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荒者
原意开拓荒野荒地的人。另意是指在大家没有开发和开展的领域,最先作出了试探和研究的人。
01
艺术的设计化与设计的艺术化
设计代替不了艺术
在很多的商业项目中,往往把美陈、道具、景观与装饰作为艺术品来烘托空间与氛围营造,我认为将具有艺术性与审美性的人造之物理解为艺术品是错的(当然,艺术也不都是具有审美性的),它们依旧是设计,而且对于客户而言是不高级的。艺术是有话题的,有内容的,有故事的,有思想的……
另外我也理解为什么把“拿来主义”的艺术品充点空间的普遍现象,因为不可能所有业主都有足够的资金请艺术家进行定制的创作,甚至有时候根本就不是钱能解决的问题。但“拿来主义”的艺术作品确实很难和公共空间产生紧密关联。必然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与业主何干?与主题何干?与观众何干?
设计可以说是平滑美学或是消费美学,而艺术是崇高美学。平滑美学讲的是同者、是展示、带来的是生理愉悦与重复的习惯;而艺术表现出的则是他者、是表演、带来的是否性下的认知与所带来的震撼。
设计之美好比我平时喜欢吃水煮鱼,所以我今天吃水煮鱼得到了满足。艺术之美好比我喜欢吃水煮鱼,但我今天头一次尝试吃烤鱼所得到的全新感受与体验。
单纯的审美型的设计更类似于糖水,但除了强于白水的口感没有任何功能。而艺术更像是咖啡和茶,虽然起初会有些苦涩(他者带来的否定性),但确实能够有助于精神健康;糖水喝多了感觉会乏味,会昏昏欲睡,而茶与咖啡喝多了会兴奋得心潮澎湃,所以,艺术更能够让人上瘾。由此,设计更多是让美留存于观感的当下,与时间没有关系。而艺术跨越了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认知维度,可以将美带走,直至记忆的终结。
另外,审美设计更像是设计师外在的游戏,而思想型艺术则更像艺术工作寻找内在的意义与规律,艺术的精神更接近于科学精神。
最后,无论是艺术的严肃、震撼、幽默或是启示的表达都具有很强的话题性。而设计更多是一种审美功能的满足。所以也可以理解为我推崇的思想性的设计和观念设计的确是一种艺术在满足设计需求基础上的实现与应用。
公共设计最理想的是实现设计与艺术的一体两面
艺术之美不一定需要暴力的破坏(像当代很多的行为艺术或是具有批判性的当代作品),艺术也可以借用设计的外在之美,而更加便于“引人入胜”,苦咖啡加入牛奶和砂糖更适合于大众口味,茶里加入蜂蜜也许更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如做归纳:
设计是理念、展示、直解、呈现、审美、传播、内容、特征、精进
艺术是思想、诠释、解读、构建、态度、观念、维度、共振、收摄
作为公共艺术的理想与实现,当然是希望既有艺术的审美与功能,又有艺术的思想与内涵,也同时兼顾工艺性的品质,同时更重要的是要兼具广而告之的使命。
设计的艺术化与艺术的设计化
设计的艺术化,源自包豪斯所构建的工匠精神与物化的实用经验,并结合艺术家的思想、视野与认知所实现的一种升华。是在保障可接纳,可感知,可关注的基础上,实现一种关于文明与文化相关话题的讨论,这更像是真爱的奉献,是通过载体实现的文明进步。
而艺术的设计化,是失去了崇高美学而妥协于消费文化的堕落,是一种色情般的暴露与展示,是精神的枯萎与本体的无能所必须通过修辞与粉饰,在看人脸色下实现的一种讨好与趋媚,这显然是一种文化层面的倒退。
02
艺术的科技化与科技的艺术化
当科技遇到艺术就像两个接近光速的两个原子核所引起的核聚变!!!
