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厅现场照片
部分展览花絮照片
(文字根据研讨会现场整理)
王犁
(中国美术学院美术教育系副教授、水墨画家)
我抢先说几句,不能让专业人士先说,要让我这样的外行先说,坚决要给专业人士提供修正的机会。
因为自己书法写得不好,于是对当代书法界和篆刻界特别关注。也正因为自己写得不好,所以有一种不同角度的观照方式 ,也算另一种旁观者清。每次参加学术研讨会,讨论问题的立场很容易把读者和创作者的身份弄混,有些时候是以读者的身份谈问题,但听得像创作者,有的时候是以创作者的身份谈问题,但听着像读者。我今天是以读者的身份谈问题。
在当代艺术创作中,不管是书法还是绘画,只看到作品看不到人,蔡梦霞的作品让我看到了人。这个展览看下来,某些我很喜欢,某些我有点不喜欢,不管喜欢还是不喜欢,蔡梦霞这个人一下子就呈现出来了。从以前上本科的时候,面对校园很多才俊,比如油画系、版画系,还有其他系的一些朋友,我们都觉得很有才气,就担心未来走得远不远。
像蔡梦霞这样的人,我们当时就觉得哪怕她没有考上中央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她在广西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继续工作下去,她还会走下去的,走到七老八十,她还在搞艺术创作。作为一个旁观者,我不知道她为什么会有这股子劲!当然后面的读硕读博,又给她一个动力或者推力,假如她没有继续读中央美术学院,她内心中也会有一股力量让她往前走。
我们经常在谈问题的时候,都说要科学的谈论问题,或者一分为二的谈论问题,实际上我们面对这个世界丰富的要一分为一万的谈问题。大家千万不要被蔡梦霞那种单纯的笑容蒙骗了,她心里有一些自己的小九九,她那些小九九或许在她的艺术创作中,又放大成另外一种东西。蔡梦霞的小九九里面很多转换,她的书写方式,或者面对传统的角度,我们今天的书写者所面对传统的态度,有人要明清调,有人要回到晋唐,宋以后不足道。
其实,今天我们面对的是传统文人生存土壤已经不复存在的基本现实,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为复周礼而求助于野,那是孔夫子面对现实的无助,而今天的我们呢!别像鸵鸟一样把头埋在沙子里讨论问题。那么我究竟是想回到明清,还是回到宋元,还是承认当下的现实,为未来展开一个更广阔的角度,让未来来批评或者讨论历史这条河流到这个时间段发生了什么,这是值得今天有很多人需要去努力的,那么梦霞就在这方面做出了她的努力。
我很高兴今天能看到这么一个展览,作为一个读者,一个还算懂艺术的读者,因为我觉得不管书法、绘画或者当代艺术总还是艺术这个宽泛的范畴,它总有交叉点。我这几年也在思考中西艺术的交汇点究竟在什么地方,东方艺术跟西方艺术,既然是艺术总有交叉点。
那么作为古代和现代,既然都是中国人,面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人,它也总有交叉点,我们千万别把它矛盾了,好象现代和古代就矛盾了,东方跟西方就矛盾了,其实只要是人类这个大的族群,总有一个向上和向善交叉点。当代在诸多有关东西方的讨论中,我比较支持周有光先生较为浅白的观点,就是人类文化往前推进的文化,都是优秀的文化,千万不要用一种颜色去覆盖另外一种颜色。
