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琦格致:一个展示和理解的实验”在位于江苏省南京市德基广场二期8F的德基美术馆隆重开幕。此次展览由德基美术馆主办,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院长邱志杰策展,共展出著名画家陈琦自1983年至2018年间创作的200余件版画、装置作品,通过“长物志”、“心印”、“水光潋滟”、“虫洞”、“曝光”、“孤独者”、“反刍”、“混沌”、“风景”9大版块的展示,以唯心的沉思进入唯美的世界,超越媒介的物质性走向语言的精神性,为观众带来视觉意识流的崭新体验,为中国当代艺术增添了新的经验。这场从策划到展陈均别具匠心的展览,充满实验性与专业交流氛围的展览和开幕仪式也成为南京城内难得的学术盛典。
中国报业协会理事长张建星,原中央美术学院党委书记杨力,原南京艺术学院院长冯健亲,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杨志纯,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会长丁晓昌,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朱卫国、洪流,中国国家画院院委兼国画院副院长高云,南京艺术学院院长刘伟冬,江苏省美协主席周京新,南京艺术学院副院长张承志,《美术》杂志社长兼主编尚辉,中国美术学院人文学院院长曹意强,中央美术学院《美术研究》主编殷双喜,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张子康,中央美术学院党委宣传部部长秦建平,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院长管峻,东华大学服装学院院长刘晓刚,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刘赦,深圳大学师范学院院长钟曦,江苏省美术馆馆长徐惠泉,浙江省美术馆主持工作副馆长应金飞,版画理论家、深圳大学教授齐凤阁,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牛宏宝,中国美术学院绘画学院副院长孔国桥,汉学家阿克曼、独立策展人鲍栋,国际平面设计联盟AGI设计师赵清等嘉宾和美术界专家学者出席了展览开幕式,开幕式由德基文化副总经理、德基美术馆馆长艾琳主持。
中国美协副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专门为此次展览发来贺信。他在贺信中表示,在邱志杰的精心策划下,本次展览犹如一个巨大的棱镜,折射出陈琦的心路历程和陈琦艺术的多维景象。在这里,物的形态披染着历史的色泽,生命的意态从时间的帷幕中浮现出来,水的波纹荡漾起音乐的旋律和诗的韵律,大尺幅的水印版画褪去了尖锐的刀笔痕迹,只留下一片闪烁的光斑和单纯的静穆。
范迪安在贺信中说,陈琦艺术的当代属性具备了跨文化传播的价值。几年前,我曾在世界著名的V&A博物馆看到他的大作陈列在醒目的位置。博物馆长告诉我,这样具有东方精神气质的中国当代艺术给西方观众提供了丰富的文化信息,在全球当代艺术的传播交流中是不可或缺的。于此可以说,今天的中国艺术只要坚持在文化自信的基点上锐意创新,就能为世界艺术之林作出独特的贡献。
作为当代最杰出的版画家之一,陈琦现为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馆展览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版画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国家画院版画院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特聘教授。其作品连续获得第七、八、九届全国美展铜奖及优秀奖,第十三届版画展金奖及第五届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优秀作品奖。
陈琦是当代最具有创造活力的水印版画家,他的水印木刻从一开始就疏离了上世纪80年代前水印木刻的一般范式,除了纯以素墨为基色之外,他很少通过刀法的变化去塑造形象,也不是通过水的晕化张显水印的韵味,而是运用多层分版叠印展示造型和层次的变化,对于水的运用突现了渐变的透明度、秩序感和丰富性。陈琦的水印试图对“高贵的单纯与静穆的伟大”作东方意蕴现代形式的再度阐释。无论《荷之连作》、《阐释存在》还是《花之舞》、《梦蝶》,都依稀弥散着浓浓的传统人文气质,具有典型的庄禅意味。他的现代视觉审美方式,一是完全通过素墨的浓淡变化揭示心象世界丰富微妙的灰度变幻,二是把版画印制的尺寸扩大到数倍于实物,最大限度地增强视觉张力。
陈琦的绘画艺术作品具有鲜明的中国当代文化特征。这些特征一是反映在其作品表现的寓意内涵上,从1987年《明式家具系列》、1990年《琴系列》、1995年《荷系列》、1999《阐释系列》、《梦蝶系列》、到2002年的《佛印系列》等作品,无一不是源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思考与现代观念切入的阐释。
