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画同构形意相融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1月25日 09:17 北京日报

秋硕 储集泉作 秋硕 储集泉作

  “天赐五色土,混沌初开时。”历代紫砂名家,无论是“彼新奇兮万变,师造化兮元功”的鼻祖供春,还是不事雕琢、匠心独运的一代宗匠时大彬,抑或是开创了壶体镌刻诗铭之风的陈鸣远,无一不有独到的表现手法和活跃的艺术创新力。关于紫砂烹茶,苏东坡的“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情”之所以广为流传,也正是因为他所具有的开创性精神。

  放眼当代,江苏宜兴储集泉先生同样是独树一帜的紫砂壶大师。他称自己的风格为“后曼生”。文人壶之祖陈曼生,与杨彭年合制的紫砂壶以“曼生壶”闻名,壶铭文切意远、简约隽永,而他的紫砂藏室“阿曼陀室”的壶底印章,则推动了紫砂历史的翻新与发展。

  曼生壶与诗书篆刻合二为一,正如文人与紫砂艺人不解的渊源。紫砂壶是寄予了文人情绪的把玩之物,一壶一题,也就是说每个壶都有一个思想精神。然而传统制作强调技术,艺术表现力有限,也很难满足当代的审美需求。而且铸壶刻字分工常常造成主题不明、含义不合。相比之下,集诗书画于一体的紫砂壶更为赏心悦目。储集泉的作品不仅在器型上有所改进,同时用字画装饰取代单一的题字,跳脱了传统的束缚,使他成为壶上绘画、盖印的第一人。

  得益于书画上的造诣,对于他人锱铢必较的构图章法,储集泉了然于胸。他可以任意将画面拆分,于壶上重组,浑然天成。在北京紫砂艺术馆笔者看到他的作品《庭院深深》,壶钮如枯笔擦扫的藤蔓,壶身形似顽石,缠绵其上的枝条剪不断理还乱,俨然是一幅“根抱石”的自然画卷。让欣赏者仿佛步入深巷,只见得“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而层层卷帘背后,“紫燕飞了,雪花落了,屏风睡了”,好梦依旧,不知聚散几人行……另有“寒夜独不眠,遥想故乡事”的《思乡曲》,人物、场景的勾勒以及大片留白直抵人心:无言独自凭栏,松柏两三相伴,皓月当空,辰星寂寥,想问却又不忍问其情归何处。壶体的抽象造型与绘画的兼工带写两相对比映衬,既有冲突之美又和谐统一。《兰》这件作品则以五色绞泥制成,“第一眼见形,再见肌理,一点点玩进去,总能发觉新东西。”表面上凹凸不平的随兴推捏,实则无棱角而有内力,不张扬而有分量。视觉上虽然不对称,但感觉上是完美平衡的。同时,陶土本身的可塑性也将文人精神的随意性表达得淋漓尽致。

  此外,诸如糅合阴阳元素的《乾坤葫芦》、打破方圆界限的《月下潇湘》、以直代弯更显古拙的《君吟》、用凹点表现雨打芭蕉力度和光影的《蕉窗夜雨》、融入建筑阳刚美的《天籁》……新颖的风格样式不一而足。几个作品系列:田园、古典题材、民族音乐、四君子、人与竹、荷塘,也都各有思想主线,但又不拘一格,以放射性的多样模式体现了中庸内敛、厚重端庄基础之上的灵动脱俗和幻化无穷。

  储先生形容“造型是头,装饰是头发”,即造型本身是完整的,但绘画装饰可以平添情趣,以符号语言渲染笔墨情绪,两者相得益彰,成为一个有机体。绘画的格调靠修养,而欣赏者的情感共鸣靠格调,“心到”则格调自然成。正是由于对制壶、绘画的技法不作框定,而是融会贯通,依创作所需随心发挥,因此能够达到壶画同构、形意相融的境界。

  如果说外形规整、功能优良的紫砂壶是好壶,那么储集泉先生的壶则称得上卓尔不群的上乘之作,因此许多玩家不用看底款就能一眼辨识出来。他的“玩物”与“随意”看似无心,实则高远,既能同古代文人对话,又能与当今雅士相和,使人在赏壶之时,恍若庄生晓梦,不知画在壶上,还是壶在画中。不经意间,人亦入画,不能自拔。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电话:4006900000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