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将如何共同生活? 从“客家围屋”出发

2021年01月28日 16:00 新浪收藏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第17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将于2021年5月22日——11月21日举行,展览主题为“我们将如何共同生活?(How will we live together)”,策展人为现任麻省理工学院建筑与规划学院院长哈希姆•萨尔基斯(Hashim Sarkis)。展览将关注建筑师作为“空间契约的诚挚组织者与监护者”的身份。对更具包容性的社会住房和城市连通性的需求是这届参展国家馆需要探讨的话题之一。

 保罗·巴拉塔(左)与哈希姆·萨尔基斯 保罗·巴拉塔(左)与哈希姆·萨尔基斯

  威尼斯双年展作为世界建筑艺术和学术界的盛事,有着百年的历史。自1968年起,建筑就是威尼斯双年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艺术展分单、双年轮流举行。过去三届的主题分别为“自由空间”、“前线报道”和“基本法则”。于1895年首次举行的威尼斯双年展与德国卡塞尔文献展、巴西圣保罗双年展并称为世界三大艺术。

  对于2020年,这样一个特殊的时期,面对全球性的公共卫生事件,当代城市空间和建筑空间也在疫情中暴露出种种问题,为建筑学、建筑艺术带来深度自省与重要发展。“在外界环境日趋差异化的情况下,我们需要签订一份新的‘空间契约’,呼吁建筑师为追求联系的个体、为需要多样空间的家庭、为要求认同感的新型社区打造出人类能够共同生活、面对危机的联合空间。”萨尔基斯说道。

  “我们怎样一起生活?”于物质、空间和文化之外,我们每个人似乎与之存在着某种紧密的关联性和巧合之处。如今,在陷入社会事务与深深的反思之后,我们仍然在抗争与应对之中,那么,中国的当代艺术家会予以什么样的回应?

  1月22日—2月28日期间,在明年启运威尼斯之前, “围屋之变——关于中国传统移民建筑的对话”当代艺术展亮相深圳雅昌艺术中心,也是在国内的首次集中展出。邀请朱成、何多苓、应天齐、李向明、师进滇、顾雄、傅中望、叶放、李枪、焦兴涛、李川、安海峰12位当代艺术家以龙南围屋为创作起点,参与并介入其间,完成一次关于传统移民建筑的对话。处于后疫情时代的全球语境中,共同开启重新思考共同生活方式与势在必行的问题意识。

展览现场展览现场

  从“围屋”出发,探讨“中国传统移民建筑”

  “围屋”,全称赣南客家围屋,当地人称为土围子或者水围 ,是位于赣南边陲的客家民居。 主要分布在江西省赣州市境内,是客家民居中最常见、保存最多的一种,是中国客家文化中著名的特色民居建筑。是客家文化的重要象征,被众多国内外专家誉为“东方的古罗马城堡”、世界上最璀璨的民居建筑奇葩。

龙南关西新围与老围,刘念海摄龙南关西新围与老围,刘念海摄

  新浪收藏:“围屋”作为一种民居特色亦或是生活方式,为什么会被选入这次的创作母题。

  艺术总监/参展艺术家应天齐:在新冠疫情尚未爆发之前的2019年7月,第17届威尼斯双年展组委会主席保罗和策展人哈希姆宣布将话题——“我们将如何共同生活”预言般地作为本届双年展的主题,如此的巧合揭示了人类面临的生存困境,恍如箴言。

  与此同时,我们遭遇了龙南客家围屋,这一中国传统移民建筑客体,于是“围屋之变”的创作母题应运而生。

  新浪收藏:以龙南客家围屋对话当代艺术,碰撞中的收获与体会。

  艺术总监/参展艺术家应天齐:本届双年展因疫情原因组委会宣布推迟一年举办,这反到给艺术家们留出了更多思考的时间和创作空间。艺术家们在策展人王林教授的选择和召集下多次深入龙南实地考察,结合历史溯源对龙南客家围屋从社会学、人类学的层面进行探究。在此期间,悴然与全球爆发的新冠疫情不期而遇。这一切使得艺术家的创作无时无刻不沉浸在社会现实、哲学思辨以及问题意识之中,在反复的追究探寻和思考之下,作品越来越走向更广阔的思想层面,体现出更深刻的思想深度。

