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陶瓷:古韵新风

2013年09月16日 11:55   新浪收藏  微博

  宜兴是我国重要陶瓷产区之一,早在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宜兴地区就已烧制陶器。归径的骆驼墩是大汉岭下一个覆盘形大台地,于2006年5月25日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台地发掘的新石器时代陶器遗存有夹砂红陶罐、牛鼻式耳罐、陶鼎、板釜、陶钵等。这些陶器原料材质地表红假土之类易溶性粘土,经淘除杂质或掺入适量的砂粒,调练后用手工捏制成型,其吸水率、气孔率较高,烧成温度1000℃以下。由于窑炉构造简单,封闭不严密,陶土中的氧化铁在燃烧过程中得以充分氧化,所以成品大部分呈现红色或者红褐色。

  稍晚于骆驼墩的涧众文化遗址,发掘出不少泥质红陶、夹砂红陶碎片,陶器的器形已较骆驼墩陶器遗存多样化,其中有鼎、罐、豆、钵等。涧众遗址所处的年代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4000年左右。与涧众文化遗址相似的还有张泽前巷嘴文化遗址,湖  氵父         画溪西岸的文化遗址等。

  丁蜀元帆文化遗址范围较大,遗存丰富。如腰檐釜、鸡冠形把、牛鼻式耳罐,应是马家浜文化类型;镂空白衣黑陶豆和花瓣形圈足灰陶鼎是崧泽文化类型;鱼鳍形鼎足,丁字形鼎足则是良渚文化类型。

  殷商至西周(公元前1500年~公元前771年),随着泥料练选和烧造技艺的改进,宜兴地区出现了印纹硬陶和原始瓷器。前者胎质细腻坚硬、烧成温度要求较高;后者外表施釉、造型美观、较硬陶更为坚固耐用,瓷器的坯胎已孕育其中。

  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宜兴制陶技术渐臻成熟,不仅陶器种类日益增多,而且由泥条盘筑逐渐改为轮制成型,其器型规正,胎壁厚薄均匀。

  东汉年间(公元25~220年)宜兴地区开始烧造釉陶,出现了均山窑。制品以坛、瓮、壶、罐为主,釉面为黄绿色或浅棕色,由于釉层较薄,釉与坯胎的结合不太牢固,釉层易于剥落。

  经古窑普查,宜兴丁蜀地区汉窑有16处,窑型为圆形升焰式,大多分布在南山北麓,称之为“南山窑”。尚存遗迹的有狮子墩窑、龙丫窑、馒西窑、马臀窑、顺庆寺窑等。

  丁蜀汤渡附近发现2处六朝青瓷窑址,后又在南山北麓发现3处六朝青瓷窑址,制品以实用青瓷为主。最突出的是宜兴周墓墩周处墓出土的青瓷兽形尊,在尊身上堆塑成一只怒目吐舌、口内汗珠、长须垂腹、张牙舞爪的怪兽,显得独具一格,其工艺技巧和造型能力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周处墓出土的日用青瓷有15个品种,其中罐类有无耳、双耳、四耳等形,碗、盆、碟类都是大口,浅腹,平底,有细回纹,装饰简朴。

  唐代(公元618~907年),由于西晋龙窑的发明以及叠烧法、浸釉法和荡釉法的问世,使宜兴青瓷烧制技术以及产品的种类、造型、釉色和装饰工艺登上一个新的台阶。1976年发掘的丁蜀涧众唐代龙窑,长度为28.4米,中段宽度2.65米,窑高1.5米,窑床坡度较平缓。堆积的青瓷残器有碗、盆、盘、碟、瓶等,釉色可分浅青、青绿、茶绿、翠青,釉层较好,晶莹润泽。至晚唐五代,宜兴青瓷窑场转移到归径棚山武真堂一带,方圆十余里,均有窑址分布,其残器和窑具的堆积层厚达1米以上。

  宋代(公元960~1279年),宜兴日用陶器兴起,形成以丁蜀和西渚五圣庙为中心的产区。丁蜀一带主要烧制缸、钵、瓮、罐等器皿,五圣庙重点烧制“韩瓶”,作军壶用。丁蜀地区有迹可寻的宋窑有:象牙山南麓龙窑群、青龙山缸窑群、蜀山龙窑群、南山龙窑群,还有烧造早期紫砂的蠡墅羊角山龙窑。