观念艺术设计下的美学分支——科技与艺术之美
既然观念艺术侧重于对已知物理世界下的思想和认知,那么必然会关注人类文明所涉及的所有分支学科,其中科学与技术便是一个重要的课题。通过对科技的学习、梳理、解读、思考、挖掘出与美或其它对观众有意义或有意思的话题和内容。
其实艺术家对科技的关注与思考由来已久。早起的人们从自然规律中抽取的斐波那契曲线用于建筑与绘画;文艺复兴时期,可以看到达芬奇《维特鲁威人》完美人体中的数学关系与丢勒《忧郁症》作品中的数字游戏;特别是在近代,达利的《原子加拉》和《原子的达利》中所体现出的对量子力学的兴趣,达利的《耶稣受难》与杜尚的《走下楼梯的裸体》更是分别从辛顿超立方和四维空间的可视化上对高维空间的存在所进行的探讨;我们更可以在埃舍尔的作品中察觉到分形与拓扑学的影子,所以说艺术对科技的关注和表达并不是一个很新的话题。
达芬奇1478年 《维特鲁威人》
丢勒 1514年 《忧郁症》
达利 1952年 《原子加拉》
达利 1948年《原子的达利》
达利 1954年《耶稣受难》
杜尚 1912年 《走下楼梯的裸体》
埃舍尔 1960年 《天使与恶魔》
埃舍尔 1960年后 《结》
埃舍尔 1956年 《画廊》
但值得关注的是,由于科技不断的发展与进步,无论理论科学新成果对人们认知与思想的改变,还是更为先进的技术实践对生活的关注;无论是实验与观测对超大宏观和超微观尺度的认知,还是“技术爆炸”带来的层出不穷的“新物种”,当今的人们已经和数百年前乃至数十年前的人对世界的理解和认知是完全不一样的。
所以从艺术创作的角度说,与科技有关的艺术创作会不断发展与延续,同时在不同时代更会形成不同的话题,拥有着不同的关注与意义。
科技的艺术化,与艺术的科技化
相对学术一点的说,科技与艺术的关系与发展会有两个趋向:
一个是科技的艺术化,这属于观念艺术的范畴。以科技思想与认知并关系到人本所进行的创作。如此,科技便是创作的本体,而艺术便是实现媒介与手段。媒介的手段在于表达本体,而不限于是否具有科技属性。
杨毅斌作品 2020年《启示录:从德谟克利特到爱因斯坦》
宇宙,里面有光和其他物质在运动。光由光子组成,
这是爱因斯坦凭直觉想出的光的微粒。我们看到的物体都是由原子组成的。
——卡洛·罗韦利
德谟克利特坚信,原子十分微小,感官难以觉察。
原子的数量无限,变化无限,但却永远存在。
虚空确有,在无限虚空里,原子不断运动,就像日光光束里的微粒一样。
——西方哲学史第一卷
德谟克利特在2000多年前于阳光下尘埃中误出了原子论
而爱因斯坦在2000年后同样的阳光下的尘埃中思考原子的存在
另一个是艺术的科技化,这属于实验艺术的范畴,以艺术家的人文思想和对世界的诠释为主体,以更为先进和更为时尚的,更便于大众能够感官接受的当代技术形式进行的创作。如此,作品的话题与观念观点可以与科技无关,但所采用的表现手段是新颖的,先进的,令人愉悦的。
,时长00:49
杨毅斌作品 2019年迈阿密巴塞尔艺术展 《H20+》
对于城市生活的状态,往往通过物理方式,缓解自身的压力,城市状态归结为城市人特有的病态反应。这个作品只为能够给予一份放松、自由和解脱。
关于这种缓减,往往不仅是肉体上,更需要心灵中的放松与纾解,以心灵呼吸为命题。
通过水滴声音与自然交散的模拟,给予窒息的城市生活环境中一片属于自己的恬静的心灵氧吧。
至1879年,人类开启的人造光的世界。一个半世纪以来,人们对光由功能转为审美、由奢侈转为滥用。都市文明中的城市夜光,更多是强压于人们的干涉与不适。
此作品更是人们对光真实需求的讨论,我们到底需要怎样的心灵之光。