我在梦霞的作品里面,看到了现当代视觉因素的融入,也看到她对传统书法那种审美限制的思考,甚至我不知道是她影响当代书法界的这种表达的欲望,还是当代书法界横向的影响了她。她的老师又是她师弟张羽翔老师,或者她的老师陈国斌,以及她的朋友们的努力。我觉得她有能力,像洗衣机一样把它搅拌一下,因为我们很多人是平行的,把一点感知像火车轨道一样移到自己的作品上。
在梦霞的作品里,她是揉了一揉,被她傻傻的转换了一下,我觉得揉了一揉是一种本事。很多人受当代影响就是不动脑筋的抄一下,梦霞的厉害就是像搅拌机一样搅了一下,像油条一样是三条线搅在一起,把作品呈现出来。梦霞有今天,虽然有一些外在的力量,但我觉得内在的力量是主要的,祝贺梦霞取得今天的成绩!(完)
杜觉民
(中央美院教授、水墨画家)
蔡梦霞,她这个人特别真,对人特别真。我们平时去吃饭的时候,和莫武一起交往时,感觉她人真,我对她很喜欢,真的喜欢,甚至感觉到很早就认识的一个邻居或者一个亲戚之类的感觉。她那种真在书法当中也呈现出来。我觉得书法,我不太喜欢那种太讲究技巧,太讲究技巧的让我反而感觉到,他的真性情,真的面貌反而少了。她这样就是有自己的完全真实的东西,而且是真性情,真情感的东西。
在你面前,好像就是你能面对她的一个纯粹的灵魂,就是你能跟她对话。实际上我们看井上有一也是这样,感觉很真。她非常真诚的面对着你,把自己所有的东西都谈论,放在你面前的时候,你能感觉到心里的一种震撼力量。
我觉得她书法有这种感觉,比较好。曾老师他们都是高手,我就是凭自己的感觉喜欢她的作品,非常喜欢,她这个人也是,我跟她打交道的时候很有味道,她从来不和我们客套。(闲聊)我们同学都非常喜欢她,她对人的那种真诚,非常感动。(完)
曾 翔
(国家画院书法篆刻院秘书长、篆刻研究所所长、一级美术师)
我刚才说蔡梦霞结了一次婚,因为她结婚的时候没有请我们吃饭,这次就算补请了。我觉得这个更有意义,这比结婚还有意义。蔡梦霞,我觉得成名比我早,尽管我比她大20多岁。她20岁就成名了,20岁中青展获奖,我是入展,所以她成名比较早。所以张羽翔老师说她是师太级别,他那个文章写得非常有情调。
蔡梦霞,我觉得在这个时代是一个可以研究的人,就是可以跟这个时代提供一个坐标,提供大家研究讨论的一个人,我觉得她的价值在这里,到不是说我们要讨论她的每一张作品。
我觉得她在这个时代,给我的感觉,刚才她说她是一个女同志,我觉得她比男同志写的好,她是这个时代很值得研究、探讨,可以做个案分析的这样一个作者。她20岁就开始写字,影响就非常大,到今天她始终是按照她的那一个套路,就是坚持在魏晋的那种传统,她始终贴着这个脉一直走来,我觉得非常了不起。
我们也同时知道她受教育的背景。她是咱们杭州的美院也叫中国美院,然后北京的中央美院,清华大学,她这样一个书教背景,也是在咱们近几十年来的一个很特别的个案。跟她的师兄杨涛有类似的感觉。杨涛也是浙美、央美,再到艺术研究院,也是这样的一个,但是杨涛还没有博士后的经历。
