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佛像带着神秘微笑访问西安
2013年10月05日 08:54 西部网 微博
1996年10月的一天,在山东青州的一个施工工地上,意外挖出了一大批佛像。这批佛像有着“神秘的微笑”,首次在石头上刻出了薄如蝉翼的感觉,艺术风格在国内更是“只此一家”。珍贵的价值使这批佛像的发现被评为1996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20世纪百项考古重大发现之一。近日,50尊青州佛像首次来到陕西,在陕西历史博物馆正式展出。
看点1:堪比蒙娜丽莎的微笑
每一尊佛像神态安详,面带微笑。在青州博物馆的工作人员看来,笑容是青州造像最吸引人的地方。“很多地方的观众都用‘笑容堪比蒙娜丽莎’来形容这批造像。”
蒙娜丽莎只有一幅,而青州造像仅1996年一次就发现了400多尊。正所谓一佛一世界,每一尊造像笑容都是不同的,而背后所蕴含的意味,则需要参观者自己去体会。
看点2:用石头刻出“薄如蝉翼”
青州造像始于汉魏,晚至北宋,其中以北齐时代为艺术发展高峰期。这一时期的造像,由之前注重服饰的刻画,转为对人体形态的表现,佛衣也由厚重转为轻薄。
那么如何表现出佛衣“薄如蝉翼”的效果呢?本次展览的一尊佛立像或许能体现出来。这座佛像通身没有任何衣褶,乍看上去像是裸体雕像。但仔细观察不难发现,古代匠人用平滑的刀法雕刻出大腿,尤其是膝盖部分的轮廓,仿佛刚刚从水中走出,湿漉漉的薄纱紧贴于身上。
这种风格也被学者称为“曹衣出水”,本是用来形容北朝时期画家曹仲达绘画风格的,据传他擅画外国佛像,只可惜并无作品传世。结合文献,青州造像也被认定是唯一与其相似的。
“当时的青州地区,已经可以通过海上丝绸之路直接与印度联系。这里的造像保留着浓郁的印度笈多艺术风格。”
看点3:两条丝绸之路作用下的独特艺术风格
1996年青州佛像的出土震惊全国,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这批种艺术风格的造像只出现在青州附近,其它地方并没有出现。
丝绸之路开通之后,佛教文化从印度出发,在向中国的传播过程中,吸收了沿途各个国家和民族的风格,在到达中国后又与本土的艺术审美相结合。而作为魏晋时代中国的佛教重镇,青州造像也深深的受到了中原、西域佛教造像艺术的影响。
“当时的青州地区,已经可以通过海上丝绸之路直接与印度联系,由于无需经过陆上丝绸之路各国的影响,这里的造像保留着浓郁的印度笈多艺术风格。”青州博物馆副馆长王瑞霞说,在她看来这里独特的造像风格,是两条丝绸之路共同传播的结果。
也正是因为两条丝绸之路双重的作用,青州造型以其独特的风格在佛教艺术领域被命名为“青州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