其实从美术史上看,以前的科技相关的作品可能更偏多于观念艺术,这可能受限于艺术家对艺术的狭义认知与局限。同时,实现技术与手段的发展缓慢,便不得以局限在谋求技巧上与风格上的突破。(这有点像理论物理学对实践物理学的困扰。)
而近年反而发展最快的其实是艺术科技化的作品层出不穷,这主要是来源于三个方面:
首先是几百年来特别是当代持续的对艺术自身认知的突破,当然这也要感谢达芬奇、莫奈、杜尚、贡布里希、谢德庆等诸多大师的努力,以及马里内蒂、布勒东、查拉等启蒙者跨时代的思想革命。
菲利波·托马索·马里内蒂 1909年发表《未来主义宣言》
特里斯唐·查拉 1916年 发表《达达主义宣言》
安德烈·布勒东 1924年发表《超现实主义宣言》
另外,科技发展的爆炸给予人们更多的关注话题,近30年来很多的艺术家开始更乐于从科技的角度切入艺术创作。
第三,艺术家从90年代初开始使用电脑创作,直至最近的AI创作。同时,实现工艺也给艺术工作者更多的可能(微水泥、GRG、GRC、CNC、3D打印等),而投影、LED、VR、AR、MR、XR等都成为一种全新的作品载体甚至是更新的创作工具。
当下,由于技术的快速发展,所带来的更多是艺术科技化的发展,首先艺术家更感性,更像个游戏者,容易迷恋于技术与手段。另外艺术家对文史的知识基础和储备的确是创作的优势,这也便于和当今社会生活相关联。而大众也更便于接受感官上全新的刺激,商业获利也比较快。所以建筑上的扎哈,光影艺术中的TEAMAB多属于艺术的科技化的设计或艺术作品。而科幻领域中,星球大战,终结者之类的作品也是此类作品的代表。
扎哈·哈迪德作品
TEAMLAB作品
而科技的艺术化发展相对较慢,甚至更多是被遗落角落无人问津,少许有成功的例子就是刘慈欣的一些作品,不仅是《三体》,其通过对物理学中相对严谨的知识所展现对人类命运的思考,这点在《星际穿越》中也比较明显。
刘慈欣作品《三体》中水滴的强相互作用原理
克里斯托弗·诺兰导演作品《星际穿越》的黑洞可视化模型
艺术的科技化带来的更多是唯美,平滑美学。而科技的艺术化,更具有思想价值,是更有养分的崇高美学,这其实是人们更需要的。
蒙泰公共空间的艺术品创作与科技人本主义
在为蒙泰科技楼所创作的公共空间艺术品中,核心是关于科技、艺术、思想与人本的探讨。这其中包含了科技的艺术化的作品也有艺术科技化的作品,当然,相对我更倾向于前者的表达。这些作品通过光影艺术、装置艺术、互动艺术、新媒介艺术的手段,进行对观念艺术的探索与实验艺术全新的尝试。进而实现在满足公共空间美化需求的基础上,打开一片新的领域和实现一种新的可能。
其中,科技的艺术化作品,包含了科技独有的现象之美;科学所表现出的思想之美;基于科学理念的认知之美;技术实践的功能之美和科学独有的规律之美。
其中,艺术的科技化作品更多则是关于科技感的感官之美。更多的还有科技媒介之美,体验之美,虚拟沉浸之美。这些关于艺术的科技化的实践在蒙泰新展厅中会有更为凸显的体现,感兴趣的读者,可以看看《破坏者》一文。
思想之美
《探索者》
这个作品的中央核心有一个巨大的克莱因瓶,克莱因瓶从学术上讲是四维时空的事物,我们看到的是根据其理论在三维世界中的投影(严谨的说这个造型不是那么科学,只是便于表述克莱因的理论)。而蚂蚁代表的是二维生命的视角(蚂蚁的隐喻我很喜欢,被很多科学家作为思想实验的主角,爱因斯坦说在球面爬行的一只蚂蚁,永远也不会知道球面不是平面的,意思就是说蚂蚁会认为球面是一个平面。这点在刘慈欣的作品中也有所体现)。我们为了表达蚂蚁是智能先进的生命,也将蚂蚁进行了具有科技感的表达。
