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推荐 | 人的主题——具象表现绘画雕塑展

2021年03月25日 16:16 新浪收藏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新浪讯,3月27日,《人的主题——具象表现绘画雕塑展》将在光达美术馆举行,本次展览展出光达美术馆收藏的包括德朗、贾科梅蒂、巴尔蒂斯、阿利卡、培根等大师的近百件作品。策展人蒋梁介绍“它不是常规的肖像展,也不只是以人为题材的绘画、雕塑展,因为这里特别呈现出面容、身体与人群组成的人的‘在世存在’,旨在在技术图像的时代,来探讨一种艺术‘主题’的构成与揭示的方法。”

展览海报展览海报

  展览信息

  展览名称:《人的主题——具象表现绘画雕塑展》

  展览时间:2021年3月27日—8月15日

  展览地址:中国杭州·光达美术馆(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虎玉路18号)

  艺术总监:司徒立

  策展人:蒋梁、王乐其

  主办:光达美术馆、中国美术学院艺术哲学与文化创新研究院

  关于艺术家

  德朗

  德朗(Andre Derain, 1880-1954)于1905年与马蒂斯一起开创野兽派。1907-1910年参与立体派运动。1912-1914年,他对色与形的激情变为节制,获至一种精神内涵的深刻表现和神秘诗意。一战之后,德朗作为现代艺术运动健将,开始对现代艺术提出质疑。他这时期的人物画和静物画显示出他所说的“必须内在深刻地渗入事物的生命”,他放弃了曾经作为表现主义者的主观表现,委身于与事物对象的相互依存与交织。

  德朗自称非常敬佩中国哲人的“述而不作”。他说:“写实主义已经结束,而绘画才刚刚开始”。所谓刚刚开始的绘画是直观对象的多样性和可能性的“所有经验和知识,经过血肉之躯的过滤之后的总体迸射”。德朗称此为“总体表现”。

  阿布迪亚夫人肖像,安德烈·德朗,布面油画,116×89cm,1934-1937年  阿布迪亚夫人肖像,安德烈·德朗,布面油画,116×89cm,1934-1937年
  戴草帽的吉普赛人,安德烈·德朗布面油画,50.3×55.4cm,1930年  戴草帽的吉普赛人,安德烈·德朗布面油画,50.3×55.4cm,1930年
  年轻女人的肖像,安德烈·德朗,板上布面油画,33.9×26.5cm,1945-1950年  年轻女人的肖像,安德烈·德朗,板上布面油画,33.9×26.5cm,1945-1950年
  长发女人的胸像,安德烈·德朗,青铜雕塑,38.5×19×12cm,1938-1950年  长发女人的胸像,安德烈·德朗,青铜雕塑,38.5×19×12cm,1938-1950年

  贾科梅蒂

  贾科梅蒂(Alberto Giacometti, 1901-1966)出生于瑞士一个画家家庭。1922年定居巴黎。早期接受过立体派和抽象派艺术影响,1930年参加超现实主义运动,1935年脱离超现实派,回到画室重头开始面对眼前实物写生。

  他认为传统雕塑塑造一个头像,只是塑造一个与真人原型的等同物,以为这祥可能等同真实本身;其实,这并非视觉,只是知性、概念。在他看来,真实永远隐显于实存与虚无之间;对有限事物的真实的绝对追寻是无限的。因此真实的追寻并不在于求得精确而在于试着理解究竟看到了什么,并把看见的如其所是描绘下来。他对此有限事物而无尽追寻曾惊叹道:“奇遇,大的奇遇,在于每一天,从同一张面孔(或一个杯子、一个苹果)上看到某种不曾认识的东西出现,这比所有的环球旅行都要伟大。”

