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票市场的神秘周期(图)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5月20日 10:38 《收藏》杂志
如果从1978年6月邮电部发出《关于恢复国内集邮业务问题的通知》算起,至今邮币市场的发展已跨越了30多个年头。但是,30年下来,很难说这个市场发生了实质性的改变,邮票发行体制、经济环境与收藏市场的格局调整,都随时可以给这个市场以致命一击。
在这种情况下,邮币市场充满了原始、简单的特点,很多人也在探讨这个市场的周期性,寻找其中的规律,那么,邮币市场有没有周期呢?
这是一个很耐人寻味的话题。
显而易见的一个现象是,如果以1979年中国邮票总公司再度登场作为市场起点的话,那么,对照几次行内较为公认的邮币市场高潮时间,即1985年、1991年、1997年和2010年至今,那么,除了最后一次市场高潮之外,其余三次行情发动的时间间隔都是6年。6年左右是邮币市场的周期吗?如果是的话,是什么在背后推动了这个周期,而如果按照6年推算,2003年左右应该有行情来临,但这一周期计算为什么到此失准了呢?不妨让我们回头梳理一下这些年邮币市场的内外风雨。
第一周期:1979年至1985年
对于集邮者来说,1984年的记忆是甜蜜的。
在举国欢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5周年之际,上海电影制片厂一部名为《邮缘》的电影在全国热映。银幕上一段以集邮活动引发的爱情故事打动了全国观众的心。有人说,这部电影激发了社会的集邮热,因为在那个时候,电影对于社会所能够产生的影响,是今天任何媒体宣传都无法比拟的。相信从那个岁月走过的集邮者一定都记得《邮缘》,他们中间不少人就是因为这部电影而走进了集邮者的队列当中。
《邮缘》充分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集邮风尚,散发着20世纪80年代特有的文化气息,而影片中对于集邮文化的态度,至今令老集邮者感慨不已。那个年代,社会中弥漫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集邮也闪耀着精神的阳光。
从1979年至1984年,是一段集邮爱好蔚然成风的时光,集邮爱好者自发在集邮公司附近形成了小规模的邮票交换及买卖市场,今天我们称之为“马路市场”。“马路市场”虽然原始,但它也是市场,而且已经显露出相当的活力。
市场这两个字,在今天可以充分谈论,但在1984年却是极端敏感的字眼。这一年7月,中央在北戴河开会讨论《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纲,10月,中共中央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这个决定,提出“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商品经济第一次写进党的决议。
翻开1984年的外汇牌价,可以看到,当时是1美元兑换2.32元人民币。2010年我国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为29728亿美元,1985年则是696.2亿美元。那个时候,汇率问题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力和今天完全是两个概念。1984年的另一件具有重大影响的事件,是“莫干山会议”。该会议以学界研讨的方式确定了未来市场改革中关于物价由计划转为市场的过渡方式——价格双轨制。
1985年3月,国务院发文首次废除计划外生产资料的价格控制。随着双轨制推行,市场机制被引入到了物价当中。按照国家统计局的数字,1985年,城镇零售物价总指数平均上升12.2%,农村上升7%。分商品看,鲜菜价格上升34.5%,肉禽蛋价格上升22%,水产品价格上升34.3%,鲜果价格上升35.9%,粮食价格上升10.9%。1985年出现了一个很高的通货膨胀率数字——9.3%。在这一年,也就是《邮缘》上演的第二年,邮票市场迎来了第一轮高潮。
