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小松丨做文化价值的提供者 传递东方审美高度

2017年04月14日 21:13 新浪收藏 微博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文/张长收

  三十多年前,李小山在《江苏画刊》中提出:“中国画已到了穷途末路。”此一语一出石破惊天,画家们无不为之喟叹。然多年以后,中国画与当代艺术发生化学反应,当代水墨应运而生。但何谓当代水墨一直是困扰世人的话题,而且当代水墨快餐式的消费观念也一直被业内所诟病,因此当代水墨的价值内涵和理论建构有待进一步挖掘和提炼。

《松·匡庐独尊》 144x287.5cm 纸本水墨 2016《松·匡庐独尊》 144x287.5cm 纸本水墨 2016

  追求似与不似之间 集古今绘画之大成

  虽然清初山水画家石涛曾言“笔墨当随时代”,但是如何让传统材料和传统技法产生新的价值也是艺术家们要考虑的问题。艺术家蔡小松对当代水墨有了一个重新的认识,即使在技法上赶上或超越古人,然而却容易走进“死胡同”,画得再像又能如何?道家哲学提倡“有无相生”,道之为物,惟恍惟惚,不似之似,这也是古往今来画家之所求。因此,追求似与不似之间,也是蔡小松画风转变之关键。

《松·片云生》 139x69cm 纸本水墨 2016《松·片云生》 139x69cm 纸本水墨 2016

  明代画家王绂在《书画传习录》中云:“古人所云不求形似者,不似之似也。”近现代画家齐白石也有相似的论述:“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而同时期的画家黄宾虹也曾指出:“画有三:一、绝似物象者,此欺世盗名之画;二、绝不似物象者,往往托名写意,鱼目混珠,亦欺世盗名之画;三、惟绝似又绝不似于物象者,此乃真画。”虽然这几位艺术大家的画风不同,但所崇尚绘画的理念趋于一统,即似与不似之间。

《松·清谧境》 69×139cm 纸本水墨 2016《松·清谧境》 69×139cm 纸本水墨 2016

  求似不难,求不似也不难,唯似与不似最难。如果说蔡小松之前的创作是“应物象形”,于细节中见功力,那么他现在的创作就是“气韵生动”,在似与不似之间见格局。在蔡小松的作品中,观者不仅可以感受到似山又不似山、似云又不似云的微妙,同时,在层层罩染中能够感受到有一股气贯穿于其中,形散而意不散。山河显现于笔下,荒漠跃然于纸上,而天下尽归于画者心中。这种格局不是每个画家都所能拥有的,无疑蔡小松是幸运的。

《松·曲涧云峦》 144.5×285.5cm 纸本水墨 2016《松·曲涧云峦》 144.5×285.5cm 纸本水墨 2016

  三年前,蔡小松曾徒步穿越德格县的无人区——多瀑沟,6天徒步300公里,爬雪山过草地,犹如长征一般,几陷绝境。蔡小松凭着坚强的意志力与自然搏斗,在雪水奔流中咬牙前行,天无绝人之路,蔡小松终于绝处逢生。这种经历一次足够,然而带给蔡小松的体验永生难忘,于是,我们在他的新作品中看到了气贯山河,胸怀天下,看到了他从一个画家到一个艺术大家的转变。

《松·水木清华》 144.5x257cm 纸本水墨 2016《松·水木清华》 144.5x257cm 纸本水墨 2016

  做文化价值的提供者 传递东方审美高度

  追求似与不似之间,让蔡小松重新打开了艺术的世界,也让当代水墨焕发了生机。水墨承载了中国数千年的精神特质和审美内核,是中国文脉之正统,拥有其他艺术形式不能替代的独特价值。而蔡小松加强了当代艺术与传统文脉的联系,并在全球化的艺术格局中突显出强烈的民族自信心。

《松·万壑平远》 261x145cm 纸本水墨 2016《松·万壑平远》 261x145cm 纸本水墨 2016

  很多艺术家的作品没有历史观,对当下也没有认识,只关注个人情绪,缺少对问题的研究,仅停留艺术层面的平面理解,更无深度可言。如果一个艺术家没有历史观,没有宏观的视角,没有责任感,那么他是可悲而又可怜的。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一幅佳作需要宏观的哲学背景和文化支撑,蔡小松索性直接描绘万物的本源,他所关注的不再是具体的山与水,而是整个时空。蔡小松认为,艺术家应该至少花一半的时间研究“自己”,研究自身的特点,研究自己的文化,同时还要花一部分时间去研究东西方艺术以及古今艺术的异同,如此一来才能找到问题之根本,根基之所在。

《松·云霁平野》 97×177.5cm 纸本水墨 2016《松·云霁平野》 97×177.5cm 纸本水墨 2016

  对于传统,我们既要继承也要创新,对于西方当代艺术的理念,既要借鉴也要保持理性判断。中国不能仅满足于做世界最大的物质输出国,更应该做文化价值的提供者,向全世界传递东方的审美高度,而水墨作品是绝佳的选择。每年3月在美国纽约举办的亚洲艺术周,经常可见蔡小松的水墨作品,这也说明了中国水墨得到了国际认可。

《松·云门三问》 145x253cm 纸本水墨 2016《松·云门三问》 145x253cm 纸本水墨 2016

  作为中国当代水墨的领军人物,蔡小松将水墨作为重要的创作媒介,将水墨作为文化价值的输出口,无论是传统文脉还是西方文明都保持兼容并蓄的态度,并作出冷静客观的理性判断。中国当代艺术领域需要更多的“蔡小松”,让水墨成为当代文化的重要载体,并使之成为中国艺术的代言。

  艺术家简介

当代艺术家蔡小松当代艺术家蔡小松

  蔡小松(1964),中国当代水墨领军人物。出生于上海知识分子家庭,毕业于上海美术学院中国画专业。他早年研习并试验过西方艺术媒材与形式之后,选择笔墨纸砚。自2002年始,蔡小松专注创作受其个人丰富的想象力以及行走启发的奇石画、山水画和大型装置艺术。他的部分作品现藏于国际著名美术馆与重要私人收藏家手中,并于世界各地举办个展及参加群展,包括:西班牙瓦伦西亚当代艺术博物馆(个展)、古巴哈瓦那国家美术馆(个展)、第54届威尼斯双年展、荷兰鹿特丹世界博物馆、北京今日美术馆、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以及其他亚洲和欧洲地区重要画廊。

扫描下载库拍APP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推荐阅读
关闭评论
高清大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