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晓艺术史的人都知道,中国的民国时期,出国接受美术高等教育的画家本来不多,女画家尤其罕见。算来算去,这些女画家在人数上并没有超过二十人,杰出者,似乎只有我们熟知或不那么熟知的“民国六大新女性画家”──潘玉良、方君璧、关紫兰、蔡威廉、丘堤与孙多慈。
     这六个人中,潘玉良无疑是一个异数。因其它的五位,大多是出自名门望族、富贵之家的窈窕淑女,或书香门第、一身书卷气的个性女子。唯潘玉良出生最贫寒,经历最波折屈辱,容貌又最不好看。
     但时至今日,她是这些女画家里有着最大名望的一个女人。这个名望是她低到尘埃里的不幸身世与至死都跌宕的人生所导致,更因是她盖世的艺术才华越来越得到世界的公认与臣服之故。

  • 一、传奇身世
  • 潘玉良,原名杨秀清,又名张玉良。1895年出生于江苏扬州。她出生那年,父亲病故,8岁时母亲又撒手人寰。13岁时她被赌棍的舅父骗到芜湖,卖给了妓院当烧火丫头。
        在妓院4年之中,因拒绝接客,逃跑10次,毁容上吊数回,幸亏遇到芜湖盐督潘赞化多次相救,并且替玉良赎身,跳出火炕。
        潘赞化,早年毕业于日本东京早稻田大学,是同盟会会员。1913年和张玉良结成伉俪,张改姓潘,证婚人是陈独秀。
  • 二、学成报国
  • 玉良先到法国里昂“中法大学”学习法文,两个月后考进里昂国立美术专科学校学习油画,两年后毕业。考取巴黎国立美术学院,师从达仰·西蒙,与徐悲鸿师出同门。1925年参加意大利美术展览获奖章和5000里拉的奖金。
         1928年冬季,潘玉良学成归国,受聘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任西画系主任。
  • 三、重渡西洋
  • 1937 年,潘玉良为参加巴黎举办的“万国博览会”和举办自己的画展,再次赴欧,此后就客居巴黎40多年。
        潘玉良还参加过法国的51届、55届、56届“法国独立沙龙展”,油画《裸女》参加1946年“秋季沙龙展”、联合国举办的“现代国际艺术展”,并且在美国、英国、意大利、希腊等国巡展。
  • 四、人世沧桑
  • 1960 年潘赞化在安徽病逝,玉良悲痛欲绝,遥望蓝天,忧郁成病。此后身体时好时差,随着年岁的增长,体力的衰退,玉良更加思念故土和亲人。
        1976年她给儿子潘牟信写信:“我一接到家信,就想到我的问题……我想把身体养好了,就回祖国了……
  • 五、魂归故里
  • 越是暮年,玉良思乡之心越切,尤其到了最后的岁月,自知来日不多。女画家的枕头下面,总是留有一张字条,下面写着:“这是我的家信,如果我死了,烦朋友们将这封信寄给小孙潘忠玉留作纪念。中国,安庆市,郭家桥41号。”
        1977年7月22日,潘玉良在病贫之中离开了人间。

如果要用黑白灰三色来形容人在世间的命运,丈量不幸与幸运之间的距离,我想大多数的人,都是站在中间的灰色地带里,不是特别地幸运,也不会特别地不幸。
    但每次,当我将眼光放到民国女画家潘玉良的身上时,为她天生来的命运,眼前总是一阵一阵地发黑。

解析潘玉良的油画创作

     潘玉良的绘画构图大胆、色彩丰富,并且在西画框架中加入了中国元素,那种中西兼容的笔韵和线条,形成了她独特的风格,造就出了属于她自己的艺术品格。或许很少有人注意到潘玉良对很多艺术门类都有着精深的造诣。 [详细]

潘玉良《人物》

潘玉良《人物》

    潘玉良的人体画,具有独特的风格,她往往先用熟练流畅的黑线勾出人物的造型,然后再点染重彩塑造人体的量感和肌肤的质感。有时候她也用水彩先画出形体,再用墨线强调姿态的动感。在构图方面,她保留了中国画留白的概念,却在留白的部分,改用点描或交错的笔法充满空间。画艺成熟以后的潘玉良,寄情于对女性裸体的歌颂,在一具具饱满的躯体中,看到的是生命的力量和女性自我颂扬的尊严。 [详细]

