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鹤](http://n.sinaimg.cn/collect/transform/171/w550h421/20180316/Loay-fysicxe5646817.jpg)
1970年10月生于安徽省太和县,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江苏省书法院副院长。
艺术年表
1978年(八岁时),开始拿起毛笔写第一个字;
1985年(初中时),获得校书法比赛一等奖;
1987年(高中时)钢笔书法作品获“文明杯”全国钢笔圆珠笔书写大赛一等奖;
1988年获太和县龙年书法大赛二等奖;
![十七岁时获得全国钢笔书法比赛一等奖](http://n.sinaimg.cn/collect/transform/711/w500h1011/20180316/MNoV-fyshfuq1202517.jpg)
1990年(大学时)发起成立马鞍山商专(现为安徽工业大学)书画协会,任首任会长;
1999年获安徽省青年书法大展一等奖;
1999年获全国第七届书法篆刻展览“全国奖”;
1999年入展全国第三届楹联书法大展;
1999年《书法之友》杂志做专题介绍;
2000年任太和县书法协会副主席;
2000年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
![2007年在人民大学任教期间](http://n.sinaimg.cn/collect/transform/728/w550h978/20180316/PLBp-fyshfuq1203777.jpg)
2001年入展全国第八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展览;
2001年获“中国书法兰亭奖·美术金彩奖”提名奖;
2001年《青少年书法报》“国展菁英”栏目做专题推介;
2002年获中日书画艺术大展银奖;
2002年荣宝斋出版社出版《当代中青年书法十家——白鹤书法作品集》;
2002年作品被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
2003年首届“杏花村汾酒集团杯”中国电视书法大赛金奖;
2003年入展全国第四届楹联书法大展;
2004年参加中国隶书创作论坛及邀请展;
![书法院同仁在宁夏沙漠采风](http://n.sinaimg.cn/collect/transform/114/w550h364/20180316/VyG--fysicxe5646843.jpg)
2004年——2006年在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学院首届中国优秀中青年书法家高研班学习;
2004年《书法》杂志做专题介绍;
2005年在合肥举办白鹤书法作品展并出版
《白鹤书法展作品图录》;;
2005年中央电视台《翰墨春秋》栏目做专题介绍;
2005年《书法导报》做专题介绍;
2006年被评为“安徽青年书法十佳”;
2006年《中国书法》杂志做专题推介;
2006年被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聘为书法专业讲师;
![个展时发言](http://n.sinaimg.cn/collect/transform/116/w550h366/20180316/LTxG-fyshfuq1203811.jpg)
2006年入展首届全国行书大展;
2006年入展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
2007年《人民日报》文艺副刊作专题介绍;
2007年任太和县书法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
2007年任太和县政协委员;
2008年被安徽省文联、省书协评为“优秀青年艺术家”;
2008年任太和县书画院院长;
2008年任阜阳市政协委员;
2009年被选为安徽省青年书法家协会主席团成员;
![写紫砂壶](http://n.sinaimg.cn/collect/transform/483/w550h733/20180316/nSwH-fysicxe5646872.jpg)
2009年入展中国书法千人千作大展;
2010年入展当代书法名家系统工程-五百人大展;
2010年入展首届全国扇面书法展;
2010年当选为阜阳市人大代表;
2010年当选为阜阳市青年书法家协会主席;
2011年参加第二届兰亭雅集四十二人展;
2011年通过全国招聘调入江苏省书法院,为专职书法家;
2011年获第三届“林散之奖”书法双年展提名奖;
![学弹古琴](http://n.sinaimg.cn/collect/transform/727/w550h977/20180316/wmTI-fyshfuq1203776.jpg)
2012年获《书法报》全国书法海选“兰亭诸子奖”;
2012年在泰州举办白鹤紫砂书法小品展;
