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孩子的东西会吸引那么多大画家?因为他们的画里有最本质、最纯朴的东西。”画家张培成如是说。
“名家公开课·张培成美术课”暨“画说人生·我心中的夏天”征集活动颁奖典礼在上海文联文艺会堂热闹举行,这也是上海文联媒体中心两大品牌栏目的一次联手。
张培成既是“画说人生”征集活动的专家评委,也是此次“名家公开课”的主讲老师。能够与喜欢画画的孩子,与他们的父母以及指导老师一起,面对面交流“画画这件事儿”,张培成觉得十分难得,也非常有意义。他也以“过来人”的身份,向绘画爱好者们提出了不少建议。青年油画家、上海中学的美术高级教师罗陵君则作为“课代表”,客串主持了整场活动。
老规矩,小艺为大家认真整理了一份“课堂笔记”。也可以长按扫描文末的二维码回看当日活动直播哦。
张培成美术课
当我们画画的时候我们在画什么
小艺的课堂笔记
我们应该像孩子一样画画
1
多年前的一天,我把我的画拿到小区里拍照。一个老人牵着他的孩子走过来,看见我的画。正好我儿子也在,那时他正读小学三年级。老人就跟他的小孩说:你看人家小孩画得多好啊。我儿子在边上捂着嘴笑,回家以后他还跟我说,你老说你画得好,人家都以为是我画的。
其实画画到很高的境界,就应该像小孩子那样画。我们上海的国画大师朱屺瞻活到105岁,他就非常喜欢小孩子的画。毕加索八十几岁的时候看了一个儿童画展,回来就感慨说:我十几岁的时候就能画得像拉斐尔一样,但我画了一辈子,才画得跟这些孩子一样。
2
为什么孩子的东西会吸引那么多大画家?因为他们的画里有最本质、最纯朴的东西。人类开始画画就是为了表达自己情感,这是艺术的本源。
比如这次征集活动,出的题目是夏天,小朋友对夏天的西瓜、冰淇淋非常感兴趣,他们就把这种情感在画上表达了出来。
这张画的颜色特别好,特别纯,西瓜又画得很透明,一点都不腻。看孩子的画,你不会去想这片西瓜是放在桌子上、放在地上,还是放在天上,这样的问题是不存在的。西瓜的大小,跟人之间的比例,手的具体画法,这些都不是他们考虑的问题,他们要表达的就是对西瓜的疯狂热爱。
3
对画画来说,保持天生的平淡和质朴,保持像孩子一样的感觉,是非常重要的。
毕加索的《亚威农少女》,灵感来源就是非洲土著人的作品,土著人的作品就是孩子的画。我在创作时,也经常会有意识地将原始艺术及民间美术的元素活用到我的画面里。新石器彩陶上的鱼和鸟的画法,马王堆帛画、敦煌壁画中的人物造型,传统漆器的纹饰图样,乃至各种民间工艺美术元素,这些都能在我的画里找到。
我常用的书架上就有小朋友的画册。派什么用处?当我做绘画造型,一筹莫展的时候,心里很胆小的时候,我就把孩子们的画册拿出来看,给自己壮胆。孩子们能画得那么大胆,我为什么不能更往前走一点。
画的不是对象,你画的是画
1
夸张变形是法国画家马蒂斯的一个标志性风格。有一个故事是这样的:一天,马蒂斯正在画一幅人体,有个人进来看到了,惊讶地说:你画的怎么是这样的!马蒂斯怎么回答他的呢?他说:我在画一张画,我不是在画。
马蒂斯的这句话经常在我耳朵边响起。我经常提醒自己,我画的是画,不是对象本身,只是那个对象的信息进入我的大脑,经过我的加工,然后反映出来。好的画家不应该被对象框住。
2
让具象的绘画呈现出抽象的意趣,让欣赏者能够慢慢思考,感觉有看头,这是很重要的。就像我们去看一场现代电影,刚开始不知道电影在说什么,然而最后结束的时候再回想,才忽然明白这个人物为什么在这个时候出现。这样,欣赏艺术作品的过程就变得非常有趣、有意识、有深度了。
在我的理解里,画就应该这样,不然,在今天这个时代,每个人的口袋里都有一个能拍照的手机,画就会失去意义。像、逼真,任何人都可以用手机实现,那还要艺术家干什么?艺术家就应该创作出手机没办法拍出来的东西。
而今,手工已经成为奢侈的代名词。绘画就是一种手工。事实是,照相机已经发明了一百多年,但这一百多年来,绘画并没有死去。我觉得它也不会死去。只是怎么避开用机器就可以达到的效果,怎样让你生命的信息在作品中留下来,这才是绘画最有意思的地方。
3
绘画到最高的阶段,往往就会追求朴实,追求平淡。这种追求应该是不刻意的,是很自然的。画画最好的方法,就是把你心中想到的东西、最想表达的东西直接画到纸上,随意是最好的。最好的画家是不刻意的,是很自然的,绘画最高的境界就是举重若轻。