    印象派技术和东方艺术情调是她绘画演变的两大根基,由此及彼形成了她艺术发展的轨迹。她喜欢画裸女、静物、表面上似乎很接近巴黎画派,但是单纯从题材方面以巴黎画派来看待潘玉良的画风,其实也是很有问题的。 [详细]

潘玉良《静物》

潘玉良《风景》

解析潘玉良的中国画创作

1.从她的白描谈起

陈独秀曾经这样评价过潘玉良的中国画:“余识玉良女士二十余年矣,日见其进,未见其止,近作油画,已入纵横自如之境,非复以运笔配色见长矣,今见此新白描体,知其进犹不止也。”
    “以欧洲油画雕塑之神味,入中国之白描,余称之曰新白描体,玉良以为然乎?廿六年初夏独秀。”

2.她的彩墨画

她的彩墨画主要是利用中国书法的线条勾勒对象(主要是人体)的外部轮廓,将用墨线的变化去把握对象形体和质感的手法成功的引进画面之中。在背景的处理上,她用交织重叠的短线组成肌理,加上擦染做出油画般的多层次的背景烘染和“后印象派”的点彩技法去反映空间的虚实和光影,突显主体对象,增加画面层次的厚重感。

潘玉良的作品在呈现出淡淡的忧伤和女性情怀的同时,又充溢着对命运的抗争和对爱情、艺术的渴望和追求,潘玉良大量的人体画和自画像在中国近现代油画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同时,由于一些文学、影视作品等的宣传和影响,潘玉良早已超出艺术史的范畴而为社会所熟悉,这也从另一个方面提高了其作品在市场中的关注度。然而,潘玉良的大部分作品被安徽省博物馆收藏(4900多件),社会上流传的很少。现盘点一下潘玉良作品在拍卖场上成交前七名。[详细]

1、非洲裸女 902万人民币

这幅《非洲裸女》油画在2006年西泠拍卖以902万元人民币的高价成交。

2.自画像 783万

这幅潘玉良作于1949年的自画像05年在香港佳士得拍出9,640,000港元,折合成人民币为783万元。

3.浴后四美姿 717万

《浴后四美姿》在罗芙奥2007年春拍“20与21世纪华人艺术”专场以717万元人民币的价格成交。

4.躺在沙发上的女人 514万

这幅布面油画在崇源拍卖(澳门)的2006首届澳门拍卖会上以514万元人民币的价格成交。

5.塞纳河草地上的牛群 495万

该画在2006年中鼎国际拍卖有限公司的秋季拍卖会中以495万人民币的价格成交。

6.浴后裸女 487万

2011年春,在景薰楼拍卖的“20世纪华人现代及当代艺术”的专场上,该画以487万元的价格成交。

7.窗边裸女 465万

这幅《窗边裸女》在香港佳士得2006秋拍“20世纪中国艺术”专场上成交,其成交价为465万。

陈独秀为何鼎力相助潘玉良

陈独秀,这位“五四”民主与科学运动的主将,曾经对妓女出身的画家潘玉良鼎力相助,不仅仅是出席潘玉良婚礼的唯一客人,而且亲自为潘玉良主婚,又亲自推荐潘玉良公费去法国深造,成为潘玉良人生中的一个重要人物。
    后来潘玉良留学归来成为教授后,因出身微贱引发社会非议。陈独秀毅然公开给她鼎力支持,他在潘玉良创作的《俯首背女人体》上写:“以欧洲油画雕塑之神味,入中国之白描,余称之曰新白描。玉良以为然乎?” [详细]

潘玉良和张大千的姐弟情

 著名女画家潘玉良与国画大师张大千友谊深厚,他们曾一起在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任教,一起在台湾举办画展,并多次互赠画作或合作绘画,前后交往达30多年。潘玉良比张大千大4岁,他们以“大千弟”、“玉良大姊”相称,情同姐弟。
    1977年7月22日,潘玉良逝世后,人们在她的遗物中发现有张大千写给她的许多信件,以及赠给她的国画《墨荷图》和画册等。同样,张大千逝世后,人们同样也在他的遗物中发现有潘玉良写给他的信件和馈赠给他的一些画作。 [详细]

载入中...

专题内搜索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