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最美图书私人典藏展举办(图)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5月09日 16:52 深圳商报
深圳商报记者 刘悠扬/文 姜志强/图
精美的月份牌广告画、被忽略的《大众》杂志、1930年代的《资本论》、用封面来讲故事的民国“一角书”……100年前的书都长啥样?5月8日下午在万象城开幕的“故纸温暖:民国最美图书私人典藏展”来告诉你。该展览首次集中展出深圳人高小龙、南兆旭近20多年来收藏的民国书籍、杂志、画报、广告画、年画、布牌子等各类出版物,珍贵的民国原版书,将前来参观的人们拉回到100年前那个风云变幻的民国时代。
今年正逢辛亥革命一百年,此次展览也有向民国致敬之意。记者了解到,此次展出的三四百件藏品,是从高小龙和南兆旭两位民间藏家的几千件私人藏品中精选而出。其中,高小龙是著名广告导演,2010年国家形象宣传片总导演,南兆旭本身是一位出版人,也是全国唯一的民国书封收藏者。据了解,展览将持续至5月14日结束,而这批民国图书藏品目前正在影印出版中,预计6月面世。
从《良友》重新发现民国
作为广告导演,为何如此痴迷民国出版物的收藏?高小龙说,画报杂志于细微处展示了民国时期的社会百态,对他而言是一次颠覆性的回溯。上世纪80年代,高小龙还在读中学。那时,整个中国很少有精致的审美,因为父母工作的关系,他很早就在西影美术资料室里,看到了不同于那个时代的画面。最让他印象深刻的,是一套完整的民国《良友》画报。“这原来是一个被屏蔽、被埋没的时代。”
此后,“民国”成了他一个念想,一直伴随他下海、创业。直到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他开始潜心于民国出版物的集藏,至今已经收藏了近千件。高小龙最大的愿望,是集齐全套原版《良友》画报,“这是一项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他告诉记者,全套172本的原版《良友》画报,他目前才收集了50本。
此次展览,高小龙精选了一两百件藏品。包括《良友》、《大众》、《环球》、《新中国》、《时代》等先锋综合性刊物,以及《艺文画报》、《小说月报》、《美术生活》等人文艺术类杂志。他特别推崇《大众》,“这是一个被忽略的杂志,存在时间很短暂,是《良友》前总编辑梁得所创办的。《大众》的装帧设计风格与当时流行的大画报不一样,即使现在看来也相当前卫。”高小龙说,《大众》一共出版了19期,除了两家图书馆之外,只有谢其章拥有全套版本,高小龙目前只收集了5本。 全国唯一的民国书封收藏者
不同于高小龙,南兆旭更在乎封面的设计感,而且他的藏品中期刊杂志数量很少,3000多件藏品大多是拥有精美封面的书籍,有的甚至只有一个书封。
南兆旭是全国唯一的民国书封收藏者。他收藏的最早有封面设计的书,是清末一家私塾的儿童读本,印的是木刻版画。比较珍贵的有丰子恺担纲封面设计、弘一法师题写书名的《护生画集》等,是民国艺术的瑰宝。“我收书不收内容,只收封面。因为书封显示了那个年代的审美观、生活景象、生活情趣、时尚风潮,还有那种东西方文化的交融。而书的内容可以再版,像民国29年《儒林外史》的封面设计、《三国演义》的封面设计,都和现在完全不同,从中可以看出时代的变迁。”南兆旭此次带去的藏品在200本左右,丰子恺、顾仲起、严折西、季小波、贡少芹、张恨水、叶小凤等人设计的书封均在展出之列。
他的藏品中,多数都是大型丛书,而有些丛书的书封本身就是一个连贯的故事。像当年最知名的流行歌曲作曲者黎锦晖的曲谱,他集齐了二三十本,其设计感让人惊叹。还有名著系列的“一角书”,书封全部用中国传统年画来设计,也别有一番风味。
全部藏品即将影印出版
展览现场,记者还见到一些十分特别的藏品。包括十几幅充满浓郁老上海风情的广告画,出自当年最著名的那批“月份牌画家”之手,像郑曼陀、杭樨英、谢之光、李慕白、杨俊生等;还有1935年全年的《时代漫画》合订本,留下了张乐平、丁聪、华君武、胡考等一批漫画大师鼎盛时期的作品,非常有价值。
“1958年以前,书籍装帧的设计者是不能在图书上标注姓名的。”南兆旭举例,比如丰子恺的弟子、漫画家季小波装帧设计的《曼殊小说集》,封面在当时看来前卫十足,受到西方抽象艺术的影响,画家用抽象几何图形组成了美人、琵琶、柳条等元素,与书的爱情故事主题做了很好的配合。在他的指引下,记者才发现,季小波在封面右下角藏有一个签名标记。
高小龙带来的一组展品尤其引人深思:抗战时期日本人出版的《支那十年画报》和中国中华书局出版的《战时画报》。“对比来看,你能发现国力的巨大差别。但在那么弱的国力之下,仍然有很多知识界的精英在默默奋斗。这些人所作的贡献,不应被后人忽略。”他希望能通过私人藏品的公开展览,让这些藏于民间的“故纸”真正地“温暖人心”。
据了解,高小龙和南兆旭的私人藏品,目前已经原样影印、结集成书,预计今年年中由商务印书馆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