回顾1985年的这次高潮,我们看到了邮票市场自身积累的作用,看到了社会关注度的力量,同时,改革开放带来的财富释放开始出现,尽管这些财富在现在看起来那么微不足道。
巧合的是,1985年也是另一个投资品种达到顶峰又迅速被打到谷底的时间,这就是长春的君子兰。和邮票十分相像的是,君子兰也是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在民间市场交流,在长春当地渐成风气。1984年10月,长春将君子兰命名为市花,此举被认为是为市场99度的开水添上了最后一把柴。这一年,“疯狂的君子兰”成为最轰动的社会新闻之一。对于这样一种投资引发的冲动,《人民日报》以社评方式泼下一瓢冷水,市场在极短时间内被打入冰点。
在这一年,改革开放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温州模式”与“苏南模式”“珠江三角洲模式”,成为改革开放探讨的热点。而为了应对通货膨胀,1985年与1986年,我国进行了改革开放后第二次宏观调控,特征是紧缩财政与紧缩信贷。
在邮票市场中,看得见的手也开始发挥作用。最令广大集邮爱好者记忆犹新的,就是1985年5月熊猫小型张的发行。在当时一般小型张发行量只在200万张左右的情况下,熊猫小型张以1266.83万枚的天量沉重地打压了市场。这次市场打压,不仅令熊猫小型张写进了集邮史,同时也给通过控制邮票发行量来调控市场提供了一个标准案例。此后,邮票发行量成了调整邮市的利器。
1985年的首次邮票市场高潮,显示了当社会财富与具有文化、投资双重价值的收藏品遭遇后可能发生的事情,同时也显示出政府调控的力量。
这一年,全世界则在经历另外一种温度。20世纪80年代,全球是日本经济时间,欧美等西方国家在日本的经济奇迹中黯然无光。不过,就在中国邮市第一轮高潮如火如荼之际,1985年9月,日本经济的转折来临了——日本被美国逼到谈判桌上签订了《广场协议》。在中国市场化改革向前迈出关键步伐的一年,日元开始了急速升值,日本全面泡沫时代揭开了序幕。
第二周期:1986年至1991年
1986年1月30日,邮电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公安部联合发出《关于加强集邮管理取缔非法倒卖邮票活动的公告》。该公告规定,“未经邮政部门或集邮公司委托的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销售、经营邮票”,“从邮票发售之日起,一年之内不准增值;一年后如需增值,由中国集邮总公司统一规定”等等。《公告》的出台引发了一系列市场整顿动作,直接打击了萌芽阶段的邮票市场,同时也引发了社会关于邮票个体买卖合法性的讨论。
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既是个体经济崭露头角的时代,也是个体经济的社会地位,甚至财富本身社会地位遭遇鄙夷的时代。对于邮票来说,一方面是文化需要,另一方面是经济需要,也就是从这个时候起,两个需要开始分野,以藏养藏是一种人,只藏不卖是一种人,只卖不藏则是另一种人。
不过,对于经济调控来说,1986年当年就放松了下来,因为,大力调控对于快速增长的经济会形成打压。尽管面临通胀压力,但是政府还是选择了“价格闯关”,即进一步全面放开物价。
1988年8月19日清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发了“价格闯关”的消息,随之而来的是各地出现的抢购潮。随即,“价格闯关”被中央紧急叫停。从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我们不难看出,1988年和1989年的通胀率高达两位数,分别为18.8%和18%。
正如多年以后有关经济学家在论及当年这次“价格闯关”时指出,由于计划体制下的中国经济还处于短缺状态,物价放开的步伐确实应该慢一点,要快一点进行的是企业股份制改革。