我觉得这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尽管是这样的一个学术背景,但是你发现,我觉得这个学术背景值得研究,另外,她的这个作品的呈现更值得研究。因为在很多的师承这种关系上,看到了老师或者看到了学生的作品,马上你能够反馈到,叫做对应这种关系。但是我们发现,在蔡梦霞的作品上就看不到这种师承的直接反映,就是说这种反照,我觉得这个值得研究。
你比如说,她在浙美受到陈振濂老师的影响,是她班主任,但是她的作品里边我们看不到陈老师的影子。那么到中央美术学院跟王镛老师上的博士,但是我们仍然也看不到王镛老师的影子。这个,我觉得特别值得我们当代书法教育,或者是其他的艺术教育,很值得探讨和思考的一个问题。我们现在看到的很多老师,是一拨一拨的,学生像老师,过去齐白石先生说“学我者生,像我者就死”。我觉得可能会在蔡梦霞自己的内心里边,可能会经常提高警惕。可能是这样的,我没有跟她交流过,但是我通过她的作品和她的学习,给我们的反映。
如果说有所反映,那就是说她可能会受到了广西现象的始作俑者张羽翔的思想的引领,我觉得她可能受到张羽翔老师思想的引领,可能他们过去在一块进行探讨研究,然后给她指明了一个方向。这个方向,今天看来无疑是非常正确的,而且她非常能坚守。其实这个“小老太太”了不起,我经常说她,张羽翔说她是师太,我看你这个小老太太,我老感觉她80多岁的那种感觉,那多可爱。实际上,在我的印象当中她是这样的一个人。
我觉得她能坚守自己,就是很有定力,尽管个不大、人不大,但心很大。我觉得她在中国的书法里边是一个坐标,跟学习“二王”书风全国展的千人一面是相对的,我觉得跟这个时代正好是一个反向,那要我说是正向的坐标,给他们树立了一座标尺,做艺术就应该是一个独一无二的“独”字,既不像老师也不像同学,就是像自己。这种思想、这种艺术的路,特别值得我们去借鉴和研究,这是我对她的认识。所以我们在全国书法批评个案研究上,她也是我们挑选的一个非常有代表性的女作者。
女作者就两个人,一个是她,还有一个顾柯红,我觉得两个人都非常有特色、有个性。我觉得我们现在就是好的书法家不缺,有技术的书法家更不缺,能够临摹古人惟妙惟肖的人更不缺,缺的恰恰是有个性、有思想的艺术家。我觉得蔡梦霞就是我认为的这样一个“独行霞”,还不是叫蔡梦霞,我觉得她是一个女“独行侠”,坚持这样一个路走下去,我想一定会成为师太的。
谢谢大家,先开个头。(完)
汪永江
(中国书协篆书委员会委员、浙江省书协副主席、浙江大学艺术学系副研究员)
首先,曾翔老师能够站在当代书法史的立场来看待这个展览,我很有感触。的确如此,当代书法的历史,离不开展览,离不开高等教育。那么这段历史当中,通过广西现象来进行思考是恰当的,因为它串联了整个当代书法史的重要环节。那么在这其中,我觉得对于广西现象的这一群书法家,比如陈国斌、张羽翔、莫武、黄文斌、蔡梦霞,我们都是非常熟悉的,而且也一直在关注。
我觉得蔡梦霞这次把从艺30年以来的作品拿来给我们看,我觉得是有意义的,的确给我们提供了像曾翔老师刚刚提到的那样,她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坐标。我们能够看到她30年来创作和发展的一个历程,那我觉得这个的确是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很深刻的问题:我们书法创作的终极关怀,我们最终是要做什么,我们最终的价值观在哪里?