我近来一直在画大画。以前画这么大的画,都会先打一个素描稿,这是很好的办法,一般画家都这样做。但后来我觉得这个过程会让我遗失掉很多东西。当我用毛笔直接在纸上画的时候,那种爽,那种直接,那种情感马上喷发的感觉,让我觉得很畅快。如果打完草稿再拷贝下来,再用毛笔顺着木炭线勾,笔的感觉就没有了,都被形搅和了。
孩子画画是直接在往上面画的,这是最好的,会有很生动的东西在里面。
我是一个现代人
不能画出一张古代人的画
1
七十年代以前,我画的是比较正宗的水墨画,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社会开放了,我眼界也随之开阔起来。上海图书馆有一个参考阅览室,那几年我经常去。我在世界美术全集里,看到现代主义画的时候,非常吃惊,突然觉得原来画还可以这样画。从那时起,我吸收了很多西洋的东西。
2
今天的我们,面对的不再是古代的小亭子,不再是古代的生活日常与风景。我们每个人穿的衣服是西式的,我们的头发是西式的,我们开的汽车世界各国的人都在开,这一点,每一个艺术家都不能视而不见。如果我们的画家还是整天在画太白醉酒,总是炒古人冷饭,那就没有意思了。
绘画也是一种语言,语言总会随时代而变革。这个变革是不是为变革而变革,是为了更好地表达这个时代,也必须吸收一些西方的东西,因为他们现在走在我们前面。比如今天我们所用的白话文,很多词汇,比如美术、艺术、哲学、干部、斗争,都借用自日语,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表达那个时代的变革。如果说我的画里有一点西方感觉,也是这么来的。
3
我时时警惕自己,我是一个现代人,不能画出一张古代人的画,我是中国人,不应该画出美国人的画。所以我经常会拿传统的东西、民间的东西来提醒自己。对于今天的画家来说,最好的绘画,在时间上,应该是当代的、当下的;在空间上,应该是中华本土的。我想这应该是能做到的。
前辈画家中,齐白石是做得最好的一个。尽管他的画以传统文人画的图式面目出现,但很多西方画家看了,都能感受到其中的美与独特。那些西方人为什么同时会喜欢齐白石?齐白石的画里肯定有很普世的东西在。这种普世精神是好的艺术必须具备的,中国人能看懂,西方人也能看懂。
珍惜一起画画的朋友
1
你如果喜欢画画,就永不退出,像跑马拉松,一直跑下去。可能一开始画的成就并不是那么高,但是坚持走到最后,你肯定会是一个有成绩的人。
我从年轻时代一路走来,四十多年来,时代的故事太过精彩,各种各样的诱惑也太多太多,真正能走到底的人并不多。当年也有过很多很红的画家,到处都可以看到他们的画,但是他们现在在哪里呢?早就从画坛消失了。
即便今天拿了奖,你们一定要知道,这是很偶然的,而且千万别把这个奖真的当一回事。最重要一条,是你真心喜欢画画,只有喜欢才能走得远。
2
我有一个好朋友,他孩子很小的时候,他就帮他办展览。看起来是帮了孩子,但我其实是不赞成的。我说,你要让他喜欢,让他很有兴趣,觉得画画是很开心的一件事情,但你千万别让他在还是孩子的时候就太红。所有的果子最终都会成熟,但只能成熟一次。在长得还不大的时候,你将他催熟了,之后他就熟烂了,难以继续成长。你要让它不断地不断地吸取营养,在营养最丰富的时候让他自然成熟。
做家长的不要功利,重要的是呵护好孩子对画画的这份喜欢。带他看展览,让他的眼界提高了,他才知道应该往哪里走。让他能够放开手脚去画一些东西,让他画出自己的生活。
3
一定要有一批一起画画的朋友,我觉得这个很重要。
我哥哥是画画的,我小时候也随之爱上画画。后来我进入敬业中学读书,我们学校里有一帮一起画画的朋友,比如今天上海文联主席、上海市美协主席施大畏,他比我低一个年级,当时我们总是一起画画。敬业中学有画画的传统,戴敦邦、魏景山都是敬业的校友。这是非常重要的环境。
那时候每到星期天,我们总会约着一起去福州路。那时候美术书店在福州路、山东路口,我们从那里开始,一家一家书店逛,最后到朵云轩。当时囊中羞涩,往往是看得多,买得少,两分钱买一张画片,或者买一支处理的毛笔,一块处理的墨。这就是我们当时的生活,互相之间还会暗暗较劲,你好,我要比你更好。这种环境是很要紧的,喜欢画画的话,一定要珍惜你周围一起画画的朋友,不仅仅是现在,甚至在未来的几十年里,你们都会一起成长。
未必每个爱画画的孩子都会成为画家,但他从画画中培养起来的美的素养,对他个人乃至国家的发展都会非常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