1990年年底,上海证券交易所与深圳证券交易所相继成立。对于中国经济来说,改革进入了深水区,而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一个新的投资渠道出现在了面前,虽然在证券市场成立之初,公众对这一投资渠道并未立即认知。
对于邮票市场来说,1989年2月10日,邮电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公安部、国家税务局、海关总署发布了《关于允许个体工商户经营邮票和集邮品的联合通知》,决定允许个体工商户(包括个人合伙)经营邮票和集邮品。
通知规定:“经营所需货源一律自筹,邮电部门及国营集邮企业不承担供货义务,严禁个体工商户与国营邮电企业职工内外勾结,大量套购邮票、集邮品,非法倒卖”,以及“新发行的邮票(包括小型张、小全张),自发行之日起一年内不得加价或变相加价销售,其他邮票、集邮品,个体工商户在购销活动中,可根据市场供求情况,实行浮动价格”。
1988年高涨的通货膨胀率,开始让老百姓重新审视银行储蓄,大家都很清楚,手中的钱正在贬值实际购买力正在下降,存在银行的存款,也因利率低于通货膨胀率而一天天缩水。1988 年夏天出现的银行挤兑等现象正是这种忧虑的表现。“保值”开始成为新的社会潮流。
对此,1988年9月,国务院决定中国人民银行推出保值存款,将名义利率大幅度提高,通过补贴的方式对通胀损失进行补偿。如果对照未保值状态下的利率,可以看到,1987年至1989年,三年实际利率均为负数,而通过保值储蓄三年,利率均为正数。
此时的经济形势是,1990年,中国个人储蓄额为7000多亿元人民币,而随着国家调控,通货膨胀在得到遏制的同时,国民经济发展也发生问题,1989年GDP 增长率由1988年的11.3%下降到了4.1% ,1990年则降至 3.8%。面对疲软的市场销售,央行不得不在1990年和1991年连续两年再次实行适度放松的货币政策。
一方面是严峻的经济环境,一方面是缺少出路的资金,寻找突破口的结果就是在1991年疯狂涌进邮票市场。现在回头想起来,邮票市场在当年所扮演的角色,就是今天股票市场、房地产市场、艺术品市场所扮演的角色,是资金的一个缓冲池。在没有其他调控手段的情况下,疯狂的邮市遭遇的是再一次打压。
1991年11月,被称为“中国第一邮市”的北京月坛邮市停办整顿,进行邮票投机买卖活动被认为是非法的,全国各地邮市也遭遇整顿,邮票市场陷入谷底。
从1991年的市场情况看,邮票的证券属性,也就是金融属性得到了凸显。回忆起来,倒是1986年《关于加强集邮管理取缔非法倒卖邮票活动的公告》中关于邮票的两个定性很值得玩味,第一个定性是:“邮票是国家发行作为邮资凭证的有价证券”,第二个定性是:“邮票在集邮领域是特殊商品”。这两个定性的意思是,邮票首先是邮票,也就是用来作为邮资凭证的,然后才是集邮的邮票,是集邮者用来满足集邮需要,同时因这种需要产生交换需求的商品。
事实上,我们看到,随着时间推移,邮票的两个定性后来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也令集邮者百感交集。
在中国经历又一轮邮市疯狂时,西方各国对于日本的金融绞杀战也进入了高潮。1989年12月29日,日经指数达到了历史最高点38915点,日本国民信心爆棚,但是,他们迎来的不是经济的新辉煌,而是1990年大股灾,日本泡沫随即被戳破,从此跌入谷底,一蹶不振。当然,还有更具震撼力的事件,那就是1989年至1991年的东欧巨变与苏联解体。
第三周期:1992年至1997年
1992年的邮票市场一片萧条,这时,一件影响中国社会改革进程的重大事件在新年伊始就上演了。
1992年1月18日至2月23日,邓小平南巡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发表了重要讲话。面对此前复杂的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邓小平南巡讲话奠定了解放思想、加快改革开放的基调。
1992年5月21日,上海股市全面放开股价,股票旋即暴涨,深圳则在一轮“股疯”当中首次遭遇到中国证券市场内幕交易的考验。两个市场开始上演新的财富神话,“杨百万”这样的炒股大户就是那个年代的标志。从数据看,1991年沪深两市成交额为31.96亿元,1992年则达到650亿元。