二维的蚂蚁在三维世界中对四维世界的探索,更像是我们对高维世界的探索,很震撼,很奇妙,很有趣,更体现出一种独有的科学精神。
《卡拉比丘之光》
《探索者》的双胞胎作品也在本案最后一个作品《卡拉比丘流模型》中有所呼应。(意大利著名几何学家卡拉比提出,复杂的高维空间是由多个简单的多维空间“粘”在一起,也就意味着高维空间可通过一些简单的几何模型拼装得到。)“卡拉比丘空间”是丘成桐和孙理察解决了广义相对论的正质量猜想,将最新研究的六维空间在三维空间的可视化,形成一种对这种空间尺度的探讨和最美的视觉传达。
旋转的卡拉比丘流模型在被周围射灯(光子)的照射下将光影散落于整个空间,当六维空间反射出的光影散落在《中国长城》的浮雕上,让观众联想到《三体》中被二向箔坍缩并化为二维的《蒙娜丽莎》……
丘成桐与卡拉比提出的“卡拉比-丘流形”
《蒙泰之光》
蒙泰集团的Logo像是一个冉冉升起充满生机的太阳,寓意企业蒸蒸日上的发展态势和长青基业的愿景,体现出蒙泰集团“让有限资源无限化”的公司的使命和基本价值观。
而“戴森球”是里曼·戴森在1960年就提出的,想象在未来,用包裹恒星开采恒星能源的人造天体。这样一个“球体”是由环绕太阳的卫星所构成,完全包围恒星并且获得其绝大多数或全部的能量输出,象征着人类二级文明的到来。
而周围“戴森环”上,内环刻有麦克斯韦方程组四个公式,外环刻有杨米尔斯场方程、薛定谔方程、爱因斯坦智能方程、德布罗意波动方程和牛顿第二定理八个公式。体现出人类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基于科学的研究与突破。
这个作品不仅展示出蒙泰的品牌LOGO与企业精神,更体现出当代科技企业的使命与对社会及人类的意义与作用。
认知之美
《视野一》
这是关于整个大厅空间的顶部与地面的设计,顶面借用导光井将自然光导入到室内,居于中心位置最大的导光井象征着太阳,而依次展开的八个环上的导光井象征着八大行星,由此顶部构建出太阳系中的最主要的组成部分。
而地面上,《蒙泰之光》在二楼以上可以明显看出与顶部的太阳相对应,象征着铝原子的原子核(蒙泰的核心产业之一是粉煤灰提取铝硅合金),而周围的三层环由内向外依次出现2、8、3个圆形图案代表的是铝原子的电子排布。组合在一起便是一个完整的关于铝原子的结构图。
如此一来,基于地面上人类对微观世界的探知和顶面人类对宏观世界的探索,不仅展现出了基于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科技领域研究的两大方向,同时体现出当代科技发展正是基于最为基础的理论物理学的构建,从而进一步诠释出蒙泰集团独有的科技理想与科学认知。
太阳与八大行星 铝原子核与电子
《视野二》
而《视野二》通过观众在电梯内所停留的30秒的瞬间,让所有参观者经历了从小于10^-16厘米的夸克和基本粒子,到质子、中子,到原子、分子,到细胞、DNA,到自然世界、整个地球,到太阳系、银河系,最终穿越河外星系直至已知可观测宇宙的最大直径920亿光年整个游历。进而感受到人类对超微观世界到超宏观世界的视野与认知。
,时长01:01
现象之美
其实,科技所呈现出的现象之美属于创伤性美学,习惯之物的现象不可能成为作品的载体。
这里的现象之美肯定是反经验、反常识、反感知的,是具有破坏性的他者。但其物理本质却都是真实的且能够清晰解释的物理规律。
《视界》
这个作品的核心材料是磁流体,主要应用于天体物理、受控热核反应和工业、磁流体发电、磁流体密封等领域,由于其特殊的属性可以通过电磁下产生不同程度的波动。
