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赤壁赋》后 书画家们如何进行再创作

2020年07月31日 06:30 新浪收藏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来源: 雅昌发布

  元丰五年(1082)七月十六日的夜晚,苏轼与好友——道士杨世昌一起坐船游览了湖北黄冈的赤壁,回来后,苏轼写下了著名的《前赤壁赋》。

  三个月后,十月十五日晚,苏轼又和好友杨世昌再次去了赤壁,并在其《后赤壁赋》的开头便交代了他们的游览路线。

  此赋完成不久,李公麟就配着米芾书的《赤壁赋》创作了一幅《赤壁赋图》(这幅作品曾是沈周的收藏,惜其早已不存),随后,从宋朝的乔仲常、马和之、宋高宗、宋孝宗,到金元的武元直、赵孟頫,及至明清的文徵明、董其昌、黄慎、任颐等,均以《赤壁赋》为画题进行创作,其中既有帝王、文士,还有宫廷画家、外族名家。

  据不完全统计,从北宋到晚清现存相关《赤壁图》约有120余幅,其中,仅文徵明一人就创作了三十六幅之多。为什么他们对苏轼的前后《赤壁图》如此钟情?甚至连帝王也不例外。

  明 文徵明(1470 - 1559) 仿赵伯驌后赤壁图卷 绢本设色 纵 31.5公分 横541.6公分

  7月28日至9月28日,台北故宫博物院向观众展示“古画动漫——明文徵明仿赵伯驌后赤壁图”。此动漫通过利用高解析投影、仿书画长卷荧幕光墙等创新多媒体科技,使观众置身于科技画景之中,配合长卷舒卷、声乐婉转,亲身体味文氏画中充满文人雅趣的超然意境。

  (宋)乔仲常绘 后赤壁赋图纵19.3厘米,横560.3厘米 纳尔逊艾特金斯艺术博物馆藏 

  现知传世画作中最早的一件是乔仲常所作的《后赤壁赋图》。虽然乔仲常老师李公麟的《赤壁图》现已不见,但可以从这件极具白描特色的作品中想象李公麟的作品。

  这件《后赤壁赋图》全画共分八段,忠实描绘了全赋的故事与情节,每段画面都配有相应的楷书赋文内容。其中主人公苏轼在画卷中作为主要人物,前后共出现了七次。

  苏轼与二客

  一个童仆正从渔夫手中,接过一条鱼。

  全卷右侧场景一,表现了苏轼从雪堂辞别妻儿,和朋友一起前往赤壁经过黄泥坂有情景。

  苏轼提着酒和鱼离家

  仆从在驴棚睡大觉

  场景二,描绘客人说今天傍晚撒网捕到一条形同四鳃妒的大鱼,但缺少酒,于是苏轼回草舍从妻子那里拿了美酒。画中表现的正是苏轼一手拿酒,一手拎鱼从家中走出,妻子在门口送行的场景。

  苏轼与二客坐于赤壁下

  场景三,表现了苏轼与客人坡上饮酒赋诗的情景。

  苏轼独自登山

  场景四,表现了苏轼踏着山岩拨开野草,在树林中行走的情景。

  两棵树之间有三个字:“踞虎豹”。

  场景五,讲述了苏轼爬上崖壁俯身看水,感觉惊险恐怖,认为不可久留便离开了。

  泛舟中流

  场景六、七,描绘了苏轼与客人在赤壁上泛舟,让小船在江心随其自然停留而休息的情景,天空中有一只孤鹤从东飞来擦过小舟向西飞去。

  苏轼和苏轼梦中的情景

  苏轼惊醒过来了;他把门打开之后,没有看见任何踪迹:没有鹤,也没有道士。 

  场景八、九,表现了苏轼睡后梦见道士,他们问他赤壁玩的是否高兴。

  但这幅画创作期间,正处于“天下禁诵轼文”,苏轼的《东坡集》《后集》等著作相继被焚毁,甚至有人因曾经请苏轼书写欧阳修《醉翁亭记》刻石而坐罪。

  在这样的敏感时期,乔仲常为什么还要创作《后赤壁赋图》?作为李公麟的学生,乔仲常对苏轼应该非常推崇,是当时“崇苏”文士之一,所以很有可能私下以苏轼的文赋进行创作。但总的来说,宋崇宁元年至靖康元年间,苏轼的著作是受冷遇并被严令禁止流布的。

  (金)武元直 赤壁图  纸本墨笔  纵50.8厘米  横136.4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与北宋不同,同时期的金朝却对徽宗朝受压抑的文人倍加推崇,尤其是当时的文人领袖苏轼,金朝统治者希望假借为苏轼扫除逆党之名,行出师灭宋之实。同时,他们邀请官员画家武元直以《赤壁赋》进行创作,不同于乔仲常的《后赤壁赋图》,武元直仅描绘了赤壁赋所展示的意境,并非实指某一篇赋文,而画中所描绘的高峻山石,也是画家自己在黄州赤壁坐船时看到的,他只是如实将其表现出来而已。

  (南宋)马和之《后赤壁赋图》卷 第二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绢本,水墨,纵25.9厘米,横143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南宋)马和之《后赤壁赋图》(局部)