1992年也是中国房地产行业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这一年房改全面启动,住房公积金制度全面推行。1992年后,房地产业快速增长,与之同步,全国开发区建设也到高潮,至1993年时,全国出现了几千个开发区。
对于当时的现象,有几个生动的概括——
“四热”:房地产热、开发区热、集资热、股票热;
“四高”:高投资膨胀、高工业增长、高货币发行和信贷投放、高物价上涨;
“四紧”:交通运输紧张、能源紧张、重要原材料紧张、资金紧张;
“一乱”:经济秩序特别是金融秩序混乱。
旺盛的资产投资被认为是中国经济走上快车道的标志,但与此同时,银行、金融机构与地方政府逃避央行规定和监管,为房地产业大量融资,使得货币超量投放,信贷规模一再突破计划。
大规模投资建设与货币投放,使得许多生产资料与居民消费品价格上升,导致通货膨胀。1993年至1995年,通胀率居高不下,其中1994年通胀高峰时的通胀率高达24.1%,为改革开放30年来国家统计局已公布数字之最。
除内部因素而外,1994年初,我国外汇体制改革方面实现了官方汇率和市场调剂汇率并轨。人民币大幅度贬值,官方汇率由1993年末的1∶5.8下降到1994年1月1日的1∶8.7。人民币贬值带动出口增长,1994年出口增长达31.9%,贸易收支由1993年的逆差122.2 亿美元转为顺差53.9亿美元。与此同时,外商直接投资增幅达22.7%。两者累计进一步加剧了内地通胀,这一点今天被称为输入型通胀。
面对通胀与金融市场问题,1993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当前经济情况和加强宏观调控的意见》提出16条措施,在货币政策方面也出台了13条压缩银行信贷规模的措施。
调控的结果,留在我们记忆中最深刻的事件之一就是海南地产泡沫的破裂。1988年,海南独立建省时,房地产平均价格为1350元/平方米,1991年为1400元/平方米,1992年则猛增至5000元/平方米,1993年上半年房地产价格达到顶峰,为7500元/平方米,随着国家调控,房地产泡沫迅速破裂。
高通胀的一个结果就是高利率,而高利率则对于企业造成冲击,加之治理整顿的影响,1993年至1995年,股票市场连年翻绿。直到1996年4月,股票市场重新发动行情,至12月12日,上证指数上涨124%,深圳指数上涨346%,股价上涨5倍以上的股票有近百种。12月16日,人民日报发表特约评论员文章《正确认识当前股票市场》,引发股市暴跌,1200亿股票市值蒸发。这一次,大起大落的股市中被挤压出来的流动资金再一次杀入了邮币市场。
再看邮币市场,在进入90年代以后,中国邮政也面临着体制改革的问题,这一问题直至今天仍未解决,而体制的成本很重要的一部分正是邮票销售来承担的。
1991年,J、T邮票全年发行21套,发行量接近6亿,平均每套邮票发行量为2852万,1992年,邮票发行套数为20套,可是全年发行量翻了一番,达到11.5亿,平均每套发行量达到5771万,是1991年2倍还多。对于集邮者与投资者来说,一场天量发行加新邮打折的噩梦由此开始了。在集邮者的记忆中,1992年以前,很少有发行量过千万的邮票,而1992年后,发行量动辄三四千万。
无论是邮商还是集邮爱好者,面对有关方面对邮票市场的态度,选择用脚投票,市场下滑由此发生。为了遏制下滑的邮市,邮电部选择了缩量发行来应对。按照有关方面的数据,1994 年邮票发行量比1993 年减少30%以上,而到了1996年,中国邮政第一次发生销毁邮票的事件。很多人认为,持续的缩量发行,是恢复邮票市场人气的基础,而1996年第一次邮票销毁成为了1997年邮票大牛市的另一条导火线。
邮币市场另一个深刻的变化在于1995年币市的崛起。当年,北京举办“’95北京国际邮票钱币博览会”,这是在中国举办的首次涉及钱币的国际性博览会。来自16个国家和地区的36家国内外造币厂、钱币经销商,通过52个钱币展位的展示,令内地观众大开眼界。从此,国际型钱币博览会在我国形成惯例,内地的集币热潮也由此而起。