作品中我们通过互动体验可以观察到磁流体在手的干涉下所产生的奇妙反应,从而造成参与者对事物原有经验与习惯性认知的崩塌,进而从多个角度指向对作品主题《视界》的诠释,既我们日常观察到的世界不一定是真实的,不一定是事物的本貌或是全貌,或是另一种可能,都是别人的安排。
同时,这里也蕴含着一种科学精神,即科技的研究与发展往往正是要面对反经验、反习惯、甚至是反常识的,在一种具有“毁三观”的大智慧中探索世界最为深层的本质与规律。
规律之美
《数之声》
科学是发现自然规律(这是从伽利略,牛顿时代延续至今的共识),这点从很早的古希腊的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学派那里,音乐就是被作为数的科学而被定义的。他们认为:万物的本原不是物质,而是数,事物的本原是由数构成的。因此,数的本原便是万物的本原。由此,好听的音乐便自身带有一种关于数的规律,而难听则反之亦然。
而哲学上,特别是近现代哲学认为,无序的,随机的,自然而然的才是最为真实此在的自由,所以要实现最真实只能是脱离一切的悬置。而有序则是人为的束缚,人造的傀儡。
那么问题来了,对于数而言,大多是有自身规律的(也可以理解为有些是人为干涉的),但也不是所有数都是有规律的,至少对于无理数是这的,例如π,截止到2021年8月18日已经计算到62.8万亿位,依旧是没有头绪的,依旧是随机的混乱的延续(至少还没有发现其中的规律,也许这和我们使用的10进制有关)。
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将无序转变成一种人为的规律,使其和谐?这是可以的。这是一种魔术,并非是无理数有了规律,更为准确的说是将另外一种规律或规范将无规律的事物所进行了规范与梳理。这个作品通过选择不同的无理数而听到不同无理数所演奏出的美好音乐,通过关于无理数的规律化行为,深层的探讨科学的能为,将有规律的可定其规律,而没有规律的也可以通过规律化实现其另一种价值与意义。
通过科学的规律实现自由的意志,从自由的意志中唤醒科学的规律。
,时长02:12
视频[π之歌]
《庞加莱的椅子》
这个作品对于数的规律之美表现的相对更加直接,更为通俗易懂。
这些家具的造型都是源于一些函数的可视化和拓扑学,进而选择出能够作为桌子或是椅子可用的数解模型作为理论基础。通过进一步在表皮材质,制作工艺和材料的上艺术化的处理,使其成为独一无二的家具作品。
这其中最为有意思的是,关于庞加莱猜想(任何一个封闭的,并能柔软延展的三维空间里面所有的封闭曲线如果都可以收缩成一点,则该空间一定能被吹涨成一个三维圆球)就是关于几何拓扑学的。而拓扑学所解释出的一个甜甜圈和水杯没有什么区别,正体现出事物本质上的关联性与其中的一些规律。
技术之美
《源》这个作品其实我们对俄国科学家德米特里·伊万诺维奇·门捷列夫的致敬,他发现并归纳元素周期律,这个作品不仅蕴含着深刻的规律之美。同时体现出大胆的科学推演与计算,犹如“先知”一般的神圣与伟大,如:门捷列夫对元素规律的发现,奥本·勒维耶计算出了海王星的存在,爱因斯坦对黑洞存在的假说……
这件作品的前部有一个互动台并分为两层,上面一层是118个已被发现的化学元素性质与结构的数字可视化图解,透过上面的透明屏可以看到下部的实物或模型。当触摸到互动台上的某个元素的时候,屏幕中最为震撼的演绎出的所选元素在人类社会中的应用。