我觉得她没有走向别人所希望的,她是按照自己的本性在发展自己。她在读本科的时候,包括她从广西刚出来的时候,其实她的本性已经是很鲜明了。我印象很深的就是她在读书的时候,在读本科的时候,很多老师也都试图改变她的一些心性,包括对她的技法的训练,对她的要求。其实跟她的本性并不是完全吻合的。因为我们也非常关注、也非常熟悉,我印象很深的是她在读书期间所反映出来的那种状态,她也是努力的去完成各种教学的要求,而且做得很出色。
但是我们反过来会很惊讶就是,一旦她创作的时候,她又回到了自己的本心,其他的什么没有。她是教学上会按照你的要求,她会给你很客观的、很努力的,也是很卖力的去做好,但是她的创作始终没有改变她的面貌。所以我觉得从她30年来,从五届中青展获奖的那件作品开始,到我们看到她刚刚墨迹未干的这几件作品,她其实是始终心性如一的,所以我觉得这是最值得尊敬的。
也就是说,我觉得作为艺术家,刚刚王犁兄谈到的问题,就是说我们最终从事艺术,我们最终的目的是什么,我觉得她找到了自己,而且也能坚定的说自己,我觉得这可能就是最重要的。一个人的人格是独立的,我的笔墨就是我自己的心境,我不管你其他人,任何人怎么看。不管我写出的表象跟我这个人的形象如何的疏离,不管你们期望我如何,但是我还是做我自己。
我觉得这个就是她很坚定的地方。一旦她拿起毛笔来创作,那么后来,甚至她作为借口的一些所谓的临摹,我觉得也是创作。她始终有自己的个性,她就是不屈服于任何的外来的东西,所以她的笔墨始终是很坚定的。所以我觉得从这一点上来看,她的艺术创作的态度或者她的精神是值得尊重的。
我觉得这一点,我们有时候讲讲可能太世故了一点,包括我自己也会想,这件作品拿出去以后,别人会怎么看,会不会认同,我是不是会为了大家能够认同我,而有的时候会很违背自己,所以有的时候想一想有点小气。所以我觉得从这一点上看,蔡梦霞的创作,她对自己作品的态度是很大气的,我就是我,“我与我周旋久,宁做我”。我就是一直做我自己,所以我不管你怎么说。
我觉得她在本科生毕业的时候,她的老师的态度、她的同学的态度;她研究生毕业的时候,她的老师和同学的态度,我们都很熟悉、都知道。那么一直到她博士毕业的时候,我们就看到她其实始终是这样。其实我觉得,王犁非常了解蔡梦霞,的确是,她本性不改。本科生就是这样,她在学生的位置上,是很努力的服从学校的要求、老师的要求,但是她这个心性不改,一直做自己。所以我觉得从蔡梦霞身上学到什么,那么现在她也是老师,她会影响一批人。那么学她什么,我觉得就是说学艺术,最终当你有了机会面对创作的时候,你说什么,这个是问你的本心的,你敢说你自己,你就是伟大的。所以我喜欢她的作品。(完)
沈乐平
(中国美院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副院长、书法系副主任、教授、博导)
其实我觉得挺难发这个言的。为什么呢?首先一个来讲当然祝贺我们老同学的展览;第二个,这是一个让我们等了20年的展览。你是我们班里名气最大的,这个展览怎么就让我们等了这么多年呢?其实回到刚才的话题来讲,曾翔老师、永江老师都已经讲得非常到位了。我觉得我们来看梦霞的作品,其实不能以一种世俗的、技术性的眼光去看,而是你要看到她怎样用她背后的语言来表现的。是怎么样的语言呢,我觉得简单来讲就是两个字,是一种很纯粹的东西。
那么怎样以这样的东西来贯穿到她的创作里面去?我觉得从这个角度去阅读她的作品,才能够看出她里面的要表述的是什么,她要体现的是什么东西。就像刚才永江老师说的,她一直是非常非常坚持自我,这条路上走的不仅是很纯粹,而且她一直坚持了很多年,有自己坚定的想法。所以我们从形式上来看,我觉得很多时候,包括现在我们来看她之前很多时候的作品,你会觉得这个像、那个像,但是蔡梦霞她是随便打开就能看的,是随便放那儿,我们谁都不会去质疑的。
