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冬华“观海望京”画展 生宣没骨画双城

2018年11月02日 17:08 新浪收藏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作者:詹皓      编辑:周昌

  展览:《观海望京——毛冬华水墨作品展》

  地点:中国美术馆2、6号厅

  时间:2018年11月8日至18日

  主办:上海美术学院

  学术主持、策展人:尚辉

  由上海美术学院主办的《观海望京——毛冬华水墨作品展》将于11月8日至18日在中国美术馆2、6号厅举办,展出上海中青年水墨艺术家、上海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常务副主任毛冬华摹写北京古建和上海外滩万国建筑群的最新力作。这也是上海中青年艺术家首次赴中国美术的最高殿堂——中国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也是上海美术学院院长基金一号项目。

  2017年3月,毛冬华在上海刘海粟美术馆举办《外滩心影》个展,这是中国画坛第一次用纯水墨语言描绘外滩万国博览会的全部23幢建筑,并同对岸陆家嘴玻璃幕墙建筑系列水墨作品对视呈现。

毛冬华《外滩13号》毛冬华《外滩13号》
毛冬华《多云转晴》毛冬华《多云转晴》
毛冬华《重塑》毛冬华《重塑》

  《外滩心影》个展之后,毛冬华又用笔墨致意京华古今经典建筑,通过玻璃幕墙这一中国画里的全新视角,用“观海”与“望京”两组作品为主线,探索传统笔墨的当代转型课题,借用传统山水画积墨法和花鸟画没骨法画法,来表现北京古建和上海外滩万国建筑群,呈现这两座中国最重要城市所承载的历史人文意涵。

  毛冬华为此多次赴京写生,尝试用其个性化水墨语言进行更多延伸,由此开始了生宣版“京华烟云”的创作。此次《观海望京》个展上,5件大幅观海作品与毛冬华新创作的8幅望京系列作品对应展示,人们穿行于中国经典古建与外滩两岸建筑影像,在由镜面构成的现实与历史、传统与现代的交错和变形中,感悟纷繁历史,也感悟中国传统水墨走向当代艺术的路径。

毛冬华《殿堂祥云》毛冬华《殿堂祥云》
毛冬华《雪漫京华》毛冬华《雪漫京华》

  “观海”系列,是作为70后魔都人毛冬华内心浓郁的上海情结的厚积薄发,而“望京”系列,是毛冬华欲将笔墨情怀深化、延展的新课题。

  本次展出的“望京”系列,通过《雍和钟声》、《剧院魅影》、《蝉鸣白塔》、《正阳夕照》、《天坛希音》、《殿堂祥云》、《紫禁清影》、《雪漫京华》等8件直径达2米的圆形作品,向经典建筑致敬,并全新探索将建筑与环境相融,用水墨表现建筑在云影、天光、雪景、水景、夜景中的诸多变化,并由此获得历史感悟。

  展览还将结合水墨作品多媒体动画影像的方式,在图像与画面、历史与现实的对比之间营造展厅的历史场域。

  本次个展学术主持、策展人尚辉认为,“观海望京”这一题材,本身带有极为宏阔的历史观照——整个20世纪中国美术,就是一部先观海、后望京的历史。毛冬华借用花鸟画的没骨法和山水画的积墨法等传统笔墨语汇,从而使外滩万国建筑群第一次获得了中国画笔墨的审美转换,她的这些将现代建筑与古典建筑相交错的水墨绘画达到了一种崭新的笔墨境界。

  毛冬华简历:

  毛冬华,1971年生于上海,1995年毕业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曾任刘海粟美术馆研究部副主任兼展览部主任。现为上海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常务副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会员。2009年《多云转晴》入选第十一届全国美展并获提名奖,2013年《城市乐园》获第七届上海市美术大展白玉兰奖优秀奖,2014年上海文脉美术创作工程《20世纪30年代南京路上的四大公司》并收藏展陈于上海中华艺术宫,2014年《重塑》入选第十二届全国美展并获提名奖。2014年入围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青年文艺家培养计划。2016年《一大会址》入选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等。2016年入围国家艺术基金美术创作项目。分别于2012年、2014年、2017年在上海美术家协会创作中心、徐汇艺术馆、刘海粟美术馆举办个人展览并出版个人画册。2018年11月《观海望京---毛冬华水墨作品展》将在北京中国美术馆2、6号展厅展出。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推荐阅读
关闭评论
新闻排行
高清大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