 第一次宣布延期后的威尼斯建筑双年展官方海报 第一次宣布延期后的威尼斯建筑双年展官方海报

  第17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原定于2020年5月22日举办。2020年3月,其宣布延期至8月29日-11月29日举办,之后又宣布延期至2021年5月22日——11月21日举办。 

  鉴于“组织机构的复杂性”、所涉“主题的数量和重要性”等系列客观困难及多方因素的考虑,有着百年历史的威尼斯双年展也不得不接受延期改期的重大决定,然而艺术家和策展团队的热情一直未灭,甚至也在这次创作之中有了更加深入、深刻的观察、思考和尝试。近一年时间,12位参展艺术家多次实地深入龙南,充分挖掘龙南客家围屋的经典元素,从而精心创作出这批与龙南建筑、与围屋背后的生活方式发生关系的作品。

  “龙南围屋的特点,是在围合防卫与内构外向的依存关系中,育成家庭与家族聚居的组织方式、伦理建构和地域人文。这是中国人独有的祖宗崇拜与耕读传家的历史信仰,如果加上现代社会的开放性改变,显然可以为后疫情时代提供一个与建筑历史演变有关的社会参照。

  后疫情波及全球,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世界政治经济及社会文化的格局与进程。围绕着围屋这一最为典型的中国移民建筑,艺术家的个人创作,不期而遇地提示出社区封闭与人际交往、生存安全与个人自由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博弈的关系,也成为艺术家‘各自为艺,共同生活’的真实写照与真正考验。艺术家完全可以通过个人创造力的发挥,用自己的艺术语言来表现相关的社会缘由、历史成因、在地反应与身心感受,给所有人以启发和启示。”——策展人/王林

猫柜围猫柜围

  新浪收藏:疫情之下,国际出行、作品运输及线下国际性展览等各方面愈发困难,这次展览策划执行当中碰到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策展人/王林:最大的困难就是疫情本身,让展览一再延期,而且具有不确定性,打乱了展览原本的时间节奏,计划被打乱。威尼斯双年展组委会做了调整,暂时还是按今年5月举办,我们整个工作的安排、报关、作品、起运都要按照他们的时间安排来进行。

  但另一方面,疫情的不可控是我们担心但也不是我们应该担心的,我们的心态是做好一个展览,全力以赴的准备一个展览,时间的不确定性也有利弊,准备作品的时间更长,实际上前后跨了两年的时间准备,前期艺术家去龙南做了调研,也组织专家去做了研讨会,帮艺术家了解围屋的状况,让艺术家从建筑形态、围屋功能和现状,以及历史和未来的可能性上做充分的了解,这些作品的创作带有历史属性,与艺术家原本带有的风格化不一样,两者需要互相磨合和碰撞,也需要现场、在地的感受与艺术家的创造力发生关系。

  对艺术家而言创作时间更长,对策展团队来说,有更多讨论的可能,装置与场地的融合有更多现场策展上的“创作性”。

  我们在威尼斯的场地也做了两次调整,原来的场地条件面积不太大,跟现有的设施设备和建筑空间、家具布置我们都做了考察,也出了草稿性方案,后来随着时间的深入,艺术家的思考更成熟,对空间有了更多的要求,作品的体量也有所增加,所以考虑当时的场地太拥挤,后来为了作品能更充分的呈现,换了一个场地。

  我们也为这个展览做了很充分的宣传推广,在深圳国风做的准备展,是想让大家充分了解艺术家本身,他们本身的创作特征和风格,另一方面是围屋模型的展览,也为艺术家提供创作的参照,给观众一个了解艺术家创作和围屋之间的关系。还展示了艺术家的方案,准备展是为了让大家知道这个展览的来龙去脉和整体思路的呈现。

