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怡和雷本本作品展:一念之差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7月18日 11:44 新浪收藏

展览海报 展览海报

  展览时间:2011年7月23日 — 2011年8月7日

  展览开幕:2011年7月23日下午3:00

  展览地点:798艺术区陶瓷二街西门子家电艺术空间

  艺术顾问:栗宪庭

  策展人:皮力

  文:皮力

  “一念之差”这个展览,展出的是两位年轻艺术家--雷本本和沈怡--的影像作品。在这个展览中,我们所试图探讨的则是两个层面的问题。首先是叙事性和文学性作为现代艺术以前的语言方式在今天还有何种可能性?或者呈现出何种特征?其次是现实是否永远是坚硬的?而相比绘画而言,“客观的”影像语言在何种程度上能否实现对于现实的“僭越”,从而使得我们得以穿透现实。这两个问题都关系到影像书写的特性。

  叙事性是影像作为媒体出现的主要功能,也是以电视工业为主的商业影像的一个重要特征。在媒体艺术的开端中,从激浪派开始,叙事性就成为了观念和媒体艺术的敌人。但是在今天,叙事性又成为一种新的结构方式出现在艺术作品中。和传统影像不同的是它已经被肢解为了片段,或者是被改造为不同时空交错的非线性叙事集合。沈怡的《都市哪咤》一方面是对于城市下层劳动者影像描叙,另一方面又是通过光线的拉伸将客观影像变得富有神秘感,从而消解了客观性。于是,这些影像成为客观叙事和主观叙事的一个交汇点。雷本本的《桃源三记》所依附的是一个关于乐园的文学叙事,但是这样一个封闭故事和叙事空间在影像上被泛舟、逃逸和冥想这些彼此的行为干扰,从而使得“桃源”的叙事结构从封闭走向开放,从统一走向悖论丛生。这样一个永恒的封闭历史叙事变得个人化,并也处在一个现实和虚幻的交汇点上。由此可见,在两位艺术家的共同特点是用影像本身来冲击影像叙事,从而将自身立在不同叙事的十字路口上。

  当她们用冲击叙事的方式来获得影像中叙事的有效性的时候,同时被动摇的则是客观性。客观性是影像诞生之初相比于传统艺术媒介的首要优势。但是在意识形态和娱乐工业中我们越来越发现“客观性”只是影像的一个伪装。而在由镜像构筑的消费时代,现实变不再是坚硬的。所以我们看到无论是光线拉伸对于摄影纪实的改写,还是通过人物置入伪造传统乐园影像,两位艺术家都试图用个性化影像写作方式,在现实影像层建立另外一个空间用于对抗现实本身。虽然也是一个幻像,但是她们仍试图使其因看起来充满魔力而使人信服。所谓“魔法”是说,同样是面对现实的坚硬存在,但是或许仅仅因为某个念头的升起(就像沈怡在《吸一口气》中那样),或者客观影像时空顺序倒置的障眼法,现实就开始虚幻飘逸,而无法坚实的囚禁我们。

  所以一念之差,我们便可“僭越”于现实之上!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电话:4006900000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