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巴塞尔艺博会:多了亚洲味

2014年05月21日 10:24   东方早报艺术评论  收藏本文     

香港巴塞尔艺博会现场 香港巴塞尔艺博会现场

  徐佳和 朱洁树

  经济实力的东移并未逃过世界艺术品经销商的法眼,从去年起,香港艺博会成为瑞士巴塞尔艺博会的分支,更名为香港巴塞尔艺博会。今年,共有245家画廊参与了5月15日至5月18日的香港巴塞尔艺博会。展会现场,中国内地、台湾、香港的画廊普遍收获颇丰,而西方画廊似乎仍在摸索亚洲藏家的口味。

  每年的5月,要在香港会展中心看完一年一届的香港艺博会,总是对与会者的体力提出挑战。从去年起,香港艺博会成为瑞士巴塞尔艺博会的分支,更名为香港巴塞尔艺博会,这也意味着香港从去年起就成为亚洲的世界艺术市场重地。

  《纽约时报》撰稿人表示:“我们即将进入亚洲的世纪。”

  巴塞尔亚洲区总监Magnus Renfrew在香港巴塞尔开幕前就十分看好本届艺博会,看好中国艺术市场的前景:“近五六年来,我们发现亚洲区的画廊进步非常大。我相信这也会为展会带来更多的中国藏家。”

  在他早前接受访问时曾透露巴塞尔和中国买家的微妙关系,“在我们的贵宾服务体系中,中国内地是唯一驻有两位贵宾经理的国家,其他国家和地区只有一位。他们差不多要全天候地与这些收藏家保持联系。”

  经济实力的东移并未逃过世界艺术品经销商的法眼,共有245家画廊参与了5月15日至5月18日的香港巴塞尔艺博会。

  不如去年“人潮汹涌”

  在中国地区有展览空间的30多家画廊参与了本届香港巴塞尔艺术展,其中包括长征空间、香格纳画廊、佩斯画廊、常青画廊、北京公社、Aye画廊、博而励画廊、James Cohan Gallery、维他命空间、那特画廊等。展会还首次纳入了越南、阿塞拜疆、塞尔维亚、挪威4个国家的画廊。

  上海龙门雅集的年轻掌门人JEFF在VIP日匆匆看完1楼,与去年首届香港巴塞尔艺博会首日的“人潮汹涌”做了比较:“这次比较多亚洲的艺术品,比较抽象、极简主义,但感觉比去年整齐。但是询问了几家画廊,都觉得买家人气没有去年旺,但是,去年,很多亚洲圈内人士都觉得西方欧洲画廊偏多,主办方有协助西欧画廊倾销亚洲市场的嫌疑。今年多了亚洲艺术品,可能主办方也听到去年大家的意见。”相比于去年第一届香港巴塞尔中大量西方藏家和各种娱乐明星的现身,今年他们的身影明显减少。

  一些人将VIP日观展人数有限归因于刚刚结束的纽约弗里兹艺博会、5月正在展开的中国内地春拍和上海余德耀美术馆在5月17日的开幕。看来,即便有巴塞尔的光环笼罩,香港巴塞尔艺博会依然得面临全球每年270项此起彼伏的艺博会的围剿,更不要说更多其他艺术事件了。

  展场里可以看到以“有钱能使鬼推磨”为灵感的作品,那边也有似是而非的“纸币”。在这个艺术的大集市上,“最中国”的艺术与非常“不中国”的比邻而列;而那些抽象得不可理喻的,也与那些仿佛来自身边的器物和影像和谐共处。

  西方画廊仍在

  摸索/培育亚洲口味

  VIP当日的销售成绩显现两极化的趋势,中国内地、台湾、香港的画廊普遍收获颇丰——上海香格纳画廊以200万元人民币的价格售出了其代理的艺术家作品;台湾诚品画廊出售了四件雕塑作品,价格是6万到7万美元,均由年轻藏家购买。除此以外,签约海外画廊的中国艺术家作品也颇受关注:例如Hauser & Wirth画廊卖出了10幅张恩利的作品;东京的hugo Arts画廊在开幕30分钟内就售出了两件香港艺术家的作品,共42000美元。

