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震文《入山秋意 出岫云心》

2018年09月15日 18:19 新浪收藏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入山秋意,出岫云心 镜框 96.5×180 cm入山秋意,出岫云心 镜框 96.5×180 cm

  喜欢陶渊明的乐震文,骨子里是个爱折腾的画家,毕竟,不仅有桃花源里的陶渊明,还有“觉今是而昨非”的陶渊明。乐震文说,“当一种固有的形态或样式被无意中打破时,你会看到由此产生的新的火花,并被其激奋地往新的境地走去”,这种由自我否定和自我破坏中诞生出来的重构与创新,带给画家的是亢奋的激情。没有革故的勇气,就没有鼎新的愉悦。

  乐震文在这条否定与创新交织的路上走了四十多年,坎坷有之,欣然有之。

  在自述性的小文《方寸之间,载欣载奔》里,乐震文简略叙述里自己的艺术历程:“中学毕业,至工艺品进出口公司,没有日夜地追寻古人的足迹,然后又是涉川山蜀水寻求大自然的变化无穷。后又渡东瀛,初识宋人,感怀他们过着宋人般的精致生活,恰逢时机回国执教,以一己的人生态度,欢欣地工作……”这样的春秋笔法,真真是“云无心以出岫”。

  如何“寻求大自然的变化无穷”并移造化于笔端的筚路蓝缕,哪是区区10个字可以蔽之。

  在乐震文看来,画家最可怕的就是框死自己,最可贵的是要不择手段的把打动自己的东西呈现出来。从70年代的屡赴西南,多作江南山水,“得到了一定认可”,到90年代末几上黄土高原,明悟了赋绘画以生命,再到近年来的多次太行写生,乐震文的山水画,愈发的高远,愈发的突出对生命的尊重和对造化的敬畏,乐震文用不断的折腾,打破樊笼,用打动自己的真诚,去呈现打动检阅者的画面。

  新作《入山秋意,出岫云心》,大幅巨制,入眼明亮磅礴,再审细腻层叠,猝不及防的震撼,润物无声的温暖,脉脉生动。朱砂与藤黄调和出来的通透,以大块面的霸道,热情迎接初日升腾的喷薄;一泓飞瀑,九迭而下,缓而悠长,仿如一曲琴音在画面流淌;而丝丝缕缕萦绕全幅的流云,是蓬勃的朝气,给沉默着的高山带去苏醒的轻唤;最可爱的是山腰涧畔树前的两间小屋,黛瓦白墙,明明毫不起眼,却有喧宾夺主的勇气,这种勇气带来的生气,才是画面的点睛所在,是打动人心的那个小。

  “对于这样的创作,除了大形势外,反而每一个局部以及每一个局部之间的关联都是费尽心思的。之除了自己结构的通透还得时时顺应大形势,而不能脱离这样的形式,只有服从于大形势才会有趣,否则一定是突兀的。”对于本图的创作,乐震文在笔记中这样写道。

  要不“突兀”,其实极难。画家容易有框架,欣赏者又何尝不是如此?传统的中国山水画,往往会将人带入细审线条而忽视整体的桎梏里,如何不突兀地引导解决这种审美局限,对于画家的要求极高,很多画家也在各方面进行了探索实践。现在看来,乐震文“折腾”出来的平面化的横向点画,是非常成功地化解了这个问题。这样的创作,全图似乎只见点点而不见线条,但从构图到落笔成图,所需时间精力,往往是传统山水画的十倍以上,但乐震文乐此不疲,“中国画传承的是精神,不能用固有的思维去思考中国画,不能用固有的技法去恒定中国画”,真是“折腾”。

  乐震文的“折腾”,远不止此。

  从执掌上海书画院,到兼管上海徐悲鸿艺术学院,到一起创办上海觉群书画院,乐震文带着同好们主动走出去,积极促进上海书画家与外埠画家的相互交流与促进,为更好的展示上海新时代的丹青面貌可劲折腾。正如他在《载欣载奔》中所说:“我被调到上海书画院工作,这6年时间,我倾尽了身心,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关心,即以欢欣之心,唤同路之人,行将退舍,又被激受邀,兼管徐悲鸿艺术学院,即也尽心尽力。”

  原图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推荐阅读
关闭评论
新闻排行
高清大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