而且在这些年里面,我们也关注到,可能她面貌上变化不是很大,但是内在的东西也是在不断地慢慢地提升的。有些内涵我们会看到,会更加丰富,当然有的可能停留在以前的印象,觉得以前会有,但现在来看有些东西是更加深入了,可能她自己也是在不断地摸索,不断地尝试的过程中。那么这个过程恰恰对于她来讲,可能也是非常重要的、非常关键的。这也是我们从蔡梦霞的作品里,我觉得最有价值,或者说最值得去阅读的东西。因为有的时候觉得太熟了,反而一下子不知道该说什么了。所以就简单的讲这几句,最后也是祝贺蔡梦霞这个展览圆满成功。(完)
李强
(又名李妙染,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中国人大继续教育学院书法篆刻院副院长)
蔡梦霞20多岁就写入了中国书法史。书坛有传言男的书法家长得帅的,那写字最丑,我也说,女的长得美写得“丑”的是蔡梦霞。她叫梦霞,她是很多男书法家的一个梦。因为她当时可以说是惊艳了世界、惊艳了书法。以前一直认为搞书法的人好像都长得不太好,突然她亮丽的出现以后,我们就觉得书法好像也有希望了。(全场大笑)
蔡梦霞从她20岁惊艳亮相,到现在,她说差不多有从艺30年,我想这个过程对她来讲,对书坛来讲都是一个珍贵的历史。对于她本人来说,我觉得是非常坚定的,同时也是非常纠结。她本身的个性是古拙的,像她的印章,很早的时候我就喜欢她刻的印,虽然不多,那种古拙的感觉,那种古貌的感觉,她天生就有,包括到现在的作品。
这种作品、这种风格是她天生的个性,是她骨子里就有的,但是这种个性,她也一直在讲,想要突破这种个性。就像我们是北方人,长得人高马大的,我们喜欢那种塞北的破马张飞,但是我们对江南的这种委婉,江南的这种秀气,也是非常崇拜、非常向往,甚至特别把这种东西放在我们学习的第一位。梦霞也是,她本身虽然是典型的南方人,但她骨子里的那种气息是朴茂的大气的,所以她这样的一种气息再加上她本人的一种天分,使她的作品形成这样既有高古的味道,同时又有本身的一种内敛,这样一种自然的结合使她的作品,让我们看了很过瘾但是又不过度。
我觉得她的作品,她这么多年的探索,虽然在纠结着进步,但我觉得是在踏实的进步。因为创业也好、学习也好,到一定时候,往往都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对她来讲,她的问题,她的很多想法,需要考虑更多。我们知道,她从广西到杭州、到北京,再成家立业,再到找工作,这段时间是她最重要的一段人生,也是她人生奋斗最艰苦的一段时间。这样的一段时间,在很多艺术家里,我的很多朋友们在刚刚看到胜利曙光的时候,我觉得很多人的创作都慢慢地、慢慢地找不到了。
尤其是,我记得在很早以前,就是首届新人新作展时,91年在郑州那次,当时大家都是意气风发的青年,在一起谈论书法,都非常激动,觉得我们现在出现在书坛当中,以后的书坛就是我们的了,觉得该轮到我们了。
但是过了20年以后,当时的那些人好像都找不着了。为什么?因为很多人敢于奋斗或者说成名已久,或者说在地方担任很重要的位置,或者是过上了很好的生活以后,他的斗志没有了,他的这种向上的动力没有了。我觉得这是很多的艺术家最大的弊病。
在北京,在央美,在学术最高的时候,我想那个压力不比自己创作的压力小。蔡梦霞自己学术的压力、教学压力,以至于她自己生存的这种压力,在这么多压力的交织下,我觉得梦霞有这样的一种坚定,她一直往前走。她从来是各种朋友都处理得非常好,并且保持分寸。她对自己的创作有一种很坚定的目标,既不袭古又不从众,同时又把自己的个性发挥得非常好。我想这次的作品展示以后,将走向她艺术创作的一个新的、更高的一个台阶。这个台阶以后,我觉得她会走得更远,是我们更值得关注的书法家之一,谢谢。(完)