2013年在宜兴举办“鹤飞墨舞——白鹤、胡飞书画展”;
2013年五月到中国书法院高研班授课;
2013年十月参加中国篆隶书法论坛邀请展;
2014年3月被录取为南京艺术学院艺术硕士;
2014年六月在江苏省美术馆举办“白鹤书法篆刻作品展”。
名家评论
万毫皆得力一线独中行
——白鹤其人其书
张瑞田
白鹤是当代书坛一名实力派书法家,书风奇逸,书名远扬。十年前,我们在中国人民大学书法高研班学习。彼时,在全国重要书法展览上屡屡折桂的青年人,依旧忘我学习,在课堂上,那种孜孜以求的精神,与同学们认真交流的态度,引起了我的注意。白鹤——有诗的意象的名字,自然给人翱翔奋飞的感觉。课堂上,悬挂着学员们的书法作品,白鹤的隶书、楷书、行书作品,纷呈着这位来自安徽才子的独有情调,放达、舒缓、松弛、朴茂,呈现了中国书法圆融的美学语言。
![白鹤书法作品](http://n.sinaimg.cn/collect/transform/179/w550h429/20180316/N0Et-fyshfuq1205383.jpg)
作品是艺术家灵魂的展现,是艺术家气质的表露。很多的时候,我在白鹤的书法作品前驻足,看着一幅字、一行字、一个字的气韵、呼应、结构,似乎旧日时光中温暖的情愫缓缓到来。当然是艺术,但,有着比艺术更高的精神品性;当然是创作,但,一笔一划,分明是生命的喘息与感叹。对白鹤的书法,我努力做到心领神会。
![白鹤书法作品](http://n.sinaimg.cn/collect/transform/295/w550h545/20180316/7OPz-fyshfuq1204185.jpg)
当代书法评价体系,总是垂青那些担任一定职务的人士,这也有道理。中国崇尚官本位,往往社会精英多半要在体制内供职,因此,更多的机会属于他们。毕竟是改革开放的年代,一些陈规旧矩自然被打破,因此,一些突破能力强的青年书法家就会脱颖而出,白鹤是其中之一。我在书法领域的思考,喜欢向社会问题倾向,对于白鹤,我能看到他在书法学习上的专心致志,也能看到在书法创作上的独特才情。
![白鹤书法作品](http://n.sinaimg.cn/collect/transform/300/w550h550/20180316/AJzA-fyshfuq1204314.jpg)
尽管我们有几年没有见面了,我依然记得他风度翩翩的样子,一头长发飘动着年轻人的热情,总是微笑的面孔,乐观而宽厚。在北京,我没有机会与他详细地谈书法,也没有时间听一听他对书法的整体认知。2010年,应白鹤之邀,我去他的老家安徽太和参加一个书画活动,在那个闻名遐迩的古城,得以叙说彼此的思念之情,我也就能够把书法问题当成一个长长的话题,与他无拘无束地谈开了。
![白鹤书法作品](http://n.sinaimg.cn/collect/transform/568/w550h818/20180316/tPQ1-fysicxe5646888.jpg)
白鹤是一位不大不小的传奇人物,本来在太和有一份体面的工作,他离弃了,原因是影响对书法艺术的追求。从公务员到“屌丝”,不是划算的选择,白鹤就这么选择了,因为他的内心有一个广阔的未来。白鹤笑起来像佛,做起事来也像佛,简简单单,大大方方,我挺喜欢这种状态。人生有远近之境,白鹤的梦在“天边外”,当然会把眼前的事情看淡许多。眼前的事不是平常的事,一个人没有驾驭眼前事务的能力,未来也不会长远。
![白鹤书法作品](http://n.sinaimg.cn/collect/transform/784/w550h1034/20180316/5BtR-fysicxe5646922.jpg)
年轻的白鹤,更加紧密地拥抱书法,他以中国书法史上的经典作品为楷模,在不同书体上寻找与自己心性契合的感觉,一步步寻找,一步步前行,一步步确定,打牢了一位书法家必备的专业基础。任何艺术形式的探究,离不开探究者的天赋,白鹤的书法天赋有目共睹。比如,对经典书法家的理解,他会从这位书法家不同书体,不同作品中寻找答案。不同的书体,不同的作品,有差异,也有相同,白鹤在差异和相同之中,渐渐逼近这位书法家的核心部位,彻底明晰笔法、结字的特点,了解气质与文化修养对书法作品风格的影响。
![白鹤书法作品](http://n.sinaimg.cn/collect/transform/780/w550h1030/20180316/5Nmz-fyshfuq1204343.jpg)
在楷书创作上,他把历代经典书法家,也就是二王一系的楷书作品悉心探查,哪怕一个轻轻滑动的笔画,一个小小的破绽,依然会成为他走进古人内心的路径。所以,我们看白鹤的楷书作品,一目了然于他对经典作品的胎息,但有一点及其重要,在痴情的胎息中,他没有迷失自己,他试图以现代人的笔触,将今天的风韵、甚至驳杂,真实地写出来。
在古今中游走,似乎是白鹤的命运。
![白鹤书法作品](http://n.sinaimg.cn/collect/transform/779/w550h1029/20180316/4Qky-fyshfuq1204804.jpg)
相比较而言,白鹤的隶书更具现代感。有一段时间,我喜欢翻开白鹤赠与我的书法作品集,其中的隶书作品耐人寻味。当时我就想,如果说古人是放风筝的人,他手中的线放远了,风筝的身影就会弱小,但,不管多么弱小,风筝仍然属于放风筝的人——古人。
