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勋书写展举办:实验书法在成都
《閒》,用中国文化的字义来塑形,这是典型的新书写方式
《永》,它不断地罗列、重复,截取传统书法的一个切片
成都商报记者 向晨晨
核心提示
一幅书法作品,写的不是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也不是四书五经,而是仅以一个“林”字,或者一个“永”字,从上到下依次重复写下多排,仅一个单字就构成了一幅似画非画的作品,这样的书法你见过吗?
贺勋,就是这些作品的创作者。
墨观———2013贺勋书写展
展览时间:10月26日~11月2日
展览地址:岁月艺术馆(成都市锦江工业园三色路38号博瑞·创意成都B座2F)
《永》是贺勋系列作品中的一个观念作品。“它不断地罗列、重复。一部分是截取了传统书法意义上的一个切片:所有学书法的人都写过‘永’字,‘永字八法’,任何人都无法回避。只有在书法老师不断修正的情况下,你才可能进入到下一个领域的锻炼。所以在这幅字里,我把传统的意义和我的行为叠加,做成这个观念作品。”贺勋向记者这样解答作品含义。
周六下午2点,2013贺勋书写展将于岁月艺术馆展出,自2000年开始,一直以实验书法做着当代艺术创作的贺勋,将以三种不同类型的书法作品展示其作品的“墨样”,并诠释出他对于当代书法的种种“墨观”。
贺勋的“书写”目的
在贺勋的书法意图中,《壹》同属于观念作品,表达的是中西方文化冲突。
简单的一幅水墨作品上,画面下方的粗体1,代表阿拉伯的数字1,而上面则是繁体壹字成群排列,每一个似潦草草书,却又都存在于一个无形的框内书写,意同古人说的“随心所欲不逾矩”。而阿拉伯数字的1则更率性,任性、粗狂,冲突由此直观地显现。
而《閒》则属于书法的新书写。用中国文化的字义来塑形,把门字处理成荷塘莲藕的形状,这便是典型的新书写方式,把字义上的信息进行了二次会意,更适应当代的视觉审美。
观念、新书写和贺勋的传统书法作品一起,构成了此次展览的“书写”目的。
贺勋告诉记者,这些异于传统书法的创作,他自2000年开始尝试。“这在当时还不叫当代书法,也不叫新书写,叫现代派书法,我也是参与者之一,那时候,更多是从表现形式上和传统书法拉开一些物理距离,但是没有产生化学反应。真正的突破就是近两年,找到了自己的表现方式,来传递汉字字义。”
恪守传统书法核心
看到这样一幅更像是水墨画的书法作品后,不禁想问,这是否已经脱离了书法的写法和意义,而走向了新水墨的道路?
“当代书法在书写的时候,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它并没有降低书写的难度,而是完全按照传统书法的法度、技巧和技术含量在书写。如果完全走向了涂鸦、绘画,就没有意义了,它的门类就模糊了。”贺勋说,当代书法作品既是汉字,又有汉字的形意,是用书法的笔触去书写的视觉审美。
而当代书法中,则正是保留传统书法的这一套极为严密的运笔方法。
艺术批评家楚桑将贺勋的作品叫做实验书法里的新书写或者书写主义,“它不改变书法书写的本质,包括技巧和技术。仍然是墨和纸发生关系,你可以加入其它如丙烯等更多材料。但书法的用笔方法,这套积累了上千年的创作模型,是不会改变的。”楚桑说,贺勋的作品从本质来说是古典的,从视觉上是当代的。
楚桑告诉记者,当代书法不再强调传统书法的书意或者文意,写什么不重要,内容不决定价值的高低,怎么写才是讲究书家的创造性,在现代书法中上升为第一位,艺术家不再为书法而书法。
“现代书法把过去传统书法中隐藏在内容背后的视觉画面,通过书写本身的视觉画面呈现出来,适应现代人的审美。这也是书法本身的进化。”楚桑说道。
实验书法在成都
楚桑向记者回忆起中国现代书法的发展历程时提到,成都曾经是书法大本营,但自1999年一场在成都举办的“中国现代书法回顾展”之后,各路实验书法便烟消云散了。现代书法的重心转移到了天津、上海、北京。“成都的贺勋接近于孤军奋战。”楚桑说,在过去的十多年中,很多尝试实验书法的人要么退缩,要么转换到水墨画上。“商业上看不到前途,学术上风险很大,和其他艺术门类竞争时处于边缘状态,还要受到传统阵营的打压,实验书法在成都一直处于比较尴尬的位置。”
如今当代书法的前景却是被大家极为看好的。楚桑告诉记者,在收藏群体中,如今以70后、老外等一批先锋收藏群体为主的藏家偏爱当代书法,他们对当代艺术更加敏感,雕塑、油画、实验水墨都喜欢;另外则是机构、博物馆等,在保留当代中国艺术中,当代书法是不能缺少的,只有它是和中国传统文化对接的一项新兴样式。
每个时代有自己的审美,临帖能够复制古人的字体,却无法临出当时的情景与文人心情。这是当代书法兴起的必然趋势。而用笔的技术含量,却成为了当代书法的一把价值尺度始终存在,约束着它的书写核心与本质。“所以这一次展览我不想说是书法展,也没说是汉字艺术展,而是书写展,一边是强大的传统阵营,一边可能是未来扑朔迷离的实验阵营,我可能就是把传统的核心抓住后,用当下的视觉观去创作。”贺勋说。
(原标题:请欣赏贺勋书写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