莫武
(中央美院书法博士)
蔡梦霞是我师姐,这展厅里她最早一件作品,是91年的,我当时还没有入师门,我是92年才见到她。
先容我自夸一下,91年我从北师大地理系毕业之后回南宁,书法圈的人我是一个都不认识。正好看到了陈国斌、张羽翔老师带的学生的一个联展,觉得非常好,耳目一新。然后托人介绍,认识了陈老师、张老师,也认识了蔡梦霞,还有在座的黄文斌、陈智安。当年的同学里,我算岁数大的,二十二、三岁吧,他们比我还小几岁,因为年轻所以关系处得很好。当时蔡梦霞看着就像我在中学里教书教的初中生,连高中生都达不到的样子。(全场大笑)所以我自夸一下,当时我眼力好,从此能跟着走上正途。
夸完自己,我再夸蔡梦霞。她的作品都放在这儿,我们都能看出极其鲜明的特点,这就是一个独一无二,我们可以说是天才,这种天分放在别人身上是没有的。你可以说她有别的缺点也好,或者其他什么也行,但是就这个特点来讲,她是唯一的,这个就能让她成为最特别的一个。
就像刚刚曾翔老师说的,她是当代最值得研究的一个人物。我也教学生,我自己也在努力,但我可以说,我们都是靠后天努力出来的,但蔡梦霞她是不一样,她是一上来就这样。所以这种就是天才。有一句话说的好:天才不是培养出来的,是发现的。
那我在最后夸一下我的两位老师,就是陈国斌老师和张羽翔老师,他们真的就能够在人群中发现到她。还有在座各位教过她的老师们,还有后来的王镛老师等等,他们都能够发现她的独特性,所以这些老师们都是非常厉害的。今天我们才有幸在这个展厅里看到了蔡梦霞笔下的各种新理异态、各种可惊可愕、各种令人击节赞叹默默学习的墨迹。(完)
黄文斌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中国书法篆刻学院特邀专家)
又在回忆了哦,又沉浸在回忆中了。前两天跟陈国斌老师过来,然后陈老师还有我跟梦霞,在展厅里转一下,就恍惚又回到了多少年前。梦霞好不容易办了一个30年艺术回顾展,从最早的作品到刚写出来的作品。这个就是感觉了,30年下来梦霞一直都是这样的。她一直都没有变,倒是我们变了很多。(聊天)我觉得有些东西不变,那就是最好的东西了,像我们这样的没办法的只能变来变去,变到后面拿了照片也看不出是人了。
我觉得像这一点,有些时候自己看了以后会有很大的一些触动,对自己的这么多年的经历,这么多年跟梦霞会形成一种相互的比较。当时一起骑着自行车到老师家,学习了这些本心跟现在的发展有所不同,然后堂主夫人也说了,你们这两个人区别好大,一个看起来瘦瘦小小的,小小的身体却有这么大的能量。
这个是让堂主夫人很惊讶,从我这个来讲的话,是羡慕嫉妒恨,这么多年下来还能保持这么纯粹的感受。我们现在是很难了,在想以前到底是为了什么,写了这些字,当年又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那就让我们继续羡慕嫉妒恨下去吧。(完)
汪星燚
(中国茶叶博物馆研究员)
每次参加这展览,都很忐忑,为什么?因为我当年虽然学的是书法专业,但是我现在已经是一个业余选手了,每次看到同学老师们都跟他们说,我现在不敢参加这种活动,汪老师也教过我的,我看见老师好像很惭愧,没有什么好交代的。
我也要回忆一下,当时我们在美院读书的时候,刚去美院,91、92年的时候就听说蔡梦霞的大名了,当时蔡梦霞有一件作品全国获奖,当时就知道你的大名了,没想到93年蔡梦霞就进到美院来了,跟我们成为师兄妹了,虽然是师妹,然后人也长的瘦瘦小小的,但是作品里面的能量非常大,看你的作品完全没想到是这么一个娇小的南方女子写的作品。