  这一时期,丁蜀窑场出现紫砂和均釉陶器。紫砂器以壶、罐为主,壶的形制有高颈、矮颈、提梁之别,也有比较精致的六方长颈。壶嘴有素色和捏塑两种,素色简单,捏素有龙头形,粗犷简练,神态各异。壶盖分平盖和罩形盖,壶把、壶身、壶嘴镶接,采用“铆接法”,胎质较粗。北宋宣和年间(公元1119~1125年),宫廷陈设贡器中已有仿宜均鹬蚌式洗的宋钧窑蟠桃核笔洗和仿宜均长颈瓶的宋汝窑粉青纸槌奉华瓶。《匋雅》作者陈浏在“均陶器”条目中记载:“均窑压手大杯,细腰丰趺,亭亭玉立,并有蚯蚓走泥印,内青而外紫,鲜妍罕匹,真宋物也。……有一种均窑笔洗,极为别致,釉质青葱倩紫,若蜡泪堆成,糊以芝麻酱,真宋物也。”

  明嘉靖、万历年间(公元1522~1620年),宜兴丁蜀一带发展成为陶器生产集中地,有龙窑四、五十座,并出现了“宜兴窑”、“欧窑”和“蜀山窑”,分别作为烧造日用陶器、均釉陶器和是陶器的三大名窑载誉于世,初步形成紫砂、均釉、堆花三类特种工艺陶鼎足而立的格局。

  时大彬是供春以后最著名的巧匠,善制紫砂壶,形制有菱花八角、提梁式、汉觯、僧帽等,不下数十种。除壶器风行外,用紫砂制作的雕塑和其他工艺品也很有成就,景德镇瓷工陈仲美到宜兴改业紫砂,有机结合瓷雕手法创作茗壶和许多文房雅玩,丰富了紫砂工艺技术。

  这一时期烧造均釉陶器最著名的是“欧窑”,其釉色以天青、天蓝、云豆居多,间有葡萄紫,也有淡青、甜白两色,而以“灰中有蓝晕,艳若蝴蝶花”的灰蓝釉色弥足珍贵。“欧窑”的品种繁多,大体有花盆,夯架诸器及瓶、盂、尊、洗、盆、钵等型,尤以洗类为多。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数十件“欧窑”制品有瓶、盘、洗和文房雅玩之类,这些制品造型精巧、装饰别致、釉彩绚丽、制作技艺极为精湛。

  清代(公元1644~1911年),紫砂器的品种日益增多,主要有壶、杯、瓶、鼎、花盆及各种陈设品,由于紫砂铭刻和款署的盛行,汇集了文字、绘画、篆刻诸艺术要素于一体,成为紫砂工艺的又一特色,使壶工努力于书画艺术的追求,导致名工名士创制了“允称双绝”的紫砂精品,许多珍品被选入皇宫或被销往国外而传为名器。

  葛明祥、葛源祥兄弟继承欧窑传统,烧造的均釉堆花陶器称“葛窑”,制品以火钵、花盆、花瓶、水盂为多,釉彩丰富、均釉独绝。日本人最为推崇,制品比择“葛明祥”、“葛源祥”款识,才以重价收购。“商贾贸易廛市,山村宛然都会”,这是嘉庆二年《重刊荆溪县志》对当时丁蜀陶业发展和商贸活跃的真实而生动的记录。丁蜀镇内龙窑密布,成为繁华的窑场,70多座大小龙窑分布在青龙山北麓的宝山寺附近,以及蜀山、汤渡、任墅、胡渎、潜洛、上袁等地。

  民国元年至民国25年,烧制紫砂的龙窑计有10座,年产量100万件以上,部分精品分别被外国艺术馆、博物馆收藏,并在百年一度的芝加哥博览会、伦敦国际艺术展览会上获得奖状和金质奖章。当时,制作均釉堆花陶器的窑户有80余户,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并出口日本、东南亚各国。到了民国37年仅剩龙窑46座。20世纪50年代又发展到70座,多在丁蜀镇的白宕、丁南、蠡墅、胡渎、蜀山、前墅和汤渡。

