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快讯|汪家芳当选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

2018年12月23日 22:05 新浪收藏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汪家芳汪家芳

  2018年12月23日,中国美协召开九届一次理事会议,范迪安当选中国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汪家芳当选中国美协理事。

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现场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现场

  汪家芳,1959年生,上海嘉定人。1997年华东师范大学艺术系研究生毕业, 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会员。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上海市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术委员会委员、上海中国画院画师。

  联展与个展:

  2005年10月作品应邀参加韩国大邱举办“上海市著名画家水墨画展”

  2006年5月在新加坡举办“汪家芳山水画作品展”

  2007年9月作品应邀参加在美国田纳西州举办“上海市著名中青年画家画展”

  2009年10月作品应邀在美国田纳西州举办“上海市著名中青年画家—汪家芳山水画展”

  2011年9月作品应邀在希腊雅典举办“上海市著名画家水墨画展”

  2012年3月应邀在新加坡举办“大地回响— 汪家芳山水画作品展”

  2012年9月应邀在上海中国画院举办“汪家芳山水画观摩展”

  2014年10月《第六届上海市文化艺术特殊贡献奖》提名

  2015年12月在上海海上艺术宫与著名画家共同举办《芳芳。水墨迎新年》个人画展

  论山水画创作

  文/汪家芳

  中国画虽说进入了当代,然我以为万变不离其宗,它的本质是不变的。亦即中国画的传统文化本质是不变的。正如现代众多美术评论家所言:中国画进入当代,其主流性质仍然属于文人画。尽管当下关于中国画的说法很多,创作的表现形式更是千人千貌。但其根本离不开中国本土传统的影响。一个有成就的画家,他的画风形成是与他对艺术理解和对优秀传统文化修养的升华是一致的。

  中国画有人称水墨画,也有人称彩墨画。当代的中国画,可以说是五光十色,流派纷呈,但我在这几年的创作实践中,对传统的水墨画仍保持着一种纯正敬仰的感觉。中国绘画,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深厚。

  对于中国绘画,古人提出“六法”,而第一法、第一要素就是气韵生动,就是一幅绘画作品,无论是工笔还是写意,无论是水墨还是彩墨;无论是人物画还是山水花鸟画,就是要笔墨精良,随类赋彩,风气韵度要生动;就是要“精、气、神”完美统一,画面无气韵,也就无生命。唐宋大家,特别强调气韵生动,故使绘画达到了一个鼎盛时期。绘画发展到元代,产生了一大批文人画家,他们借绘画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将自己的学识修养、自己的心境融入绘画,营造出一种全新的画境,并开创了笔墨写意的新格风尚,对后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其次,画面的造境也是很重要的。什么是画面的造境?就是一幅画的主题意境,就是画家文化修养的心境的反映。技法是可以学会的,而画面造境并不是每个画家都能学好的。你有多少文化修养。画面中反映出来的精神状态及意境,气息是不一样的。你的修养一笔一墨,一句一画层层深入,你就能在创作的画面上营造出你的画境,反映出你此时精神状态的气息。你就会不断地升华,进而达到董其昌提出的画要内在精神有禅意之境。

  董其昌认为:“气韵不可学,此生而知之,自然天授”。他把中国绘画中的气韵看得很重要,也很神秘。但他也为如何学到中国绘画的气韵指出了一条正确的道路。董其昌提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出尘俗,自然丘壑内营,成立鄞鄂,随手写来,皆为山水传神矣。”这一点,在近几十年绘画创作中我深得体会。唐张躁提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已成为历代画家亘古不变的座右铭,画家直接面对自然进行描绘,故也有画家客观地画出对象的具体感受和体验。对景写生,虽然是“对景”,但不是“照搬”,仍需要注意意境的表现,经营位置,气韵生动等,这样的写生作品才能打动别人。早在唐宋时期就有关写生的记载,,五代画家荆浩隐居太行五谷,常深入洪谷山岭观察体验,沉睡在自然山谷的写生之中,得出画松“因惊其异,遍而赏之。明日携笔复就写之,凡数万本,方如其真”之心得,遂有传世“匡庐图”。宋范宽常年生活在钟南太华岩隈林麓之间、居林山间,常危坐终日,纵目四顾,以求奇趣。虽雪月之际,必徘徊凝览,以发思考,学李成笔,尚出其下。遂对景造意、不取繁饰,写山真骨,自为一家。故范宽自叹曰:“与其师人,不若师诸造化。”他落笔雄伟老硬、真得山骨,有巨作《溪山行旅图》。元黄公望《富春山居图》长卷为晚年扛鼎之作,该画笔墨之丰富,构图变化之多,枯湿浓淡之相宜,丛树云霭映相之呼应,然小桥渔舟村居点缀于翠微杳霭之间,真有“清真秀拔,繁简得中”之美。这于画家“外师造化”,而臻“中得心源”之结果,黄公望常居富春山,并饱游其景,“袖携纸笔,凡遇景物,辄即模记”。清高僧石涛,在名山大川中感悟艺术的真谛,提出“脱胎于山水”,要“搜尽奇峰打草稿”,这更加验证了师法自然的重要性。米芾的“米点山水”也是米芾久居江南山水,长期观察自然、悟江南云雾之美,山峦之苍莽,试创新法,所绘山水独一无二,占绘画史一席之重地,令人叹服。近代更有身体力行之画家,宾虹老人就曾八上黄山,遍游海内,以至“旅游记游画稿以万计”。山水画大家陆俨少平生好游山水,曾数月乘木筏观察峡江,画峡江图,感悟江水急湍,奔腾不息,积画数百幅,独创云山构线法,以眼观、心记,不看一笔之写生,对景落墨,遂放弃传统程式之法,借西法于其画,光与影,则赋予作品更强的真实感及丰富性,发挥传统笔墨之语言的表现力,即维护了中国画的特性,又拓展了中国山水画的表现领域,风格独特,而成为一代大师。“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读书万卷,行路万里对每个肩负着责任感的画家而言,是永恒的具有普遍的意义,它是不“过时”的真理。