这其中有我们熟悉的如加碘的食盐,医用氧气瓶,锂电池等。也有我们相对陌生的如铯原子钟的定时,钋用作负氧离子发生器等更为展业领域中的应用。
这是一种客观存在的震撼,也是一种充满智慧的力量,更是一种关于科技关爱下的感动,这就是人类科技所带来的技术之美中的真实所在。
科技感官之美
《数解世界》
最后说下接待前台的设计,这其实也是个很疯狂的创意。一般而言,一个企业大堂或是一个展厅,对于前台的需求主要是满足其功能,如果能够带有一点点的设计感更好。而这次蒙泰的设计不然,既然没有“设计”,那必然都是“艺术”。
这个前台主要体现的是一种极强的科技属性,首先我所强调的是科技自身换发的内在之美和为追求科技感的外在设计感有着本质的不同,这也是我在多年来看到诸多科技类展馆感到的不足。这一话题读者也可以在关于蒙泰新展厅《破坏者》中有更为详细的描述。
造型方面,我们尽最大的努力还原工业化科技类产品的造型、结构与原理,并吸取了工业设计的逻辑思维,希望通过作品换发出一种由内而外真实的科技感受。
而材料上,整个前台基本是全金属的,其中包含钨钢、铝制合金、铝制穿孔板、紫铜、黄铜等多种金属材料的大量应用,同时面饰上也做了碳纤维与艺术灯光的局部处理。
而在工艺上,主要是锻造工艺和板金加工为主,局部上结合铸造工艺、CNC加工工艺和3D金属打印技术进行综合的实现。
无论其创作专业性,实施难度,工期还是造价上的要求都非常高,只为求真务实,只为与众不同。
而主影片中播放的《数解世界》是这个作品的点题“世界不仅是物理的,世界更是数学的!”
,时长01:36
视频来源:B站UP honeyclover
小结
艺术是人类文明普世中的传道士和修女,是人类文明的翻译。
对于科学而言,艺术所体现出的价值是一种通俗化的可视化的呈现、一种思想的解读、一种兴趣的启发、一种观点的传播与一种观念的培养。
而对艺术而言,在创作与转化的过程中,艺术借用科学的语境与知识,不仅能呈现出独有的外在之美,更能够转化出一种内在观念与思想的美,而且这种美通过别的途径无法实现。这便使得关于科学的艺术创作具有了一种唯一性的艺术魅力,一种永恒的美!
尺子
说到这里,我把一套我编写的用于作品评估的标准分享给大家,希望对大家有益。
这是一套“界尺”,能够清晰的界定行活儿(高级行活儿)和优秀的作品的区别,这套标准不仅适用于艺术创作也适用于厅馆设计。
这里总共分为七个方面:
选题:是否具有选题自身的价值与意义,选题是否有当下时代的特征与历史的延续性或割裂性。
文本价值:艺术家对世界的构建的文本是否具有社会和人类积极的价值与意义,无论是正面的启发或是负面的警示,而并非个人的情绪化感触与搞怪,非个人的小感悟。这也是作者态度与观点的价值含金量。
文本的可解读性:是否具有可传达性,可传播性,易于观众解读下,观众自身在观看与思考的二次创作下所得到的个体与群体响应与共鸣。
时代的特性:是否对时代与当下或未来具有很强的特征性与前瞻性的发现与有价值的思考。
视觉修辞:视觉层面是否具有时代性特征,是否是文本最佳表现手段与途径,无论是传统技艺还是当代技术,形式服务于内容,是否喧宾夺主,是否在炫技。
艺术史的语境:是否在美术史或设计史中有同质化存在,是否具有鲜明性与唯一性。承前启后,升级还是完全的新物种。是否在美术史与设计史中存有一定的价值。
可持续性与认知体系的架构:作品是否具有可持续的发展的可能,是否具有独立体系构建的可能,是否具有该体系的话题的多元性的拓展和多维的解读价值与意义,是否能够持续具有话题的很强的发展可能与生命力。是否能够根据时代的变化与展示相应的进步与进化的探讨。
所以说:
艺术就是艺术,作品就是作品!