  新浪收藏:建筑艺术、学术界的国际视线亮相之前,举办“威尼斯前展”的初衷。

  策展人/王林:前展有几个考虑,一个技术性考虑,作品都是大型装置,所以有现场组装的需求,有个起运前的练习工作,说明我们对这个展览的认真和负责,如果到时候直接去威尼斯组装,怕有些效果组装不出来,影响它在国际上的完美呈现。

  另一个考虑是希望雅昌的观众、深圳的观众、国内的观众先睹为快,通过媒体传播以后,听取更多人对展览现场效果的反馈。

  另外,这次我们也邀请了龙南政府来观看参加展览,我们也希望听到他们的声音,因为从威尼斯回来以后,我们会把整个展览完整的保存在龙南,龙南会为此专门建立博物馆保存,包括作品、背景、相关资讯,让龙南老百姓能为他们家乡的历史和建筑留下记忆,同时也是现代性、当代性和传统建筑的联接,这也是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上的首次,将整个展览在展期结束后完整保存。

  龙光围全景/近年来,龙南市委、市政府以成功列入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为契机,依托独特的376座客家围屋资源和浓郁的客家文化风情,在注重客家围屋建筑保护修缮和合理开发的前提下,全力打造“世界围屋之都”名片  龙光围全景/近年来,龙南市委、市政府以成功列入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为契机,依托独特的376座客家围屋资源和浓郁的客家文化风情,在注重客家围屋建筑保护修缮和合理开发的前提下,全力打造“世界围屋之都”名片
  西昌围/龙南市也将建设“第十七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专题展馆”,将艺术家辛勤创作参加国际展事、享誉世界的“围屋之变”参展艺术作品永久展示在龙南,与历史悠久的客家围屋共存  西昌围/龙南市也将建设“第十七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专题展馆”,将艺术家辛勤创作参加国际展事、享誉世界的“围屋之变”参展艺术作品永久展示在龙南,与历史悠久的客家围屋共存

  全球化的时代下 “我们将如何共同生活”

  关于这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的主题“我们将如何共同生活”,策展人哈希姆·萨尔基斯进一步说明,“在政治分歧与贫富差距越来越严重的情况下,我们需要一种新的空间契约。我们希望建筑师们想象一个大家一起好好生活的空间:即使每个人之间越来越不一样,我们仍希望与他人、其他物种之间有所连结,不管是在实体空间或是网路世界皆然。”他认为可以从许多不同层面来讨论“一起生活”。

  威尼斯双年展主席保罗·巴拉塔也说道,萨尔基斯对当代社会里各说各话、彼此冲突的“真相”所带来的危机特别了解。大家一起为2021年的双年展主题思考这件事本身,也是“一起生活”的实践。

  目前全球不同地区的居住条件千差万别,大部分房屋仍旧是基于最基本的需求建造的,当今社会的差异性现实对于我们的生活空间所提出的挑战一直是值得关注的问题。疫情改变和影响着世界,包括我们人类对现代世界的思考,对于“我们将如何共同生活”这样的主题,龙南客家围屋的地理与人文层面的抉择在某种意义上来讲呼应着“空间契约的诚挚组织者与监护者”,那么中国当代艺术家如何表达?

  新浪收藏:这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由12位知名的当代艺术家及建筑家参展,贡献出了他们对于主题的新的思考和作品,这次在艺术家的合作上有什么样的考量?