此时的市场主角是邮票、电话磁卡,但是现代钱币收藏的悄然崛起,尤其是贵金属币的崛起,悄然改变着市场格局。对于电话磁卡来说,从1994年在中国推出以来,在1997年,这一收藏品种进入了自己最为辉煌的时代。
1997年的中国,全国上下各行各业的人都在热盼一件大事,那就是这一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重大历史事件对于具有纪念性的邮币来说是一个绝好的题材,对于市场来说,同样也是绝好的概念,在各方因素的汇集之下,1996年至1997年邮币卡市场的炒作高潮上演了。《香港回归祖国》金箔小型张就是在此次市场高潮中诞生的著名品种。关于本次高潮的崩盘,现在看起来,其主要原因就是市场价格被炒到高位以后,大量资金套现离场,留下哀鸿遍野。
1997年7月16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禁止非法买卖人民币的通知》,而从1997年第四季度开始的1998年新邮预订,改为敞开预订。从结果看,两者对于未来的邮币市场都成为利空消息。
1997年7月,一场从国际金融炒家狙击泰铢开始的亚洲金融危机爆发,随后波及马来西亚、新加坡、日本和韩国等地,曾经令人称道的亚洲经济奇迹顿时黯然无光。中国在本轮亚洲危机中虽无直接损失,但危机各国糟糕的经济状况影响到了我国的外向出口,转而影响中国经济。这个时候,一个词提了出来,那就是“拉动内需”,这一点和今天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中国所面临的形势有类似之处。
第四周期:1998年至2010年
1997年风靡大江南北的流行歌曲,叫做《心太软》。当年在经济层面最为重大的事件,当属中国国民经济在这一年度成功“软着陆”。也就是说,通过调控,完成了把曾高达24.1%的通胀降下来,同时又最大限度地避免了经济增长受到影响。1997年我国的通胀率已经降到了2.8%,而GDP增长则为9.3%,80年代曾经发生的大起大落这一回没有发生。
但是,随着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扩大,国内的经济状况由通胀转为通缩,整个市场表现为产能过剩,供过于求,消费不足,物价下降,城镇下岗工人激增,百姓把手中的钱存了起来,开始形成今天经济学界一再争议的高储蓄率。
数据显示,从1998年4月居民消费价格下降,直到2002年,居民消费持续走低,与之相伴,工业品出厂价格、原材料、燃料和动力购进价格等也连续下降。有学者认为,对照GDP增长数字可以看出,从1992年开始,整个90年代,中国经济增速呈逐年下降态势。
如何激活经济,拉动消费,政策瞄准了高储蓄率。1998年下半年,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刺激房地产发展的政策,取消福利分房,中国房改全面展开。1999年,“黄金周”休假方案出台,目的也是为了拉动消费,提振经济。
从1997年开始,中国邮政改革也发生着重大变化。邮电部于1997年1月作出了在全国实施邮电分营的重大决策。至1999年12月,中国电信业几经重组,形成中国电信集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中国联通集团、中国卫星通信集团、中国网通、吉通通信组成的格局。为弥补邮电分营后邮政的巨额亏损,国家对邮政实行了逐年递减的“8531”补贴政策,即从l999年开始,第一年补80亿元、第二年补50亿元、第三年补30亿元、第四年补10亿元。有数据显示,邮政此前的亏损额度是:1992年亏损1.5亿元,1994年亏损33亿元,1997年亏损78亿元。
在通货紧缩,物价下降的大经济背景下,邮币可能会有短线表现,但不太可能走出持续的行情。1998年后,邮票不再限量发行,爆炒新邮和新邮打折成为邮市一景。对此,集邮爱好者不断提出质疑,如认为,邮票应理清发行渠道,让邮票回归窗口发行,回到邮票本身的意义,但是,也几乎所有的人都明白一点,那就是,如果把邮票作为弥补邮政亏损的一种手段,那么,很难想象发行方会把集邮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在这一历史阶段,让中国经济发生转折的事件,当为2001年11月10日,中国加入WTO,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此举对中国经济飞跃产生了重大推动——一方面是经济全球化推动了中国外向型出口,另一方面,政府大力招商引资,同时,随着房改、医改、教改纷纷出台,最终形成了今天我们所说的推动中国经济的“三驾马车”:投资、出口和消费。世界经济格局也因中国角色的变化而发生了调整。