我对蔡梦霞的作品有三个印象,首先我觉得她的作品里面有一种丈夫气,看到作品你完全想不到这个是一个小女子写的书法;第二个气息非常自然,她的作品里面那些线条大部分都是直线条,没有那种太多的波折,没有太多的做作,纯粹自然。第三个印象就是很大气,对于空间的把握,大多非常大气,这个是我对蔡梦霞作品的三个印象。总而言之还是要向蔡梦霞学习。就说这些吧,谢谢大家。(完)
祖彦飞
(中央美院中国画学院副教授、硕导)
我跟蔡梦霞经历特别相似,蔡梦霞走到哪我就跟到哪,蔡老师来到国美,我也读了国美,蔡老师读了王镛先生的研究生,我也读了,读了硕士,读了博士,关键是什么呢?她留了校,我也留了校了。
我昨天晚上睡不着,想想我们同事已经7年之久,也写了一段话:蔡梦霞堪称天下第一奇女子(全场鼓掌)!找不出第二个;蔡梦霞堪称天下第一猛女子!也找不出第二个。她的作品雄浑、豪放,我觉得这是她作品的基调。古人云:“大力无敌曰雄, 元气末分曰浑。我有可盖乎世曰豪,物无羁乎我曰放”。我觉得蔡梦霞的作品,可以以此四字定格。
她的作品用笔恣肆、结构开张、章法奇绝、纵横由我,境界放达、开阔,豪迈之情溢于字表,一扫女性的脂粉之气。纵观整个书法史,我个人觉得能登此“雄、放”境界的女性书法家中,蔡梦霞第一,堪称“巾帼大丈夫”。这使我想起一个人来——李易安,她在《夏日绝句》中有一句讲:“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从境界上讲与蔡老师相类,可叹知音隔代。(完)
季 琳
(杭州师范大学教授、硕导、浙江省青年书协副主席)
很高兴来参加蔡梦霞的个人书法展览,我们是大学本科同学,她当年给我的印象就非常深。我们这个班很有意思,当年国画系山水、花鸟、人物三个专业全部停招,只招书法专业,所以我们班人最多一共9个同学,再加上两位留学生,一共11个同学,其中女生有4位,是女生最多的一届,所以当时应该说在学校也是非常轰动的,这样的情况在90年代初期国画系是非常少见的。
那蔡梦霞更是突出,应该说无论是在哪个方面,她都很优秀。她人很小巧,但她的书法很雄强,很有性格特点,气势磅礴,而且也作为当年我们陈振濂老师书法教学上的一种探索招进来的一个学生,确确实实20多年过去了,蔡梦霞非常的优秀,没有辜负导师的期望,我们几个女同学要好好地跟蔡梦霞同学学习,也为我们有这么优秀的同学感到非常的骄傲。最后也是祝愿我们梦霞在艺术的道路上一路顺风,越来越好。谢谢!(完)
楼晓勉
(温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
各位老师下午好,首先是我们非常祝贺梦霞第一次在杭州的个展,今天下午我们有点像同学会一样,当年美院书法本科四个女生全到齐了。我觉得看到梦霞,大家肯定会有这种感觉,好像回到以前一样。她不仅仅外形没有什么变化,其实她的个性也依然非常非常的真。
前面的几位老师谈的都是作品,我只想谈谈在校时,她在生活上的点滴。一个是我们在读书的时候,她真的是非常,怎么说呢,可以用勇敢这个词,我们那个时候,我忘了是大几了,有一年新出了石涛的书法全集,那个时候我们的生活费大概就几百块钱,上下两册是要300多块钱一套,梦霞买了那套书那个月的饭钱就没有了,然后她就买了!我们问那你吃饭怎么办啊?她说先少吃一点,真没办法再到同学那边去借!那个时候是用饭票啦,红的、绿的,一张一张的,其他同学买书的话,总会考虑后果,至少要先保证自己的温饱吧,饭钱要留着。
然后我们那个时候有个同学陈韵森是马来西亚的,她暑期到日本去旅游的时候,我们也会让她带书,但是我们会扣一下,比如说每个人带两本,因为那个时候两本相当于人民币是200多块钱,剩下来的钱还可以有吃的。但是梦霞对于专业的投入,超出一般人的想象,她是不计后果的,非常非常的勇敢。还有就是在我印象里面,梦霞专业是特别突出的,但是她外语是不怎么好的。因为大家知道考研也好,考博也好,对于搞艺术的同学来说,都觉得外语太难了。
