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废弃仓库里整理中国当代建筑

2014年01月10日 11:46   外滩画报  微博

展览主场馆均化库外景。 展览主场馆均化库外景。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文:沈寅

  推开预均化库的大门,李翔宁为眼前的景象所震惊。这里一度是上海水泥厂第二车间储存各种原料的仓库,如今工厂消失,原料清空,破败的车间却保留了浓重的工业痕迹:巨大的龙骨支撑起圆形穹顶,宽敞的空间令人浮想联翩。李翔宁一眼就看中了这个场地。

  2013 年 6 月,徐汇滨江项目负责人找到李翔宁,希望他能为营造中的“西岸文化走廊”策划一个展览。作为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李翔宁对中国当代建筑和城市发展相当熟悉,又长期从事建筑策展工作,一番交谈之后,他将展览的主题定位为“建筑和当代艺术”。原因有两个:一是徐汇滨江在建项目富有实验性,相比上海城区保守的建筑风格更具个性;另一方面,“西岸文化走廊”规划中有多座艺术馆定位为当代艺术,很适合将建筑和当代艺术并置,让两者发生碰撞。于是就诞生了“西岸建筑与当代艺术双年展”。

  最先确定的是策展人。李翔宁立刻找到高士明,担任当代艺术部分的策展人。高士明是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副院长,长期从事视觉文化研究、当代艺术研究以及策展实践。而西岸双年展的总策展人落在著名建筑师张永和身上,李翔宁自己则担任建筑部分策展人。

  2013 年春节假期一过,李翔宁就拉着高士明跑去徐汇滨江看场地。广袤的滨江区域一片荒芜,芦苇中几座在建的建筑初具雏形,与原来工业区遗留下的破败厂房、仓库相映成趣,构建出一幅百废俱兴的城市复兴画卷。这一点也很符合“双年展”的气质。李翔宁说,“双年展”在学理上,如威尼斯双年展,就是城市文化复兴创造出的产物。

  预均化库宽广又未被分割的整体空间,巨大穹顶的挑高,非常适合展览之用。与此同时,工业化痕迹又能给予艺术家丰富的创作灵感。因此,当代艺术部分的形式最初拟定为大型装置,不过固态的装置与建筑在形态上太过相近,最终决定还是选择时间形态的戏剧、声音和影像,与物质形态的建筑加以区别。

  展览开幕当天,穹顶厂房中央的舞台上演的是《上海奥德赛》,讲述了上海的冒险和起航,配合前卫的灯光和声音,极具实验性。舞台周围则是 58 个盒子,每一个盒子展示一位中国当代建筑师的建筑作品。1920 年建成的预均化库俨然成为了一座巨大的穹顶剧场,建筑、戏剧、声音和影像在剧场中激烈碰撞。

  室内展览部分被命名为“进程”,回顾了 2000 年后的中国当代建筑,这也是中国迄今为止规模最大、参展建筑师最全的一次建筑展,共有 71 位建筑师的 158 件作品。之所以采用“回顾展”的形式,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希望通过“西岸双年展”来建立一个中国当代建筑的文献中心,将建筑师的草图、模型等整理保存下来;二是借“回顾展”对中国当代建筑进行一次全面的梳理,并为未来的双年展打好基础。

  室外部分则是“营造”,由 12 位国内外建筑师设计建造 12 座建筑。其中,中国的建筑师有张永和、王澍、李虎、曾群等,国外的则是本由晴、约翰斯顿·马克利(Johnston Marklee)、米歇尔·贝尔(Michael Bell)等,均在中国有建筑项目,并对中国相当熟悉。12 件建筑作品秉承实验性原则,极具个性色彩。如张永和的垂直玻璃宅,原是其学生时代的一个作业。现代主义的玻璃住宅在世界范围有相当多的实例,均以玻璃作为墙体,在水平上透明,而张永和则将墙体做成封闭的,楼板和屋顶换以玻璃,在垂直上形成透明,意在重新审视现代住宅私人与环境的关系。王澍的太湖房则毗邻防汛墙,一层展廊水平延升,宛如太湖上一叶托底,边上三层湖石形态的建筑主体垂直攀升,形成“登山远望”的样子,将杭州的江南山水幻化于一个建筑之中。12 座建筑将在两年间陆续完成,最终成为“西岸文化走廊”中咖啡厅、餐厅一类的公共设施—这样的实践方式,也是世界范围内双年展未曾有过的。

分享到: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