2003年“非典”之后,中国经济出现了爆发性增长。此时,走出互联网泡沫的美国、欧洲等主要经济体出现了少有的高速发展期,带动了内地经济的起飞。
经济形势的发展在收藏市场也产生了深刻影响。在1998年时,邮票是收藏市场的第一收藏品种,参与人数最多,交易量大,社会关注度高,但跨入2000年后,房地产市场开始启动,最终成为中国盘子最大的吸金项目,邮票的证券功能被稀释。在经历了1997年市场洗礼后,纪念性收藏的需求增长也倒向了贵金属币。在2003年非典之后,以拍卖为代表的艺术品市场爆发,书画、瓷器等门类在整个收藏市场价值强烈释放,贵金属币则在国际金价的刺激下,出现大幅上涨行情。2008年前,面对北京奥运会这样的重大题材,贵金属币再次爆发。
邮票市场在2001年与2004年都曾试图发动行情,但都没能走远,邮市“三年一小行情,六年一大行情”的传说没能变成现实。这不仅是因为收藏市场格局调整在挤压邮票的生存空间,还在于在跨入21世纪大门之后,中国人的生活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生活方式的改变是全球性事件,中国2009世界集邮展览上,世界集邮联合会主席约瑟夫。沃尔夫就对媒体表示,由于生活方式的改变,邮票的使用量在全球范围内出现了难以遏制的下降,邮票在逐渐淡出青年人的视野。有人估计认为,在邮市高峰时期,集邮者的数量约有2000万人,而现在,铁杆集邮者可能只有100万人左右。
再让我们看一组数字:1949年,全年通过邮政投递的函件数量为5.9亿件,1988年为59.7亿件,2010年为74亿件,呈不断增长趋势。但是,在这一发展过程中,个人信函比例连年下降。例如,邮政部门统计数据表明,2009年天津市信函总数约为1.11亿件,个人信函仅占600多万件,其他全是商业信函,占到了95%左右。这些商业信函大部分是不贴邮票的。
广大集邮爱好者对这一变化看在眼里,因此有人提出,所有邮政函件,包括快递等投递方式都应该贴上邮票。这才是改变集邮困局、还邮票以本来面目的根本办法。
2009年10月1日,《邮政法》开始实行。有观点认为,《邮政法》是引发今天邮市新一轮热潮的导火线。但是,在《邮政法》出台之后,有两会代表提出,国家应该收回邮票发行权。因为,按照《邮票法》的规定,一切邮资票品均由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发行,也就是说由企业来发行。
2010年开始的邮市火爆,并不能掩盖邮票收藏本身的问题。这个时候,重新审视邮票的属性更为必要。
按照目前的状况分析,中国邮政的改革并未完成,邮票依然作为企业改革的筹码存在,如果维持现状,那么,邮票的第一个属性——有价证券,实际上就成为大部分无法兑现价值的证券,这样的证券就是集邮者常说的“花纸头”,“花纸头”如果赢得了市场认同,那答案只有两个字:泡沫。邮票的第二个属性——特殊商品,也就是交换的需求,由于邮票在实际生活中的地位下降,将急剧萎缩,大众收藏正在变成窄众收藏,类似于磁卡与粮票。
从邮币市场历次行情来看,来自各方的资金汇集并不值得信任。如果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延续此前邮票的发行、使用传统,那么,本次邮票市场整体行情发展成为“最后的演出”并不令人意外。
这个时候,国际经济状况正处在一片危险的动荡当中。随着北非的政治势力角逐以及日本地震,资源等大宗商品正被国际资本大鳄衔在口中,包括金银等贵金属,都是其驾轻就熟的致命武器,在这种形势之下,任何传言或者听起来顺理成章的观点都不能轻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