民生活的时代背景。

张大昕作品《卖粮回转》张大昕作品《卖粮回转》

  祝君波提到,中国文人画在五十年代是没有市场的,大部分人选择去画院、出版社或是高校上班。张大昕也曾去上过班,后来国家精兵简政,他主动回家,成了一个为出版社画画的自由职业者。尽管当时画年画是一种工作,但张大昕并没有纯粹为了职业和生活画画,他仍然很讲究画的质感。

张大昕作品《咯咯鸡》张大昕作品《咯咯鸡》

  在张大昕那些脍炙人口的年画中,屡屡出现的娃娃形象大多来自他的小女儿。张弛回忆,小时候,父亲会趁她不注意一直拍照,拍下来以后,就给人民出版社审稿。

《咯咯鸡》张弛与姐姐《咯咯鸡》张弛与姐姐

  一生醉心山水

  年画作为立身之本,而张大昕在山水画上的志向却始终不渝。张大昕曾在郑午昌、贺天健门下学习山水画,并在晚年时完全转向山水画,创作出许多佳作。

张大昕作品《谷口飞流》张大昕作品《谷口飞流》

  2017年,上海文史研究馆举办的“问水听山”展,张大昕五十余幅山水画作品与公众见面,再现了他超越时间限制对文人精神无声的坚守与追求。祝君波认为,张大昕的山水画亦真亦幻,有朦胧的意境,但不是非常的抽象,是他在大自然中融会贯通以后,通过笔表现出来的真山真水。

  山水画的传承和创新

  张弛五岁开始画画,七八岁开始临摹团扇、扇面,五六年级开始临摹山水。从小接受海派山水的真传,在父亲言传身教的基础上,张弛一步步实现了文化的传承与跨越。祝君波表示,张弛的画中有男子气概,很有气势。她的画跟随时代的步伐,画中有传承也有现代感,受到各年龄段人的喜爱。

张弛七岁时的临摹张弛七岁时的临摹

  有评论家认为,张弛的山水画分为理想境界的田园山水和探索心理的虚拟山水,后者通过想象构建,回应的是人们心理世界的某种陌生与孤独。张弛也表示,中国画其实就是把中国文化用图像呈现出来,画的结构、构图、章法就是自然的规律。一般大众喜欢的可能是面面俱到的画,但画家最后可能会把多余的东西去掉,留存下来一个主线,也就是来自人内心世界最真实的东西。

张弛作品《锦秋》张弛作品《锦秋》

  2017年11月,上海八号桥艺术空间举办的“时光镜影”父女画展上,张弛以回溯历史的方式,纪念父亲也追忆了自己的童年。这次画展,是父亲和女儿在艺术创作上的隔空对话。祝君波也提到,这次画展于家庭而言是对两代人追求艺术的纪念。而对社会来讲, 不仅鼓舞了从事艺术的人,对艺术的传承和发展也是一种启发。

张弛作品《无声处》张弛作品《无声处》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推荐阅读
关闭评论
新闻排行
高清大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