  有趣的是,西方画廊似乎还在测试亚洲市场的趣味。不少国际画廊选择了将自己的代理画家全部“上架”,颇有“分散下注”的心态。例如,在白立方画廊的展厅,可以看到克里斯蒂安·马克雷、安东尼·葛姆雷等人的作品。

  “在展会上脱颖而出并非容易的事,”来自伦敦的Victoria Miro画廊的Glenn Scott Wright表示,他发现去年一些西方大画廊在香港的收获平平,“这里的藏家依然有限,你必须非常敏感,展示一些在这里相对有名的艺术家。想要销售一些他们闻所未闻的艺术家作品是非常困难的。你必须培育这种关系。”

  Victoria Miro画廊去年在香港收获颇丰,他们售出了18幅日本艺术家草间弥生的作品。当时的草间弥生正在和路易·威登合作,后者同样是亚洲人非常感兴趣的奢侈品牌。

  对于欧美画商来说,重要的就是展示一些让亚洲人感兴趣的作品,例如安迪·沃霍尔的中国人物作品。美国纽约的Van de Weghe画廊带来一幅基斯·哈林的油画作品《中国龙》,标价170万美元。瑞士Gmurzynska画廊带来蔡国强的火药作品。

  国际画廊对亚洲市场充满兴趣,一些国际艺术家也以参与展会的形式表达了对于亚洲市场的关注。据悉,有数十位艺术家在艺博会期间搭飞地赶往香港。“我很乐意与藏家见面,”艺术家琼娜·瓦斯康赛洛斯(Joana Vasconcelos)表示,“我可以了解他们还收藏哪些别的作品,可以判断他们是否可能迅速转卖作品。”亚洲收藏家——其中相当数量是新晋藏家——似乎也特别乐意与艺术家本人交流。对于他们来说,这是熟悉特定艺术家,乃至整个艺术市场的绝好时机。

  西方藏家

  寻找亚洲新兴艺术家

  2000年前后,西方艺术家对中国的政治波普和玩世现实主义投下巨资,例如岳敏君、张晓刚、曾梵志等艺术家的作品价格一路飙升,在纽约、伦敦、中国内地和香港的拍卖中斩获天价。而今,这批艺术家依然在市场上偶尔收获不错成绩,不过国际需求自2008年金融危机后迅速冷却。西方藏家依然对于亚洲区域的长线艺术投资感兴趣,他们的目光开始转向更加年轻的新兴艺术家,香港巴塞尔艺博会被看做一个很好的发现新人的平台。

  “自从香港巴塞尔艺博会展开之后,我们看到了更多来自美国、瑞士和德国的收藏家。”香港参展商十号赞善里画廊的Katie de Tilly表示,“年轻艺术家更加内省,更少谈论社会政治,更加轻声细语。”

  十号赞善里画廊此次带来了越南艺术家Dinh Q. Le的作品,他将越南战争和现代消费图像“编织”在一幅作品中,每件售价5万至6万美元。

  在香港和伦敦都有画廊的Ben Brown的看法或许在艺术经销商中颇具代表性,在他看来,亚洲对于国际艺术市场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我认为还需要5年,”他表示,“我5年前进入亚洲,现在还处在起步阶段。时至今日,光顾我们画廊的顾客中,比利时人多过中国人。但毫无疑问,这个市场将会是巨大的。”

  今年的香港巴塞尔包括了亚洲及亚太地区、南北美洲及欧洲的39个国家及地区共245间顶级艺廊参展。展会向观众呈献了大量新近的当代艺术作品,除此之外展会官方与香港艺术中心合作,首次推出由多媒体艺术家及制作人李振华担任策展人的“光影现场”专区,此专区展出影像作品49件,项目不在博览会展场里。

  李振华认为,设立该专区的意义在于“香港巴塞尔博览会也挺希望跟当地的机构保持着一种更有机的联系”。■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