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多件精品马文物亮相陕历博

2014年02月07日 08:05   三秦都市报  微博

  马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马文化。1月26日,《骁腾万里——中国古代马文化展》在陕西历史博物馆拉开帷幕,此次展览汇集了历代有关马的文物精品150余件。展览将展至2014年4月25日,免费向公众开放。

  多匹“宝马”首次亮相

  在古代,马与人类生活的许多领域都息息相关,特别是对战争的影响更加深远。自春秋以来,中国历朝历代的开国帝王都是从马背上赢得江山。帝王们对马也倾注了非同一般的感情,汉武帝为了名贵的汗血宝马出兵大宛;唐太宗将陪伴征战的六匹骏马“刊石为镌真形,置之左右,以伸帷盖之义”。

  展览由陕西历史博物馆主办,展出了省内咸阳、延安、渭南以及省外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甘肃省博物馆等14家文博单位关于马的文物精品150余件。展品中,有的“马”只有指头大,有的却和真马一样大。这次展出的马文物穿越时空,从商到秦汉再到唐,最后到清代,都有展品。马的质地也包括青铜、木、陶等多种。很多文物都是第一次展出。位于展厅首位的文物是一个青铜马,造型简单憨厚,还没有手掌大却大有来头。它出土于延安市甘泉县,这件商代的文物是国内发现最早的青铜马圆雕艺术品之一。据悉,这也是这件文物首次对公众展出。东晋时期一匹彩绘木马,个头不小,外形独特,很像特洛伊木马。它出土于吐鲁番,尾巴呈现“几”形。还有一件白陶舞马,则将唐代的舞马表现得淋漓尽致,在盛唐乐舞中,其中一项精彩节目就是舞马,这些高头大马会按着音乐的节奏起舞,口衔酒杯,半跪送至客人桌前,最多时百匹同时表演,蔚为壮观。首次亮相的“马”中,有陕西历史博物馆珍藏的秦鞍马、唐三彩鞍马,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的唐彩绘泥鞍马,青海省湟中县博物馆的北朝胡僧骑马俑等。

  看“马展”品读马文化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马文化长期以来都是以“吉祥”为核心价值,其中包含有祝福、祈祷、激励、成功等象征意义。龙马精神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所崇尚的奋斗不止、自强不息的进取、向上的民族精神;马又是能力、圣贤、人才、有作为的象征,古人常常以“千里马”来比拟,人才的埋没或缺乏表现的沉闷局面就被叫“万马齐喑”;“马到成功”则成为人们相互间祝福的代名词,寓意事事顺利。

  本次展览分五部分,分别是“六畜之首,一马当先——马的驯养”、“玉鞍金羁,车水马龙——马与交通”、“金戈铁马,千乘万骑——马与战争”,“健儿快马,戏舞翩跹——马与娱乐”、“骐骥驰骋,天马悠悠——马与艺术”,从不同的角度展示了中国古代马文化。这次还展出了很多国宝级文物的复制品。如马踏飞燕、昭陵六骏等。其中特设了两个区域,其中一处是“昭陵六骏”环绕着大屏幕,上面播放着马在我国的历史。此外,在展厅里,还设置了折纸游戏,市民可以按要求折出一匹马;现场还播放关于马的电影,大家可以免费欣赏。

  据悉,为配合本次展览,陕博专门开发了十余种三十多款马文化纪念品,全部以馆藏文物马的形象为原型,有明信片、书签、鼠标垫等,将马文化用一种崭新形式传播出去。

  人类五千年前开始驯马

  马与人类有着特殊而密切的联系。马不仅是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和军事活动的主要动力,还丰富着人们的娱乐生活与艺术创作。在数量众多的古代文物中,总能见到马的身影,无论是坚韧威武的战马、雍容健硕的鞍马、灵巧多姿的舞马,都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展现着它的魅力。

  据专家介绍,家马是由野马驯化而来,这一驯化的过程最早可能在欧亚大陆西部草原地带完成。马的驯化开始于距今5500年左右,专家在中亚地区哈萨克斯坦距今5500年左右的柏台遗址中曾发现大量的马骨,表明当时已经开始具备了养马能力。

  在中国,家马的出现也有3700多年,考古人员在距今3700年前的甘肃齐家文化遗址中就发现了马骨,在之后的商代晚期遗址中发现大量车马坑。春秋战国时期已有相马术。到了汉代,政府设立专门的养马机构,引入西域良马,骑兵取代了战车。马的驯养成为推动世界历史发展的重要因素。

 

分享到: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