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艺名家倪顺生的陶缘人生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5月27日 15:29 大江南收藏

  □ 闵学平

  在陶都紫砂名家的百花园中,有一位陶艺名家造诣深厚、风格独特,犹如一个历久弥新的宝石,格外地引人瞩目。他出身于紫砂陶艺世家,自幼挚爱中华传统文化,其众多紫砂作品被海内外的收藏家,以及故宫博物院、中南海紫光阁所珍藏。他就是清末民初制壶大家俞国良的第三代传人,现为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的倪顺生先生。

  一脉相承——

  独得紫砂艺术的真传

  公元1938年,宛如历史长河里的一朵浪花,是那么的稀松平常,但是,对于中国紫砂陶艺传承与发展的历程来说,从此翻开了崭新的一页。这一年,有一个叫倪顺生的男孩出生在宜兴丁蜀的紫砂世家,紫砂陶艺的传承后继有人了。

  人的一生发展仿佛前世注定。幼年时期的倪顺生,从小就生活在五色土的世界里,美轮美奂的紫砂作品令他陶醉、沉迷,不可自拔。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熏陶,再加上父母献身陶艺的言传身教,在他年少的心灵打下了立志紫砂陶艺,弘扬传统文化的深深烙印。

  青年时代的倪顺生,就树立了献身紫砂陶艺为自己的终生志向。十七岁那年,他进入了紫砂工艺厂,系统而全面地学习紫砂陶艺。一开始,他就成为紫砂花货泰斗朱可心的关门弟子,得到了朱可心的悉心指导,再加上勤勉好学的刻苦精神,使得他在光器、华器、筋纹器等诸多制作技法上都有了深入而精细的学习研究,为他日后的陶艺制作能够传承创新、独树一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倪顺生在陶艺学习上的突飞猛进和与生俱来的艺术天赋,得到了朱可心大师的偏爱,因此,他经常为倪顺生学习陶艺“开小灶”,朱大师的谆谆教诲和高尚师德,更加坚定了倪顺生学习陶艺、献身艺术的底气和信念,从而能够原汁原味继承和发扬朱可心的艺术特色和创作风格。他的作品《龙头如意》独得俞国良陶艺“气格浑成、端庄秀丽、角线分明”的精髓,并透露出朱可心制壶“师法自然、做工精巧”的艺术神韵。

  创新突破——

  从艺人向大师的飞跃

  在倪顺生看来,一个艺人与一个大师的本质区别就在于:在学习传统文化的同时,有没有创新。作为中华传统艺术的瑰宝,宜兴紫砂陶艺可以上溯到远古文明,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紫砂陶艺已经形成了自身发展的独特文化,留给了后来人许多弥足珍贵的艺术财富。

  作为紫砂艺术的正宗传人,倪顺生总是站在紫砂陶艺文化传承发展的高度,如何在新的历史时代,将古老的紫砂陶艺进行创新发展,是他孜孜以求并不断实践的重大课题。

  在倪顺生的眼中,紫砂艺术是反映现实,观照历史的一面镜子。他将世间万物,以及生活中自己的所思、所闻、所感化成一只只造型各异,精彩纷呈的紫砂壶,可谓是“壶中乾坤大”了:无论是日常生活中的茄子、石榴、佛手,还是松柏、梅花、山水,甚至是自然界中很难刻画的大风、月亮,在他的眼中、心中都是那么的可亲、可感,在他的手里又是可制可作的绝佳模板。

  他的作品《二十件色泥塑形杯》,是紫砂陶艺“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创新典范,该作品中的二十个杯子,色彩鲜明,造型各异,仿佛二十件五色土的“精灵”:有的是桃子造型,有的是树叶造型,有的是青椒造型等,犹如一只只刚刚采摘的瓜果蔬菜,令人爱不释手,独得大自然的情趣。杯底配以各种花草树木的雕刻或绘画,却是那么的精巧绝妙。该作品为中南海紫光阁收藏。

  经过了大半个世纪的创作、实践、总结和探索,倪顺生从陶艺制作的实际出发,在传承吸收传统陶艺的优秀成果后,大胆提出了“只有创新突破,中国的紫砂陶艺才能避免‘吃老本’,实现紫砂文化的健康、永续发展”。

  倪顺生凭借深厚的艺术素养,精湛的制作工艺,再加上七十余年如一日的勤奋学习和思考,实现了突破自我的创作园囿,最终形成了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达到了“兼容古今、形神兼备”的艺术特色。他的代表作品《高寿梅椿》,精心选取了一株遒劲苍郁的梅树作为自己的创作天地,作品整体线条分明,枝干弯曲中彰显力量,树干和梅花错落有致、恰到好处地达到壶面的和谐、统一,展示给观者的是一幅生命不息、创新不止的勃勃生机图。此外,倪顺生以“树桩的老”与“梅花的新”进行对比,给人以无限想象和思考的空间,寓意着紫砂文化在传承中不断创新才能发展。

  老骥伏枥——

  推动紫砂陶艺的大繁荣

  在倪老的心中深藏着一个梦想,就是在他的有生之年能将紫砂陶艺推向世界,成为全人类共有的文化财富。他经常对自己身边的人说:“一个有理想、有道德的艺术家,必然是深深地热爱着自己从事的艺术,必将用自己的全部生命去推动艺术的大发展、大繁荣。”

  倪顺生的一生与紫砂陶艺结下不解之缘,自幼学习钻研紫砂陶艺,坚持扎根生活、注重实践,不断汲取传统文化和艺术创作的丰富营养,并在制作工艺、创作内容、理论素养等方面进行大胆创新。他的《甜椒茶具》、《夏乐》、《风卷葵花具》等作品,风格清新,恬淡自然,生活中看似平常的一只甜椒、一片绿叶、一只夏蝉,却活灵活现地吐露了轻松愉悦的生活气息,犹如一股田园之风迎面吹来,使人神清气爽。作品全面展示了他丰富的想象力、深刻的观察力和生动细腻的表现力。

  风风雨雨人生路、酸甜苦辣皆自知,紫砂陶艺已经融入到倪老的血液和灵魂,在个人作品不断获得国家、海内外殊荣之后,倪老思考更多的是如何为紫砂陶艺发展再贡献一份力量。紫砂陶艺推新人,是倪老的最大心愿。

  如今在倪老的言传身教下,他的儿子倪建军和女儿倪建英、倪建云自幼深深迷上了紫砂陶艺,作为俞国良的第四代传人,他们对紫砂陶艺有着自己独到的理解和研究,立志继承父辈弘扬中华紫砂陶艺的理想,推动紫砂文化的大繁荣。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电话:4006900000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