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墨人生八十载|苦行思辨悟书道 周慧珺书法作品

2018年08月05日 16:03 新浪收藏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近期,龙现代艺术中心正在展示中国著名书法家周慧珺的书法作品。

巨幅作品《水调歌头》 尺寸: 503 * 193 cm巨幅作品《水调歌头》 尺寸: 503 * 193 cm

  谈及海派书法,学书经年的朋友一定会想起,上海早在七八十年代就出现了一位名满大江南北、影响了整整一代学书人的奇女子,她就是现为中国书协顾问、上海书协名誉主席的周慧珺!

  周慧珺先生曾任中国书协副主席,上海书协第四、五届主席,上海市文联副主席,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上海市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上海中国画院一级美术师,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荣获上海市第六届文学艺术奖——杰出贡献奖,第五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终身成就奖。

周慧珺近照周慧珺近照

  周慧珺自幼在酷爱书法的父亲庭训之下,初学赵孟頫,习字多年。后见到宋代书家米芾的《蜀素帖》,被米字结字的奇逸遒劲深深吸引,从此心摩手追,一发而不可收。

  周慧珺学书态度严谨,临帖时对点划的使转运行,字体结构和章法布局,犹如分析和解剖机械制图那样,要求完全吻合。她认为,临帖,特别是第一本帖必须要临得像,力求形神兼备。第一本帖基础打扎实了,再临其它就会容易得多。

  1962年,上海举办市级书法展览,周慧珺以所临米芾的《蜀素帖》入选,并被刊登在新民晚报上,首获成功。

少女时代的周慧珺少女时代的周慧珺

  此后,周慧珺慕名进入了上海市青年宫书法学习班,师从沈尹默、白蕉、拱德邻、翁闿运等一批享誉书坛的大名家,临习了颜、褚、欧、宋四家等多种碑帖。齐整而高水准的师资和严格的基本功训练,使周慧珺书艺益进。

  60年代中期,周家遭到了不小的冲击。周慧珺蜗居斗室、贫病交加,书法成了她唯一的精神寄托。到了70年代初,应上海东方红书画社(朵云轩)邀请,周慧珺开始参加一些书法活动。从那时起,朵云轩的橱窗里,经常有她的作品展示,此后的大小市、区级展览会,每每有她的作品亮相。

周慧珺在家中习字周慧珺在家中习字

  1972年,《人民中国》日文版杂志上刊登了她的作品。从此,周慧珺的名字和她那清新脱俗、刚健有力的书风,给上海的广大书法爱好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74年,35岁的周慧珺受朵云轩之约,出版了平生第一本字帖——《鲁迅诗歌选行书字帖》。字帖中那刚健俊逸的墨迹令人耳目一新。在字帖匮乏的年代,突然出现了这样一本既含米字那种戢锐于内、振华于外的风格,又有颜体的宽博和稳重的气势,并体现出强烈时代感的字帖,犹如在炎炎夏日吹来了一阵凉风,无数人为之惊叹折服。

《鲁迅诗歌选》封面《鲁迅诗歌选》封面

  字帖首版很快售罄。于是一版再版,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连印十多版,创下了印数100多万册的空前记录。一阵周慧珺书法热的旋风吹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令全国的书法爱好者都记住了周慧珺的名字以及她那具有独特风格的书法。

  1975年,周慧珺得昔日青年宫老师翁闿运先生的介绍进入了上海中国画院,成为专业书法家。

  进入上海中国画院后的周慧珺,如渴骥奔泉,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对书法的探索。真、草、篆、隶,大字榜书、蝇头小楷,无所不涉,并把取法范围不断地扩大,在学帖的基础上,广临了北魏碑版、简牍帛书。上溯晋唐、下及明清,博采众长,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她的行书给人以心灵的震撼与冲击,跳跃腾挪的节律、出乎常人意料的造型,均使人过目不忘。楷书则在深厚的唐楷基础上参以魏碑的雄浑古穆之气,楷中带隶,苍健朴茂而独树一帜。

作品草书《陋室铭》作品草书《陋室铭》
作品楷书《陋室铭》作品楷书《陋室铭》

  周慧珺学书伊始,便把临帖看得至关重要。她经过反复研习和实践,探索出一套属于自己的独特临帖技法。她敬畏传统,但不保守,她的书风里有米芾的影子,但更包含着自己强烈的个性。