行活儿与高级行活儿都是行活儿……
建议关联上文《破坏者》与下文《普世者》进行综合阅读。
有一种展馆设计,叫杨毅斌式展馆
破坏者
[蒙泰2023新展厅设计]
作为展馆行业,无论是政府馆、文化馆、科技馆、专题馆、艺术馆还是企业馆,发展至今多是通过革新下的迭代升级以为实现行业的发展与突破。这无疑会在专业化的逐渐完善中形成束缚,进而在创新的发展之路上变得蹑手蹑脚,如履薄冰。
而更为可怕的是,标准一旦固化便会变得对新生事物、思想与认知产生排斥,甚至会发展到教条主义和机械唯物论的程度。而有些大胆的创新则需要从根本上寻求“重置”,通过对展览本质的重塑实现对整个行业的推进,这也许才是对整个展馆行业更为有益的尝试。
破坏的目的便是为了实现与时俱进的新生……
有一种公共雕塑,叫杨毅斌式雕塑
普世者
[蒙泰科技楼广场群雕]
作为展览人,更像是人类文明的传道士与修女。通过一种喜闻乐见的“翻译”,让难以理解,被忽视的或是乏味的有益话题,让观众能够欣然接受。
无论是艺术还是设计,都有着不同维度的创作初衷,也必然产生不同的影响与意义,从唯美、幽默、新奇、惊艳、震撼、警示、感悟、启发、顿悟、觉醒到开悟,虽不能厚此薄彼,但也要正视其所能发挥的不同的作用。
有些艺术作品像小花一样美丽,有些做作品却像灯塔一样照明方向……
杨毅斌
业内并有“设计鬼才”之称
2010年上海世博会北京馆总设计师
句集文化(北京)有限公司创始人
观念设计发起人
科技人本主义倡导者
思想型设计师
博物馆群设计专家
“法国艺术家与设计师协会”签约艺术家;凤凰数字签约艺术家
同时是新媒体艺术家、实验艺术家、观念艺术家、光影艺术家
曾担任:
2010年上海世博会北京馆总设计师
奥迪A8L主题馆总设计师
海南海花岛博物馆群总设计师
天工开物乐山水晶博物馆总设计师
傲来仙境水晶文化艺术馆总设计师
清明上河图沉浸式体验馆总设计师
全球溯源中心总设计师
云端机器人大世界总设计师
艺术作品与荣誉:
科技艺术品:
7件科学艺术品参展于全球最大的国际艺术展“迈阿密巴塞尔”艺术展,并提出“科学与人本主义”的人类宣言,并荣获:全场最佳奖(Award of Excellence)和最佳国际产展者(Best International Exhibitor)
法国卢浮宫展览作品“奇点”(虫洞),——2019年法国巴黎国际艺术展
参与2019年法国科学节学术作品交流,3件作品参展。
2022年“法国艺术家与设计师协会”签约艺术家
个人荣誉:
曾获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汽通用最佳设计大奖。
2007年NOKIA全球展览展示一等奖。
2010年上海世博会北京馆 及2011年奥迪A8L主题馆入选 《2014年中国环境设计年鉴》
2018年度中国建筑装饰杰出展陈空间设计机构
傲来仙境水晶文化艺术馆荣获法国INNODESIGN国际创新设计金奖;中国国际空间设计大赛(中国建筑装饰设计奖)金奖
2019年度最具影响力展览展示空间作品
2019“中国品牌榜”年度中青年影响力设计师
傲来仙境水晶文化艺术馆荣获2019年度迪拜“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on Interior Design ”室内设计大赛金奖
2019年度能源星球企业展示中心荣获法国INNODESIGN国际创新设计金奖
2021年“梦中上河”《清明上河图3.0》数字主题馆荣获中国国际空间设计大赛金奖
2022年“梦中上河”《清明上河图3.0》数字主题馆荣获中国展览艺术与展示技术创意大赛金展奖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