  山水画创作,是摆在每个画家前面的最大问题,创作不单需要“外师造化”,并且需要画家融入主观思想感情,时下倡导个性的张扬,艺术的多样性,各种自我表现大行其道,更有甚者把个性与自由凌驾于作品客观价值之上,偏离了艺术作品的“真、善、美”,无怪乎很少有深邃的力作,当下山水画尽管在个人“风格”的形式上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丰富,但仍然掩盖不住空洞与苍。正如黄宾虹先生说“画者以理法为巩固精神之用,以情意为运行精神之用,以气力为变通精神之权”。山水画创作品格的提高,乃是理法之根本,而理法则需借助笔墨语言完成,而中国画笔墨表现之高低,又是画家性格、气质、学养之综合。在社会迅猛发展的今天,山水则缺乏先辈那种“泉水高肓,烟霞痼疾,林泉高致”的山水精神和审美情怀,故学习与借鉴先辈精神是必须的。

  时代造就了我们,也成就了画家,艺术的历史是由艺术家来书写,而艺术家必然要靠艺术作品来说话。纵观历史,艺术家都在默默地耕就自己的领地,创作出无愧于属于那个时代的精品之作与时代风格,从魏晋南北朝山水画的形成,唐代的山水画派,五代后期董巨兴起,荆关、李郭之山水以达到了中国山水画的全盛时期。元代黄公望、倪云林、王蒙、吴镇滥觞意笔山水画,并开文人画之先驱。清明山水集笔墨之大成,另开天地。这些先辈为我们留下宝贵的艺术思想和创作经验。继承和发展是时代的需要,停止不前,仿摹前人,死搬硬套,都是不可取,我们必须坚持“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创作原则,在实践中不断的进行探索和尝试,这样的创作是有其价值的。

  中国绘画,在世界艺术之林中,独树一帜,她博大精深,蔚为大观,经典之作无数,而历代绘画作品更是浩如烟海,面对这些优秀的文化遗产,你如同进入“山重水复”之境。但古人说的好:“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随着你对中国绘画的深入研究和学习,你就会找到一条柳暗花明的途径,你就能进入世外桃源了。

  创作的山水画的尺幅越来越大,画面上的形式感和视觉冲击力就显得不足了。古代先贤们画的气韵与气息融合的很好,笔墨气韵和气息也很酣畅,但这是古人的情感和古代的气息,与我们当今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社会是不相符的,要有新意,这就要求你非创新不可。

  如何创新?讲起来容易,画起来较难。我在不断思考和探索中受到了当代中外艺术家新思潮的影响,借鉴了当代艺术印象派、立体派、现代派的构思构图,打破传统山水画的构图,将原有的山和水、景与物、云和气重新组合,从而使画面在视觉上有一种全新的效果。尤其是在创作巨幅山水画时,在气势上营造出强力的视觉冲击力,在笔墨运用上收放自如、纵横有致,加以娴熟的渲染手法,产生一种蔚生霞光中升腾看的画面效果。使观者在欣赏作品时,具有远看气势磅礴,近看笔墨奥妙无穷,流连忘返。

  我曾经在探索过程中,采用过类似大斧劈皴法,将云气拦腰截住,一山横断,焦墨山水,初看与画面不相容,何以在云回中曲折处突出前面的直山拦道,不合古画之理。然而当整幅作品完成之后再看时,这一拦断,画面的气韵更佳,画面更突出,焦墨又是画中醒目之色,笔直的山形,视觉上就有了现代感。由此可见,当代国画家如何认识气韵生动与气势、气息的一致性和共融性,那是很重要的。画面具有时代精神,有现代构图章法。有时代笔墨,再加上画家的内在修养、内在精神,中国画的创新感就淋漓之尽的表现出来了。

  作品欣赏:

上海(国画)汪家芳上海(国画)汪家芳
太行牧歌太行牧歌
胡扬林午餐准备 速写胡扬林午餐准备 速写
李白诗意图李白诗意图
日本关西写生NO.4 汪家芳 38x38cm 2016日本关西写生NO.4 汪家芳 38x38cm 2016
贵州写生图 汪家芳 42×46cm 2007年贵州写生图 汪家芳 42×46cm 2007年
汪家芳写生作品 2014汪家芳写生作品 2014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推荐阅读
关闭评论
新闻排行
高清大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