  宜兴作为陶的古都,有着发展陶瓷产业的优越地理环境,在全市600多平方公里的丘陵山区,蕴藏了多种陶土资源。自1976年起,宜兴陶瓷公司组成陶瓷原料普查组,对宜兴地区55个重点陶土矿场进行了调查研究工作,系统地收集了有关地质、采矿、专著、试验成果及报导等资料。宜兴陶土矿分布范围,长26.6公里,宽3.3公里,面积为88平方公里,预计储量9867万吨,工业储量5000万吨,居全省首位。其中白泥占5%,甲泥占83%,嫩泥占6.2%,其它占5.8%。黄龙山甲泥、杨店甲泥等储量在1500万吨~2000万吨。驰名中外的宜兴紫砂原料就深藏在甲泥之中,平均每百斤甲泥中可挑选出紫砂泥3~5斤,因此,紫砂泥也就成了“泥中之王”,而分外名贵。

  宜兴陶瓷百花园中群芳争艳,花团锦簇,既有赏用兼优的各式精美的茶、餐、酒具,又有鲜艳夺目的园林建筑陶瓷;既有传统的缸、坛、盆、罐,又有新颖别致的艺术陈设陶瓷;还拓展开发了陶瓷新领域,工业特种陶瓷、电子电器陶瓷、特种耐火材料等精细陶瓷已成为“陶都”宜兴的新亮点,在全市陶瓷工业总量中占到了“半壁江山”。

  宜兴的艺术陶瓷有“五朵金花”,指的是典雅古朴、工艺精湛的紫砂;苍翠欲滴、如冰似玉的青瓷;绚丽多姿、端庄凝重的均陶;胎质坚致、美观耐用的精陶和釉色斑斓、别具风韵的美彩陶。其中五花之魁的紫砂以其厚重的文化沉淀在世界陶瓷艺苑里独树一帜,赢得“世界茶具称为首”的赞语,宜兴也因此而成为“国际制壶中心”。勤劳智慧的宜兴人独享有“五色土”的宠爱,捏制出温婉大气、千古流芳的紫砂壶,提炼和书写了彪炳千秋的陶文化。以紫砂为代表的陶瓷文化不仅仅是属于宜兴,它也属于中国,更属于世界。2006年5月,“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成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同年10月,国际陶艺学会和美国中华陶艺学会分别授予“宜兴——世界制壶中心”和“世界茶壶之都”的匾牌。“千年陶都”始终传唱着绵延不绝的陶之颂歌。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完善,宜兴陶瓷企业的机制和体制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国有企业通过改革改制,重新“洗牌”,以股份制企业和民营企业的机制运作,角逐在国内外市场,呈现了光明的前景。全市各类陶瓷生产企业逾800家,从业人员10万多人。至2012年陶瓷总销售额超过150亿元。宜兴陶瓷远销5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在国际展评中披金挂银,屡获奖项。

  人才为陶瓷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而陶艺产业又为人才培养营造了良好氛围。通过长年来的培养和集聚人才,宜兴已经拥有一支庞大的陶艺专业队伍,并活跃在各自的岗位上,书写陶瓷艺术的春天。至2013年3月,全市拥有各类职称的技艺人员4441人,其中研究员级高级工艺师86人,高级工艺师67人,工艺美术师532人,助理工艺师766人,工艺美术员2990人。享有荣誉称号的有中国工艺美术大师10人,中国陶瓷艺术大师17人,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40人,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35人,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62人,江苏省陶瓷艺术名人41人。目前,宜兴陶瓷科研单位是江苏省陶瓷研究所有限公司。宜兴陶艺人才培养的基地有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宜兴市丁蜀镇成人学校和江苏省宜兴市中等专业学校。

  宜兴陶瓷是传统的、特色的、文化的产业,产品门类齐全、产业体系完善、陶艺特色彰显、文化底蕴深厚。“陶都”已经成为宜兴城市“名片”,在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放大与提升宜兴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我们坚信,在宜兴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宜兴陶瓷文化建设,保护陶土资源,弘扬传统技艺,培育优秀陶艺人才,在21世纪的征程中,宜兴陶瓷产业必将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机,进入了全面提升的新阶段。

  宜兴市陶瓷行业协会供稿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