他的作品内涵深刻而富于思辩,在这些作品中,有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与理解和对生命意义的追问,这表明了他不仅仅单纯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与思考,而是将其为镜,和对当代人文精神的高度关注相连,比如《明式家具》、《琴》、等系列作品。在这些作品中,陈琦将中国传统家具、乐器以一种高度写实的手法将其内在悠深远阔的传统人文精神揭示出来,使画面呈现出一种精纯的传统文化的精神气息;在《荷》、《梦蝶》、《佛印》、《逝水流年》等系列作品中,陈琦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极富象征意味的荷花、佛手、蝴蝶与庄生梦蝶的故事进行了自我拟人化的描绘与组合,产生了如诗如梦的幻景画面,这其中既有对东方传统文化精髓流失的愁伥又有当代中国文人一种内在深刻的精神反省,在陈琦看来,画面的题材与形式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这些作品的内核是否具有对精神探索的深度与文化张力。
三十五年的实验探索,陈琦的艺术创作呈现出明显的线性脉络,从对传统文化的追寻,到对人本生命情怀的观照,主题与技术表达呈现一种无声式的渐进与深入。从“明式家具”(1988-1989年)“琴”(1990-1992年)和“瓷”(1988-1989)系列对中国传统文化景观的刻画,到“荷花”(1993-1999年)“梦蝶”(1999-2000年)和“佛手”(2001-2007年)系列对东方文化精神的深入思索和表达,如果说这些创作是“小我”的抒怀,仍依赖于文化的符号,“水”(2003-2010年)系列则是陈琦质的蜕变的完成,是他摆脱意象束缚,进入自由之境的表征。陈琦以兼具技巧和理念的艺术创作,已然成为版画界的一朵奇葩。
美术界对陈琦和他的创作给予了极大关注和高度认可。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著名美术评论家邵大箴表示,陈琦之所以在水印木刻艺术上敢于特立独行,生气勃勃地开创新局面,使作品散发出奇异光彩,正是由于他对艺术创造原理的深刻思考和领悟,以及他对当今社会大众渴求艺术创新的敏感而产生的探索勇气。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广军则认为,陈琦已经不把自己的艺术仅仅局限在版画之上。版画对于陈琦而言实际上是一个“原点”,艺术家从这个原点出发,而至于做什么东西就都变得无所谓了,艺术家可以觉得什么合适就做什么。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吴长江表示,在中国当代美术发展的过程中,陈琦的艺术创作是非常值得我们研究的个案,一是他一直坚持自己的语言特点,选择水印木刻的创作方式;第二是他很紧密地结合现代科技的一些手段,而且在不断发掘思想的深度,让我看到他作品的张力。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原副馆长陈履生看来,陈琦以他的智慧让大家看到版画语言、水印语言如何嫁接到当代艺术观念里去,同时也让大家看到了他独创的一种全新的水印版画艺术表达方式。
此次个展,陈琦是在回顾,也是在反思。他试图以旁观者的身份,突破时间的限制审视自身,继续探求艺术表达的可能。此次展览特邀国际知名策展人、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院长邱志杰策展。两位是央美同事,邱志杰对陈琦有着更深层次的了解:“我从陈琦身上看到一个抽象主义者,甚至一个观念主义者;我们不但看到一个热爱绘画的,甚至还能看到一个怀疑绘画的人。”在本次展览中,通过两个展厅中设置的九个版块,邱志杰试图将陈琦身上原有的标签被淡化,让他以“实验者”的身份被重构,让公众重新理解陈琦的艺术世界。
邱志杰表示,“长物志”是一个人以观照物品作为精神修炼的历程;“心印”则关注对物象的凝视是如何酝酿出象征的力量;“水光潋滟”展现了一种物质和一种景观如何等同于整个世界;“虫洞”则一头通向宇宙论,一头通向触手可及的痕迹;在“曝光”中我们看到一种对过程的赞叹,呈现的路途中有如此之多值得驻留的时刻;“孤独者”试图从艺术家生涯的最早期考古出所有后来作品中的基因,从而癫狂地尝试把一个不断推进的艺术工作进程描述为一种预先构型,把所有的未来的工作提前假设为一种回忆,否认了时间的秩序;“反刍”延续了这种努力,艺术家的工作形成规模之后开始自我增殖,犹如一种正在获得自我意识并走向失控的人工智能;在“混沌”中,陈琦被展示为一个对抽象艺术一直念念不忘的暴烈的痕迹制造者,这样一个画家在呈现给我们精美而熟悉的自然物象时,该是多么的居心叵测,该是挂着怎样耐心的反讽的微笑;而“风景”似乎是一种和解,物像、记忆、运动和光,冥想和追问,在孤独者的遭遇中,降临在一个个具体时空,此时此地,彼时彼地,尚在我们这个世界。
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至2019年3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