  她的字不太执著于法度,讲究整个章法布局的和谐,重视作品中的风神意蕴及节奏感。所谓循法而不囿于法,法外求意。这种理念决定了周慧珺在创作中善于兼收并蓄地自由发挥,力求做到“法度与率意”的和谐统一。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周慧珺楷书取法魏碑较多,魏碑元素的汲取,使她得以有机地将帖中以中锋为主的“圆笔”与碑中的“方笔”糅合在一起,表现出帖与碑交相辉映的样式。同时,这种方圆并举、气势雄阔的用笔也成就了周慧珺楷书“帖形碑质”的风格特点。

周慧珺方折起笔的代表作周慧珺方折起笔的代表作

  凭着几十年书法创作的深厚功底,随着思想的成熟和对书法艺术多元化的不断吸纳,周慧珺的书风日趋成熟老辣,行草技法已臻化境。同时她的书法又具有很强的理性思辨表现,无论在心理的潜意识和生理的训练上都是趋向平整简单的;而雄强与善变,则是其后天的审美与追求所致。她的笔下所表现出的粗重与空灵、厚实与淡雅,无不说明她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自由地走进了自己的创作境界。

  自一帖成名至今四十多年间,周慧珺一直孜孜不倦地探索着、追求着、构筑着属于她自己的新境界。她善良、质朴、宽厚、谦虚,内心世界很充实,所有这些决定了她的作品意韵悠远,经久不衰。

  2003年12月,上海书画出版社再度约请周慧珺写了《草书千字文字帖》,在十年的时间里七次印刷。之后,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三字经行书字帖》面世,《周慧珺金刚经楷书作品集》、《周慧珺楷书前后赤壁赋》相继出版。

巨幅作品《沁园春·雪》 尺寸: 503 * 193 cm巨幅作品《沁园春·雪》 尺寸: 503 * 193 cm

  凡在书法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大家,无一不是独辟蹊径开一代风气的,但独特鲜明的风格并不是可以迅速“创新”出来的。

  颜真卿的宽博沉实;欧阳询的险峻崇高;柳公权的法度森严;尽管他们都是取法钟王,但由于各自的阅历学养、性格审美的差异,最后都形成各自独特的面目。至于行草书更是流派纷呈:王羲之清健俊逸,颜真卿沉雄苍涩,苏东坡含和蕴藉,黄庭坚俊逸洒脱,米芾风樯阵马,张旭、怀素、王铎、傅山等,无一不是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

  风格会随着年龄、学识的增长而变化。这种变化需要时间,是一个渐变的过程。

  周慧珺踵继前贤,从七十年代崭露头角到后来的开风气、领潮流,以自身迥异于他人的强烈书风和独特的个性精神,使帖学和碑学有机融合,并以苍厚奇崛、险绝跌宕的风格,丰富了以沈尹默、白蕉为代表的平正秀逸的近现代海派书法的组成元素,当之无愧地成为上海书坛的领军人物。

作品《你若安好,便是晴天》作品《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为继承和发扬周慧珺先生独树一帜震铄书坛的书法艺术和淡泊宁静正直善良的人格魅力,传承“海上书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一步提升上海书法的整体水平,推动海派书法不断走向繁荣,“上海周慧珺书法艺术研究院”于2017年1月正式成立,专业从事书法展览、交流、书法传播、理论研究、收藏鉴定等活动。研究院由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上海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国家一级美术师李静为社团法人代表。

  龙现代艺术中心从成立伊始即与“上海周慧珺书法艺术研究院”密切合作。2018年初,“上海周慧珺书法艺术研究院宝山分院”在龙现代美术馆挂牌,周慧珺先生的不少珍贵墨宝入驻龙馆,独家展出。

  现在,龙现代艺术中心正在展览周慧珺先生的作品。欢迎大家前来龙馆驻足观赏,感受周先生七十余载翰墨苦行所积淀的书道魅力。

作品《王羲之传论》作品《王羲之传论》
作品《潇湘风竹图》作品《潇湘风竹图》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推荐阅读
关闭评论
新闻排行
高清大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