白鹤的隶书有现代意趣,就像我所比喻的“弱小的风筝”。
![白鹤书法作品](http://n.sinaimg.cn/collect/transform/788/w550h1038/20180316/anvx-fysicxe5646930.jpg)
不过,细细看去,古人的遗韵明显也明确。那条波澜起伏的线,摇曳着《石门颂》的风华,端庄的结构延伸着《西狭颂》的风骨,精到的点画,再现着《礼器碑》、《史晨碑》的素朴。只是白鹤巧妙地将这些“血脉”与“骨骼”与一位现代人的情感结合起来,笔锋经过,便是风采和魂魄。白鹤的隶书值得关注和研究,其价值在于,他不断创新,也恪守“祖训”,不在美术化上做文章,依靠笔墨蕴藉实现自己书法创作和创新的目的。
![白鹤书法作品](http://n.sinaimg.cn/collect/transform/774/w550h1024/20180316/zUAz-fysicxe5646954.jpg)
第二,隶书的端庄之美,抒情之美,在白鹤隶书作品中体现的尤为明显,线质的生动,起笔与收笔的完美,创作情感的丰沛,达到了至美、至真的艺术境界。“书法由来智慧根,应从深处悟心源。天机泼出一池水,点滴皆成屋漏痕。”这是白鹤同乡林散之的论书诗,想必喜爱诗词的白鹤早已读过。
面对浩瀚的书法海洋,我常常把她比喻成一曲交响乐章。的确,不同的字体,不同的书体,不同的表现手段,以及书法家不同的文化趣味和性格特点,合奏了植根于中华大地的不同声部,不同旋律,不同节奏,嫣然是生命的叩问,自然的揭秘,文明的昭示。
![白鹤书法作品](http://n.sinaimg.cn/collect/transform/788/w550h1038/20180316/lgMF-fyshfuq1204778.jpg)
如果说以二王为代表的帖学一系是中国书法的主旋律,此后,试图对这一旋律进行超越的书法家,以他们顽强进取的精神和文化修养,努力进行探索。杨凝式、倪元璐、黄道周、徐渭、郑燮等,均是中国书法的“先锋人物”。他们的作品,成为中国书法交响乐章中独有的章节,是不可忽视的艺术存在。作为当代一位成熟的书法家,白鹤对“先锋人物”们的实践极其尊崇。艺术是忌讳墨守成规的,而中国书法需要在很长一段时间墨守成规,才能迈出自己的一步。这是中国文化的精深和沉重。白鹤也是一位具有创新精神的书法家,在行草书中,则表现的十分突出。考察白鹤的隶书创作,我们看到了他在《石门颂》和《西峡颂》中所获得的滋养和灵感。
![白鹤书法作品](http://n.sinaimg.cn/collect/transform/791/w550h1041/20180316/RBA7-fysicxe5646969.jpg)
我们知道,摩崖隶书野逸放纵,需要有大胸怀拥抱。白鹤知难而进,以长时间的面对,破解了《石门颂》和《西峡颂》的艺术真谛。在行草书的学习和创作上,白鹤也有自己的目光和选择。对于二王,他热情不减。然而,对二王的误解,也会导致对书法认知的偏颇。因此,白鹤愿意把眼光放远一点,那些在书法史的细枝末节上熠熠闪光的书法家,就成了他心中的热点人物。比如徐渭。徐渭是一言难尽的人物,不过,就书法创作而言,徐渭给我们提供了足够多的启示。当然,也给白鹤提供了足够多的启示。
![白鹤书法作品](http://n.sinaimg.cn/collect/transform/788/w550h1038/20180316/fd3d-fyshfuq1205331.jpg)
白鹤的行草书,有智识和心性。前者体现在白鹤对书法的精准理解,后者是白鹤作为有艺术气质的书法家,对情感体系的拓展。智识包括技巧和能力,每一位成功的书法家,对此不能缺失。心性属于情商范畴,它以沉默的方式作用于艺术创作,所起到的效果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白鹤懂得。因此,白鹤的行草书清清爽爽,偶然夸张的字形,跌宕的主笔,有着生命亮色的细节,还有与文辞共振的情绪,一一展开了,展开了白鹤对于生命的敬畏,对于艺术的赤诚。徐渭做到的,他努力做到,徐渭没有做到的,他已经做到。毕竟是现代人,人性的光辉和人格的意义极为重要。
![白鹤书法作品](http://n.sinaimg.cn/collect/transform/290/w550h540/20180316/7S2T-fyshfuq1205644.jpg)
很想念白鹤。近些年我们在路上奔波,没有机会坐到一起谈谈书法。当然,谈书法是非常奢侈的事情,也是非常高贵的事情,我期待着这一天。
“上蔡始变古,中郎亦典型。万毫皆得力,一线独中行。诀石抡猊爪,奔泉溯骥程。君看汜慧后,更为听江声。“这是严复的论书诗之一,其中的“万毫皆得力,一线独中行”,适合我对白鹤书法的判断。故此引述。
(张瑞田,中国作家书画院常务副院长兼秘书长,当代作家、艺术批评家)
![](http://n.sinaimg.cn/collect/transform/w430h430/20180314/r8CN-fyscsmv409393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