  穿斗篷的迭戈,阿尔贝托·贾科梅蒂,青铜雕塑,38.1×34.5×22.3cm,1954年创作  穿斗篷的迭戈,阿尔贝托·贾科梅蒂,青铜雕塑,38.1×34.5×22.3cm,1954年创作
  立方底座上站立的裸女阿尔贝托·贾科梅蒂青铜雕塑,42.6×10.8×10.5cm,1953年  立方底座上站立的裸女阿尔贝托·贾科梅蒂青铜雕塑,42.6×10.8×10.5cm,1953年
  睡着的男人,阿尔贝托·贾科梅蒂纸本钢笔,27×20.9cm  睡着的男人,阿尔贝托·贾科梅蒂纸本钢笔,27×20.9cm

  巴尔蒂斯

  巴尔蒂斯(Balthus, l908-2001)出生于巴黎的一个波兰贵族家庭。他没有受过正规美术教育,却极早显露出艺术天赋。12岁时在里克尔的帮助下出版了第一本画册。1933年,他完成作品《街道》,开始形成以清晰轮廓和平扁色彩为特征的风格。1934年,他首次在皮埃尔画廊举行个人画展。1961年起担任罗马法兰西美术院院长。

  巴尔蒂斯反感现代艺术强调自我表现的倾向,主张艺术家必须是服务于大自然的工匠,并“创造出一种可以传递事物之神并表现现实之美的绘画”。他对中国和中国艺术抱有极大的兴趣,作品中可以发现东方艺术对他的巨大影响。

女孩与金鱼,巴尔蒂斯,布面油画,60.3×62.8cm,1948年女孩与金鱼,巴尔蒂斯,布面油画,60.3×62.8cm,1948年

  弗朗西斯·培根

  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 1909-1992)生于爱尔兰都柏林。他是自学成才的画家,早期作品受到超现实主义的影响。他常以畸形的形象或病态的人物为主题,描绘一些令人厌恶的形象。扭曲、变形和模糊的肖像,使他成为战后最具争议的画家之一。

  培根笔下的形象不是现实事物的简单再现,而是向人们展现了命运真实的面目。他形容自己的作品是“试图把某种情绪形象化”。他喜欢表现孤独和苦恼的主题。他所绘制的肖像在画面上变成了一种令人不适的恐怖。正是这种敢于直视内心感受,毫不介意地表现在画面当中的态度,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也让当时的画坛为之震撼。

  威廉·布莱克的脸模塑像,弗朗西斯·培根,石版画,80×60 cm,1955创作,1991印制  威廉·布莱克的脸模塑像,弗朗西斯·培根,石版画,80×60 cm,1955创作,1991印制

  亨利·卡蒂埃-布列松

  亨利·卡蒂埃-布列松(Henri Cartier-Bresson, 1908-2004)生于法国塞纳-马恩省。摄影界称他为“摄影之父”、“快照之神”。他的摄影风格命定了他要到处跑,捕猎真实。他像最好的猎人,总是恰逢其时地守候在那里,等待某些历史性的事件发生,于是他就闯入,在“决定性瞬间”拍下最具有意义的历史影像。

  除了摄影,布列松也画素描。他选择铅笔,画出颤抖的线条、颤抖的诘问所看见的世界。而这些线条,正好是在“决定性瞬间”的中止之前或之后的颤动,直至透露出新的真实。

侧躺女人像,亨利·卡蒂埃 - 布列松,石版画,38×28cm侧躺女人像,亨利·卡蒂埃 - 布列松,石版画,38×28cm
  穿过街道的贾科梅蒂,亨利·卡蒂埃 - 布列松,摄影,27.8×18.5cm,1961  穿过街道的贾科梅蒂,亨利·卡蒂埃 - 布列松,摄影,27.8×18.5cm,1961
  工作中的贾科梅蒂,亨利·卡蒂埃,布列松,摄影,27.8×18.5cm  工作中的贾科梅蒂,亨利·卡蒂埃,布列松,摄影,27.8×18.5cm

  雷蒙·马松

  雷蒙·马松(Raymond Mason, 1922-2010)早年从事抽象雕塑,26岁遇到贾科梅蒂之后,开始追随贾科梅蒂的足迹而转向写实,并逐步开辟出自己的艺术道路。