  及至南宋,北宋的党争结束,宋高宗为了不让金军找到南侵的借口,也为了笼络文人的心,开始对苏轼等人进行平反昭雪。为此,皇帝专门让宫廷画家创作了多幅壁赋图,甚至宋高宗还亲自参与其中。他和马和之共同创作了《赤壁赋图》书画合璧卷,马和之主要刻画了苏轼与朋友坐在船上饮酒,天空明月高悬,一只仙鹤飞过的场景,宋高宗则亲自书写赤壁赋,这一操作昭示着南宋官方对苏轼等人的态度。

  (南宋)马远(传) 画水二十景(局部)“子瞻赤壁” 绢本墨笔 纵25.8厘米 横801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南宋)李嵩 赤壁图 绢本设色 纵24.8厘米 横26厘米 〔美〕纳尔逊-阿特金斯博物馆藏

  此外,宫廷画师马远、李嵩也都奉召创作了赤壁图,他们两个采用南宋典型的“一角半边”式构图,描绘了苏轼与友人乘坐小舟在江上漂流的情景。只是他们都将小舟放置在一片惊涛骇浪之中,水势的凶猛使我们几乎难以相信苏轼他们还能有饮酒作歌的闲情逸致。

  苏轼像 赵孟頫绘 后赤壁赋

  元代因为王朝持续时间较短,没有相应的《赤壁赋图》留世,但却有赵孟頫的行书典范《赤壁赋》。作为前朝宗室子孙,赵孟頫却在元朝备受重用,屡次加官晋爵,晚年更是官居一品,但遗民身份却让他数度受到权臣的排斥和刁难,才华也无法得以施展,为了寻找心灵慰藉,1301年,47岁的赵孟頫重读苏轼的《前后赤壁赋》,深有同感。这是苏轼在人生最为失意、最为灰暗时所作的名篇,其中蕴含的郁闷与悲凉与赵孟頫的心境同出一辙。

  (明)仇英 赤壁赋 绢本设色 纵20厘米  横112厘米  辽宁博物馆藏

  文徵明、董其昌《赤壁图卷及楷书》

  文嘉《赤壁图并书赋》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 任颐 《赤壁赋诗意图》轴纸设色 纵143厘米横37.8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祝允明、陈 楫[明] 草书前赤壁赋•赤壁夜游图 设色纸本 手卷 画:116×30cm 书法:280×30cm

  及至明清,以有“苏轼情结”的文徵明为代表,众多画家纷纷以《赤壁赋图》这一绘画母题进行创作,其中包括仇英、吴镇、祝允明、文嘉、任颐等。

  正德六年(1511),五十五岁的祝允明再次赴京参加会试,自他三十三岁中举以来,祝允明已在功名路上蹉跎了二十二年,遗憾的是,这次考试他再次落榜了,然而他的儿子祝续却荣登进士,选入翰林庶吉士。自此以后,祝允明便罢了功名的念头,只是人生难免失意。

  这年秋天,已戒酒的祝允明无法排遣失意,就拿出了苏东坡的《赤壁赋》,不断读写,因为这是许多失意文人的一剂良药。

  明 文徵明(1470 - 1559) 倣赵伯驌后赤壁图 卷 绢本设色 纵 31.5公分 横541.6公分

  明 文徵明 倣赵伯驌后赤壁图 卷(局部)

  但再次让赤壁赋图走向高峰的是文徵明的《仿赵伯骕后赤壁赋图》。作为一个东坡迷,文徵明一生都保持了对苏轼的关注,年轻时,他模仿苏轼的风格;中年时,对苏轼的作品进行收集和鉴定;晚年对赤壁这一主题进行了长达几十年的创作。

  文徵明的众多《赤壁赋图》中,有一类是纯粹临仿古人的构图布局,只是将一些水墨画作改为自己比较拿手的小青绿作品,《仿赵伯骕后赤壁赋图》就是其中的代表。公元1548年,苏州有位藏家的赵伯驌《后赤壁图》被人看上,想献给权相严嵩之子,藏家不愿给,他的友人文徵明劝他不要因此惹祸,为了安慰朋友,他专门为友人临画了这卷作品。

  除了绘画,文徵明还以不同笔法多次书写前后《赤壁赋》,仅传世的就有16件之多,而周道振《文徵明年谱》中的记载,更不止此数。其中在八十九岁高龄之时,文徵明以苏轼笔意,为其《前赤壁赋》卷(台北故宫博物院藏)补写所缺36字,形神兼备,几可乱真。

  纵观文徵明的“赤壁赋”题材作品,它们的创作年代多集中于文徵明六十岁之后,就是他短暂赴京任职之后。在做官期间,他直面官场险恶,对仕途彻底心灰意冷,为此曾两次上书要求辞官回乡。这种仕途上的不如意恰与苏轼的经历相似,也许正是这一原因,文徵明才会一生偏好“赤壁赋”。

  苏轼的“赤壁赋”,从官场的风向标,再到文人的一剂良药,被无数文人墨客所书写,到了今天,对于这篇名赋,你又是如何理解的呢?

  古画动漫——明文徵明仿赵伯驌后赤壁图

  展期:2020-07-28~2020-09-28

  陈列室:北部院区 第一展览区 102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标签: 苏轼书画

推荐阅读
关闭评论
新闻排行
高清大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