  策展人/王林:首先“我们将如何共同生活”我认为是一个非常好的主题,这个主题出来的时候还没有疫情发生,现在看来好像是一种预见性,因为人类面临着很多问题,包括国与国之间、不同地区之间、不同阶层之间、不同团体之间,都充满了竞争、矛盾甚至是争斗,但今天我们又是一个全球化的时代,我们事实上又是一个完整的整体,我们该如何生活?我们该相处才能共同生活,我们应该讨论的不是竞争和争斗,而是怎么在一个环境下如何共生、如何共生得更好。

  疫情让这个问题显得更紧急,更尖锐化,当代艺术的观念性就是面对问题,问题意识就是当代艺术发生的诱因和前提,对于艺术家而言,不是去解决问题,更多的是面对问题思考问题,通过自己的创作去感受甚至提出问题,提出我们该如何共同生活的想法和体会。

  比如叶放的建筑,把碉楼和门厅结合起来,做成一个可以饮茶的塔座,这是一种把 历史和当下链接起来的愿望,是一种坐下来心平气和饮茶交流的美好愿望。趋真向上是历史也是艺术的本质和出发点,让不同的个人能共享今天的生活。

叶放,客道,装置,220×135×295cm,2020,木叶放,客道,装置,220×135×295cm,2020,木
叶放《客道》叶放《客道》

  比如李向明的抱团取暖,八个门套做成了一个围合,围起来,但同时又都可以打开,中间有个火盆,我们可以理解为抱团取暖,但同时门又都可以打开,事实上是很开放的心态,作品的想法和材料都会有人文的温度感,材料都是收来的老旧家具,重新再利用起来形成自己完整的作品。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李向明,《抱团取暖》,装置,550×255cm,2020,木、火盆李向明,《抱团取暖》,装置,550×255cm,2020,木、火盆
李向明《抱团取暖》作品局部李向明《抱团取暖》作品局部

  这些作品都体现了参展艺术家的在地感和可读性,在形式上又非常具有当代性的创作。

  首先选择艺术家的创造力,他们在当代艺术创作中各自为艺的创造力,另外就是他们对中国传统建筑的兴趣和体会,不管是形态的、功能的、理念的关系,还有对“我们如何共同生活”以及我们自己的题目“中国传统移民建筑”有兴趣,“围屋之变”重点在“变”,艺术家如何让围屋与当代做一个接轨,如何通过艺术创意的思考能对龙南围屋带来启示。“移民”这个话题是个世界性话题,龙南围屋是个典型的建筑移民,顾雄本来就是加拿大移民,他做了很多展览都是关于移民的问题,井就是水,隐喻和象征的使用,表达生命与水的关联,移民也是生长、生命和文化的并重,移民首先求生存,然后是原来的文化与当下文化发生关系,是这样的契机,不仅是记忆,也是期待。

  我们实际上是提供一个主题和场所,让艺术家在特定语境下的表达与发挥。

展览现场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展览现场

  新浪收藏:这次能够在国内展出是很难得的机会,但很多人无法亲临现场观展,如果就这次展览为契机,想对读者和观众说什么?

  艺术总监/参展艺术家应天齐:整个世界正面临着“百年未遇之大变局”,《围屋之变》当代艺术展的出现,体现了当代艺术家的社会担当,在对古老围屋发掘中,得以将中华民族先民们的智慧、古老生存方式的生活内涵、传统建筑艺术的现代审美,因当代艺术作品的诠释而再度闪耀出新的人文光芒。我们希望这些作品能够在人类生存境遇、个体生命不可承受之重、围合与开放、如何与大自然友好相处和谐共生、自由与非自由的悖论、对历史的凝视与未来的眺望等多层次多维度的命题下,引发思考产生警醒。

  我们将如何共同生活?一个源自过去的预言,一个对于未来的追问,一个介入自我与世界、现实与未来,生活与艺术的种种真实存在。我们每个个体在共同经历着、应对着、反思着,“开”与“合”、“围”与“变”,从“客家围屋”出发,这个问题,需要我们和艺术家一起去回答。(部分图文整理自网络,部分图源由龙南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旅游局提供)

展览海报展览海报

  展览信息

  展览名称:2021年第十七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前展

  “围屋之变——关于中国传统移民建筑的对话”当代艺术展

  展览时间:2021年1月22日—2月28日

  展览地点:深圳雅昌艺术中心

  策展人:王林

  艺术总监:应天齐

  出品人:黎映现、冯小瑞、关野

  参展艺术家:傅中望、顾雄、何多苓、师进滇、焦兴涛、李川、应天齐、安海峰、

  李枪、李向明、叶放、朱成

  票务:此次展览不收门票,疫情期间需通过雅昌小程序提前预约。

   参展作品欣赏

  鱼与渔,应天齐,装置150×116×50cm,2020, 水、鱼、监控设备、记录本

  策展人王林评论:

  应天齐的艺术创作不论是版画、油画、综合材料绘画,还是装置、行为、整体环境艺术,一直和传统民居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他的参展作品《鱼与渔》就是以龙南燕翼围为原型,放大模型尺度做成的透明实体。然后安装微型录相设备,注入清水,变为鱼缸,将静态建筑形态和小鱼游动的动态影像集于一体,让自在之物与监视观看、实体作品与在场观众相互介入。不仅引发了内外观看、虚实互动的极大兴趣,而且消解传统围屋的封闭性,使新材料构成的作品产生出精准、精确、精致的审美感受,不无时尚所需的娱乐性。这是对中国传统移民建筑与现代性思想意识及其生活方式如何接轨的理性思考与直觉表现,更值得注意的是,在围困的现状与观看的无奈之中,作品深刻地提示出关于自由问题的悖论思考和对于艺术自由的无限向往。

  艺术家自述:

  从燕翼围高大坚固的建筑外形中收获灵感,整个建筑就像一个方形的鱼缸,居住的于其中的居民好似鱼缸中的小鱼。人的安宁生活与自由天性需要在现实环境求得某种平衡。

  围,何多苓、师进滇,装置,500×500×100cm,2020,白色铁丝网

  策展人王林评论:

  何多苓和师进滇是一对长期相处的老朋友和老哥们,他们的共同之处,是深谙人生与艺术中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坦然用以轻为重的方式进行艺术创作。此次二人合作的作品《围》,直击主题,但艺术语言却曲径通幽,以抽象性而非具象性的方式,化实为虚,用白色镀锌铁丝网作为基本材料,编织密集线条组成的模块。根据场地条件,组成不同的围合形态,或名围屋群落,或称围屋之变。两位艺术家的作品注重线条表现的中国特色,以线结网,借网成面,由面构形,进行现代性审美转换。既有网络时代的象征性表达,又有东方哲理的直观化体现,透视复杂的人生境遇,以其超现实的精神体悟,通向文化现实、现状与现场。

  艺术家自述:

  燕翼围、关西新围等内部纵横错落的建筑空间使艺术家产生一种时空的穿梭感,仿佛置身一个虚拟的历史空间中,在公共与隐私之间表现着人与人的复杂关系。

  抱团取暖,李向明,装置,550×255cm,2020,木、火盆

  策展人王林评论:

  李向明作品形似八阵图,八门八卦,四方开合,八面进出。这是中国太极文化的精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机动性很大,灵活性极强。原拟中心处置放一个人形模特,用以提示围合处境与生存状况。后因新冠疫情在展期爆发,肆虐全球,艺术家修改方案,在正中间放上了熊熊燃烧的火盆。这不仅是围屋家人依偎取暖的记忆,而且以“抱团取暖”之名,提示出世界人民“我们将如何共同生活“的主题,提示出当下共同防疫、温暖人心的必要性。其作对比的开与合、进与出、木与火、静与动,置于构造方式的整体性之中,有非凡的力量感和剧场性。

  艺术家自述:

  栗园围、西昌围等丰富的门窗户扇具有特有的美感,每一个围屋的大门成为建筑交流与交通的重要关口。门扇的开合封闭也代表居住于围屋之中的人的思想与精神状态。

  洞见,傅中望,雕塑,53×53×53cm,2020,木

  策展人王林评论:

  傅中望作为中国成就卓越的雕塑家,更是一个媒介艺术家。其作来自他对于龙南围屋的深入观察和灵性体悟,以其特有的榫卯结构方式,创造出体量感强悍的装置木雕作品。造型厚重,不无抽象性,其形有巍峨之感而构造开放。开口处得力于斗形的深度感,亦代表围屋用于瞭望与射击的孔洞。此乃点睛处,既有保家御敌的功能表达,也不乏洞见生活的穿透力。

