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韵丹青》第二届水墨戏曲人物画八人展

2018年03月19日 11:51 新浪收藏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展览时间:2018/03/27-2018/04/25

  展览地点:北水下廊道东展览厅

  展览介绍

  2016年,国家大剧院推出了“戏韵丹青——戏画八名家作品展”,为广大观众奉献了一场风光旖旎的别样“演出”。展览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如今,第二届“戏韵丹青”展览将如期与广大艺术爱好者见面。

  本次展览依旧邀请了八位在当今画坛以水墨戏曲人物画见长的艺术家,展现他们将两种艺术形式融汇而成的风格韵味。他们的作品均以戏入画,以水墨书写国粹神韵,用写意、抽象的技法,表现戏曲艺术的意涵;又以戏曲艺术的形神兼备之美,表现他们的审美趣味、意象表达与当代笔墨探索,呈现出多样的艺术面貌。

  国家大剧院作为国家表演艺术的最高殿堂,始终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国戏曲与水墨画,都深深植根于中华文明的沃土,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也正是基于此,水墨戏曲人物画才可吸引众多艺术家持续不断醉心创作。我们也将持续关注这一“跨界结合”的艺术形式,支持艺术家们做出更多新探索,为“画是无声戏”写下新时代的注脚。

  陈 平

  国家大剧院院长

  二〇一八年三月

  序 言

  水墨戏曲人物画是中国绘画与传统戏曲的珠联璧合,虽属不同的艺术门类,但二者皆求神韵、重写意。戏曲艺术程式中做、唱、念、打的造型与符号化的装扮,为水墨画家探索造型与色彩的创新提供了自由的空间。由国家大剧院主办的“戏韵丹青——第二届水墨戏曲人物画八人展”延续了2016年首届“戏韵丹青”展览的品牌,特邀当今画坛八位常年坚持戏曲人物画创作的艺术家联袂展现他们笔下风格各异的戏曲人物,展示戏曲和水墨画这两个极富东方写意精神及审美趣味的艺术品种所碰撞出的火花。

  张志中擅用墨色演绎舞台上鲜活的人物形象,形神兼备,墨韵盎然。杨慧生从故乡的黄梅戏中汲取创作灵感,笔墨清润,自成一体。马忠贤的戏画追求人物造型的趣味性和情节的戏谑性,同时借鉴木版年画的装饰性用色,画面生动诙谐。季平的作品构图奇崛,运笔泼辣,用浓墨重彩画戏曲艺术精致多彩的妆容和造型。周卫平多画条屏,人物造型夸张,讲求“为神求形”,色彩明快有“戏味”,画面灵动。于明诠融书法入画,笔墨散逸,数抹丹青尽显舒放之逸气。李岗的绘画广涉各类戏曲剧种,擅用洗炼的线条抓住戏曲人物瞬间的特点,再辅以湿墨淡彩,画面氛围轻松活泼。南方的戏画则融漫画语言和笔墨情趣为一体,笔下人物风格独特……

  本次展览云集了南北八位戏曲水墨人物画家的作品,画风多样,各有千秋。不仅再现了戏曲与水墨艺术的神韵,更展现出了画家们对这门艺术的钟爱与独到的表现手法。他们的作品在国家大剧院与表演艺术“同台献艺”,台上台下,戏中画、画中戏交相辉映,异彩纷呈,期待各位观众观赏、品鉴。

  冯 远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

  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

  二〇一八年三月

  展品先导

  梨园丹青,写意情天恨海;腕底粉墨,定格人生百态……

  戏与画,一动一静,看似无关,然戏曲舞台上以简代繁、以虚带实、以意传神的表演,却与水墨画之构图声息相通,这是中华民族对美的独特认知和欣赏趣味。历经时代变迁,水墨画与戏曲不约而同地选择将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以写意的艺术哲学高度概括现实生活,运用诗意的表现手法,共同塑造出“意境传神”的东方美学灵魂。“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这两种艺术形式一经碰撞,便诞生出最能体现中华传统文化精髓的艺术之花——水墨戏曲人物画。

  本次参展的八位南北艺术家在建构传统戏曲情境的基础上融入了他们独特的艺术语法,将戏画之“三味”——韵味、趣味与戏味调和于方寸之中,定格动态表演中蕴含的细腻情感,营造出尺幅内“画中戏”天地,使观者得以超越时空,以目代耳,品味戏曲余音绕梁之神韵。

  感谢八位艺术家为我们展现的“戏韵丹青”之美!

  国家大剧院

  二〇一八年三月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推荐阅读
关闭评论
新闻排行
高清大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