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艺术的势力与魅力:台北国际艺术博览会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0月06日 14:22 《顶层》杂志

Hiroshi FUJI IFH-P-AS+ acrylic on canvas 93×75cm 2011 MORI YU GALLERY Hiroshi FUJI IFH-P-AS+ acrylic on canvas 93×75cm 2011 MORI YU GALLERY 潘信华 2009 《浴佛图》彩墨 90x210cm 亚洲艺术中心 潘信华 2009 《浴佛图》彩墨 90x210cm 亚洲艺术中心 Karen Black The last flowers of summer Oil on board 67 x 117 cm 2010 Tristian Koenig Karen Black The last flowers of summer Oil on board 67 x 117 cm 2010 Tristian Koenig

  在普普艺术之后,我们都知道,艺术不但可以商业,也可以大量复制,然而,即使我们有了普普艺术的概念,以及高度逼真的复制技术,和艺术品原件面对面的魅力仍然无可取代,最有趣的例证之一即是: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的版画作品,也屡屡在市场上创下高价,可见原件还是拥有难以动摇的地位。

  想要接触原件,在美术馆、艺廊和拍卖场之外,艺术博览会已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每间艺廊带来各自擅长的艺术家,参观艺术博览会,不仅可以一探当今艺术潮流,在众多作品中发现某位明日之星的可能,也让艺术博览会成为收藏家和投资者的乐园。

  亚洲最具历史的艺术博览会是ArtTaipei,面对众多后起之秀,Art Taipei仍然维持一定高度,并且持续成长,甚至在去年创下参观人数和交易金额历届最高的纪录。ArtTaipei 2011的热度更高,以参展艺廊数量来看,在本地顶尖艺廊以外,125间参展艺廊中,中国、日本、韩国以及来自欧美等地的参展艺廊,比例超过总数一半,其中亦不乏重量级的知名艺廊,可见国际艺术市场对Art Taipei2011的信心和重视。

  理解新媒体•新艺术

  Art Taipei 2011的主题规划,共有艺术画廊展区、新媒体艺术展区、新锐艺术画廊特区以及国际新视野等多个区块。在当代艺术的发展中,运用新媒材和科技发展结果进行创作的新媒体,不仅受到评论重视,市场反应也日见增温,在ArtTaipei2011的策划中,便以新媒体作为年度重点,从展区单元规划、参展艺廊推荐作品和台北艺术论坛,都以新媒体为核心规划。“新媒体艺术展区”是今年创设的单元,将2010年深受关注的“电子录像特区”及“摄影艺术特区”予以有机结合,呈现平面摄影、电子录像、行为装置等新媒体艺术作品。

  为了对新媒体艺术有更深入的理解,2011台北艺术论坛(2011 Art Taipei Forum)将随Art Taipei 2011同步举办。2011 ArtTaipei Forum以“艺术和产业中的新媒体”(New Media in Art & Industry)为主题,剖析新媒体艺术于产业发展的两个主要关键:“保存”与“市场”。德国的卡斯鲁尔ZKM媒体艺术中心,一向在国际新媒体艺术界享有盛誉,营运总监克里斯蒂娜•理德尔将以“新媒体艺术保存之重要性与挑战”为开场主题,带来ZKM为期3年的欧盟数字艺术保存项目(digital art conservation)研究成果。此外,重要的全球艺术市场数据库Artprice 也将发表“市场观察:全球当代艺术市场下的新媒体艺术”,带领与会者衡量新媒体的“身价”。

  作为当代艺术所强调的新科技运用与实验手法,新媒体是艺术家开拓表现领域时的要角,在企业经营范畴中,新媒体则是“网络营销”成为品牌形象与销售的延伸型态,日本REALTOKYO发行人兼总编辑小崎哲哉与Dimension+创意总监蔡宏贤,从艺术和产业的面向切入,在2011Art Taipei Forum共同以“新媒体开启艺术阅听众2.0时代”为题,探讨在产业的运用中,新媒体开拓艺术市场新面貌的可能,打造出艺术阅听众2.0的时代。作为亚洲区艺术市场的风向球,在“亚洲当代新媒体艺术收藏”中,小崎哲哉再度上场,和台湾最具代表性的新媒体艺术艺廊——新苑艺术负责人张学孔,以及画廊协会资深顾问陆洁民先生携手介绍亚洲区域独有的新媒体艺术收藏特性,现场介绍亚洲当代艺术收藏的各种面貌,分享独特的收藏哲学与个人当代美学观点。

  艺术:关于爱也关于生活

  生活和艺术的关系是Art Taipei 2011的关注重点之一,为期4天的会展中,Art Taipei2011借着艺术电影放映和专场讲座等活动,邀集跨领域的艺术工作者和收藏家,从个人的经验出发,分享“和艺术一起生活”的乐趣。

  谁是沃格尔夫妇(Herbert & Dorothy Vogel)?在美国艺术圈,这是一个声名赫赫的特殊现象。透过Art Taipei 2011会展期间放映的纪录片《赫伯与桃乐茜》(Herb & Dorothy),我们可以找到答案。

  出现在影片中的沃格尔夫妇已届高龄,从年轻时期开始,他们便对艺术投注大量热情,实际上,住在纽约的他们,和大部分人一样,都是一般职员(先生赫伯特在邮局工作,太太桃乐茜则是图书馆员),他们以小额支付的方式,积聚出逾2000件、总值数百美金的艺术收藏,可能有人会对收藏的“财务面”感兴趣,实际上,沃格尔夫妇和艺术圈交往的过程,是影片中更有意思的核心部份,艺术不仅不遥远,还能让生活充满光彩。配合影片在台独家放映,《赫伯与桃乐茜》的导演兼制作人佐佐木芽生将亲临现场,和收藏家姚谦及艺术工作者鸿鸿对谈,知名策展人陆蓉之和非典型的收藏者黄子佼也将对谈收藏和艺术的乐趣,探索影片的内涵。

  除了沃格尔夫妇的例证,受薪阶级而能成为艺术收藏家,Art Taipei 2011也邀请日本著名收藏家宫津大辅现身说法。这位任职于企业的收藏家,将分享他对艺术的热爱,以及他如何以薪水收入展开众多收藏,甚至和艺术家合作,建造出自己的梦想之家(DreamHouse),一件满是艺术品的奇妙建筑。受到激励的艺术爱好者,也不用按捺热血的心情,可在Art Taipei 2011的“艺术开门”(First Art)项目中找寻合适的收藏。这个项目邀请ArtTaipei 2011各个参展画廊,规划美金2000元以下的潜力股作品,意者可以即刻将艺术之爱化为行动。

  接近艺术、理解艺术、收藏艺术,每个人和艺术的关系皆不相同,但艺术让我们对身处的世界有更多思考方式和角度,作为亚洲的重要艺术博览会,Art Taipei 2011以多元并兼具深度的策展方式,提供亚洲的艺术爱好者直面当代艺术的最佳选择。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电话:4006900000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