  艺术家自述:

  栗园围、耀三围遍布四周围楼的枪孔给艺术家带来创作的灵感,先民透过这些洞孔观察着外部世界,怀揣戒惧却又对未来抱持希望。这些岁月的留痕使艺术家感受到看似矛盾却又真实的情感,用作品表达对未来和谐安宁生活的期盼和祝愿。

  客道,叶放,装置,220×135×295cm,2020,木

  策展人王林评论:

  叶放是著名的建筑学家,也是一位精通材料功效的当代装置艺术家。其作以炮楼和茶亭为基本建筑形态,取其拐角围墙延伸为半围合空间,上为设防之备,下乃待客之道,作品其实就是一处朋友之间相聚茶饮的行为现场。将围合与开敞并置一处,意在告诉人们,闭关自守并不是人的需要,维护生命财产安全固然重要,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与沟通,才是人类命运休戚相关的真正保障。

  艺术家自述:

  龙光围、耀三围等高大坚实的炮楼是客家先民抵御外侮的重要设施,而如乌石围等精美的建筑雕塑、纹样则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深厚的内涵。现代社会更需要的是和谐共处,把炮楼变成茶室,化敌对为友谊。

  弈,应天齐,安海峰,装置,270×220cm,2020,陶瓷棋子、木、石膏

  策展人王林评论:

  安海峰是学生,应天齐是老师,两者有着中国艺术传统的师徒关系,故酿就二人共商合作之作。作品从围屋与围棋共有的“围”字出发,提取博弈围合取胜的游戏规则,布置著名棋局,这是典型的中国知识与中国智慧。围的大与小,气的有与无,棋子形状的指物性,都可以说是危机与生机并存、出路与险境共有。这种绝地求生的自我训练,在新冠疫情防不胜防的新时代,给人以特别暗示:人类是否应该重启古老的营造智慧,重新思考未来将如何彼此之间共同生活。学会在尊重万物的前提下,重新与自然友好相处,和谐与共。

  艺术家自述:

  从武当田心围、乌石围等围屋航拍照上,建筑仿佛变成了大地上星罗棋布的棋子。今天人工智能已取代人类棋手成为棋手们最大的敌人,人与自然、与社会、与科技等等都在进行博弈。围屋的围与合也正体现围棋的博弈之道,人要顺应时代的发展作出自己的判断。

  《生》之期盼?《老》有所养?《病》壮固疾?《死》得其所?朱成,雕塑,690×60×200cm,金属及综合材料

  策展人王林评论:

  朱成的作品《生。老。病。死》有如自己的和围屋的纪念碑。用他自己的话说,是为古往今来人生经历者守陵。朱成的作品内容丰富,蔚为壮观,有如祭坛一般庄严而悲恸。他把图像、浮雕、人物造型集结成个人史、社会史与文化史。以中国传统建筑形态与局部细节,围绕围屋话题展开,如诗如画,如歌如泣。最后章节的残缺,正是一种未完成性,正意味着一种期待:一个人的人生总有终点,但生生不息的爱恨情仇、妍骚美丑将永存于世。——而艺术正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最高体现。

  艺术家自述:

  关西新围、栗园围、武当田心围等围屋以祠堂为中心构筑的建筑体系,呈现出过去、现在、未来人与人在时空交错中的复杂联系,从中能反省历史、思考未来。

  遥望与凝视,李川,影像装置,120×200cm(D×H),2020,木、Led

  策展人王林评论:

  李川作品以原木材料来代表农耕时代龙南围屋的文化特征。原木行李箱并不实用,但代表了人的迁徏与移动,这里包含着传统文化形态与现代生活习俗不可避免的冲突。正是基于对这种矛盾的体验与认知,李川对龙南围屋作为中国传统移民建筑的观察,是整体性的,也是符号化的。围合的木柱通过望远镜、放大镜的组合,增加了遥望远观与凝视近看的观看方式,其历史影像更带入了另一个维度的视觉叙事,并与现成雕塑、装置构成视觉观看的反差,由此强化视觉心理对作品的反应。在这里,私密性与公共性、闭合性与开放性,结合成内外相互发生、虚实相辅相成的艺术效果,从而引发人们对新旧事物的双重思考与深刻反省。

  艺术家自述:

  客家先民辗转迁徙,构筑围屋,期望在不断变化的现实中获得一处稳固安宁的家园。而现代人却希望寻求某种改变原有生活方式的可能。在变化与固守中,体现着传统与现代的观念撞击。黄竹陂圆围是龙南围屋中较为少见的圆形围屋,或许这种圆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完美之道。

  理想国,焦兴涛,装置,410×200cm,2020,旧家具、雕塑、书等

  策展人王林评论:

  长期以来,焦兴涛艺术创作的特点是对普通和日常的关注一一普通人、普通事物、日常事物和日常生活。他在龙南收集普通家俱,在威尼斯收集日常物品,用榫卯相连及围合场地、满铺地垫的方式撘建一座儿童乐园,让前来参观“围屋之变”建筑双年展平行展的家长和孩子们,可以坐卧休息、玩耍和阅读。让人体会远近距离物件偶然相遇构成的场景,有无异样、新奇而又温馨的欣喜之感,以及和不同的人际会相处陌生又而亲切的环境氛围又如何着想。焦兴涛作品的智慧之处,在不强加于人任何特别的东西,只是不动声色地变化地点与场域,让人自会体会到艺术于人的亲近之处。

  艺术家自述:

  围屋内部自成生态,这种围合成为构筑自我精神家园的载体。在关西新围、栗园围中看到的祠堂也是中国古代社会进行教育的所在之地,柏拉图用理想国阐释了用知识构筑的充满良知的社会,在现代也需要这样的精神理想国。

  隔离,李枪,装置,尺寸可变,2020,杂志

  策展人王林评论:

  李枪作品以《隔离》为题,显然是针对新冠疫情期间人们不得不相互隔离的危险性。他的作品有自己艺术语言和制作方法,用废弃杂志和裁纸剪纸工具创废为艺,独辟蹊径,独具魅力,早已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逻辑和艺术专利。作品随机布置成围合之形与外向之势,很有针对性地表达出在对灾难突围的自由向往中,文化的野蛮性也会随时死灰复燃,吞焚人应有的道义与责任。李枪作品与身俱来的生态环保意识,正好有力地证明,人与人、国与国的友好关系,应该建立在理性、有序的基础之上,建立在艺术家个人创造力不断介入问题意识的实验性、开创性之中。

  艺术家自述:

  围屋体现的是一种与外界的隔离与自我保护,围屋中的居民寻找着属于自己的幸福快乐。有关乌石围照片中快乐活泼的儿童,激发了艺术家的创作热情;在西昌围中看到的建筑门扇组构则触动了艺术家的形式构成灵感。

  龙南回声,顾雄,多媒介装置,150×150×60cm,2020,玻璃钢着色,不锈钢

  策展人王林评论:

  顾雄乃华裔加拿大移民,很多作品与移民文化有关。其作《龙南回声》,取意于当地客家移民建筑中的水井,这是任何围屋为维持生命与维护生活必须必有的设施。圆形水井底部刻有龙南歌谣,不绣钢材料的反光,辉耀井壁。加上传声孔的作用,仿佛是艺术家将不同时空的信息,如水之涟漪,企图从这里向传远方,从故土井栏传至异国他乡。

  艺术家自述:

  乌石围、关西新围等围屋建筑中的水井是居民重要的生活设施。龙南山歌的传唱中表达着对远行亲人的挂念与期盼,日复一日的简单生活,正是在这种期盼中孕育出深情和希望。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推荐阅读
关闭评论
新闻排行
高清大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