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周桂珍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6月03日 07:39 大江南收藏
□ 贾俊康
艺术的最高境界是在神韵,书画艺术是如此,紫砂艺术也是如此。工艺美术大师周桂珍的艺术最突出处,就在“工极而韵,紫玉蕴光”,就在让你得味外之味、意外之意!
大匠不雕的风度
周桂珍的紫砂作品大气、豁达、洒脱中也蕴含着女性的秀丽与和美。
她创作的玉匏提梁壶造型取自然形态的大葫芦,壶身丰硕饱满,提梁取三叉形藤蔓,而不是纯自然形态。它的加工手法与壶身一致,壶盖取葫芦顶部平剖,壶摘即取葫芦的蒂蔓,壶嘴微弯,如一截短藤。综观整体,造型在似真非真之间,使你一眼就可以感到这是一个大葫芦的造型,但又使你感到这是一件艺术品而不是真正的葫芦。正是由于这些匠心独运的手法和艺术处理,才使这件作品达到了形神兼备的艺术妙境。周桂珍的这件作品,不仅造型上美观适度,而且制作艺术上也是既严谨而又简净,即工细到让你感觉不出它的工细,造型简练、工艺精湛,“大匠不雕”。
十年磨一剑的精神
从1986年到1996年,是周桂珍最艰难的10年,但也是她艺术上拼搏猛进创造了许多奇迹的10年。
1996年以来,周桂珍实现了她的特大飞跃。她创作了掇圆壶、半月壶、如意壶、登柏寿壶、大之泉壶等名作。她的大之泉壶原是高海庚的设计,10多年后周桂珍完成了这把壶的创作。壶身采取“之”字形,壶身外观是一股涌泉,泉浪末梢倒卷成壶把。自壶嘴到壶把的一条大斜线,统贯全局,令人感到此壶大气磅礴,一气呵成,壶嘴壶身壶把浑然一体相连,无迹可求。无雕琢气,无匠气,线条运用得如此大胆,如此奔放流畅,实在令人称奇!
炉火纯青的技艺
周桂珍的艺术,是扎实的功力、严谨的制作,她可以细到毫巅,严到极处。她既可以严守绳墨,又可以不守绳墨。她的严守绳墨是因为艺术的需要,她的不守绳墨也是为艺术的需要,为的是要突破常规,独辟新径。由于前者,她可能无愧地称是顾老的嫡派传人,由于后者,她又可以说是顾老艺术的发展、创新、突破,最后达到超越。
周桂珍的造壶完全继承了紫砂传统造型及工艺制作的精髓,并体现着传统基础上再创造的发扬、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