我们当年就是这样子,刚毕业的时候,谁都没有这种欲望要去考研,要去考博。好像那个时候我们本科毕业还没有考研、考博这个事情。在我印象里面,我们四个同学,我和朱艳萍两个人是应届上去的,相对来说外语好一点,季琳至少也是高中上去的。
她其实四个人里面外语最差的,因为她说她高中是没怎么学外语的,但是最后她一点都没有受外语的影响,她最后是读的最高学历,硕士读了,博士读了,博士后也完成了,我觉得她在个性上也好,专业上也好,生活上也好,真得是非常非常勇敢的,所以我希望她能一直这样勇敢下去!谢谢大家!(完)
艾智慕
(美国留学生)
不好意思,我的中文不够,可以用一点英文,这个事情很特别,为什么?因为所有老师都来,所有同学们都来,很多的朋友,老的朋友,新的朋友,蔡老师教我很多,很多书法上的观念都改变了,所以今天我收获了很多灵感,给了我新的想法,我的心里有一种很温暖的感觉,最后非常感谢你!(完)
金美兰
(中国艺术研究院书法博士,韩国)
我来自韩国,也是蔡老师的学生,其实我今天本来不想发言,但你们都说的很好,我也说几句话。我怕会说乱,所以总结了一点点。
第一,蔡老师是我学习的榜样,她是我的师姐,也是我的老师,我们都是王镛老师的博士,她是我学习读书准备考研的老师,她对我的书法艺术训练和学位论文提供很多思路和帮助,12年来我经常拜访她;
第二,蔡老师的为人非常厚道、和善、低调,对待师友和学生很率真,我认为这也是从事艺术很重要的一点,字如其人,她的作品和人一样,都是直抒胸臆;
第三,蔡老师的书法具有很高的艺术专业技能,是一种很纯粹的没有功利性的艺术表现,是经得起历史考验的,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鉴赏格调,具有很强的现代艺术表现力,可以说是在汉字造型、艺术表现方面的创造非常非常厉害,超越了性别,也超越了古今。今天还有曾翔老师和很多老师都在,他们在韩国影响力也是很大。值得学习,感谢大家,谢谢老师!(完)
唐 宽
(自由艺术家)
我谈一点,我也要跟蔡梦霞老师学习。我的体会是:艺术特别是我们东方的艺术文化,最终的较量,其实就是性情上的较量,真正的高手在山顶上,不管是先天具有这种性情,还是后天磨炼出来的,最终的较量到山顶上都是性情的较量。
所以刚才我听了各位老师包括同学在聊,我也开始进一步地了解蔡老师,的确是先天所具有的这个东西特别宝贵,并且会一直存在。我顺便问一下蔡老师,您会不会有时候会纠结你的这种特有的东西?和其它的东西有冲突、有碰撞的时候?
蔡梦霞:肯定的,我自己可能是喜欢那种古一点的、久远一点的,也是很向往那种流美、装饰很漂亮的类型,也想去学习的。
唐 宽:会有刻意地去找一些?
蔡梦霞:对,会刻意,找跟自己距离相反的,稍微远一点的。做的好不好另外说,但需要去做。
唐 宽:我非常喜欢蔡老师的作品,很活,很大气,要学的东西很多。
蔡梦霞致感谢词
蔡梦霞
(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女同志往往会有一个局限,比如说很多男同志经常会聚在一起聊天、讨论、写书法,如有一些不合适宜或者不合规范的东西,有人会很快提醒他,告诉他,马上就能调整过来。像我的话,这种条件比较少,经常是闭门造车,会有一意孤行这种情况发生,我想特别是女同志本身,更要多参与讨论,需要有这种批评跟自我批评的机会,营造这种氛围,在与其他人的言谈议论中激发、扩展一些思路。像今天,做了这样一个展览,开始也在想做不做研讨呢?我想还是做一个吧,听听大家怎么说,然后再想想自己怎么做。所以非常感谢大家能给我这个学习的机会,谢谢!(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