  雷蒙·马松从空间中的距离出发,将一种难以和解的视觉逻辑加以多向度的综合,并预见了观者面对作品的任何一个视角及位移,使形与色、光与影得以最大限度的拓展,在视觉的碰撞融合中达到了主体交互需求的共鸣。多维画面在空间中的定位令雷蒙·马松赢得了“三维空间中的画家”之誉。

  倒下去的人,雷蒙·马松,青铜雕塑,19.5×39.6×15cm,1963年  倒下去的人,雷蒙·马松,青铜雕塑,19.5×39.6×15cm,1963年
  路人研究,雷蒙·马松,纸本水彩,50x34cm,1960年  路人研究,雷蒙·马松,纸本水彩,50x34cm,1960年
  葡萄采摘者,雷蒙·马松,树脂雕塑,280.7×302.3×189.9cm,1982年  葡萄采摘者,雷蒙·马松,树脂雕塑,280.7×302.3×189.9cm,1982年

  阿维格多·阿利卡

  阿利卡(Avigdor Arikha, 1929-2010)早年以抽象艺术享誉画坛。1965年,在他取得巨大成功之时却毅然放弃了这一切,重头再来。他开始对抽象艺术进行反思,并领悟到绘画的实质不在于记忆和解构,而是观察。

  他的画作的题材均来自于他的日常生活,并以一种纯粹的视觉方式对现实的感知提出疑问,任由意识指向目光所向之处,从一个特定的点开始往外扩散,然后漫向四周。这种作画方式决定了他的绘画必须一次性完成。

阿尔芭,阿维格多·阿利卡,布面油画,116×74cm,1977阿尔芭,阿维格多·阿利卡,布面油画,116×74cm,1977
  背部自画像,阿维格多·阿利卡,布面油画65×54cm,1981  背部自画像,阿维格多·阿利卡,布面油画65×54cm,1981
  盖伊·罗斯柴尔德像,阿维格多·阿利卡,布面油画36×46cm,1990  盖伊·罗斯柴尔德像,阿维格多·阿利卡,布面油画36×46cm,1990
  红衣自画像,阿维格多·阿利卡,纸本色粉,31×19.8cm,2000年  红衣自画像,阿维格多·阿利卡,纸本色粉,31×19.8cm,2000年

  森·山方

  森·山方(Sam Szafran, 1934-2019)基于对现代艺术的反思,于1960年代放弃了抽象艺术,重新选择具象绘画。他用一种单纯的直接的视觉去摹写周围的人与物,并倾其一生不厌其烦地反复追问同一个主题,这成为他艺术创作的主要特征。

  森·山方不但创造了个人的艺术风格,而且创造了一种新的视觉方式。他驱散了人类中心主义所制造的焦点透视幻像,也摆脱了现代绘画“平面空间”与视觉观看割裂的假想,而选择了一个极其特殊的处境。让·克莱尔称之为绘画上“哥白尼式”的革命。

安东尼奥,森·山方,石版画,75×57cm,1967安东尼奥,森·山方,石版画,75×57cm,1967
诗人让·皮亚杰,森·山方,石版画,67×51cm,1970诗人让·皮亚杰,森·山方,石版画,67×51cm,1970

  古德士

  多米尼克·古德士(Dominique Gutherz, 1946- ),生于蒙彼利埃。1975-1977年获罗马法兰西美术院奖学金。1977-1996年定期在巴黎佩罗画廊举办展览。1979年于蒙彼利埃法布雷博物馆举行个人展览。同年获维勒绘画奖(Prix de peinture Paul-Louis Weiller)。1982年在巴塞罗那法国文化中心举办个人展览。1981-1982年参加巴黎蓬皮杜文化中心国立现代艺术博物馆《具象表现素描展》(Dessin d‘expression figurative)。1982年至今,执教于尼姆美术学院。1989年参加贝佳尔博物馆的《生命之上》(Sur le vif)具象表现绘画展览。

  穿紫裙的卡特琳, 多米尼克·古德士,纸本水彩,64x49cm, 2001  穿紫裙的卡特琳, 多米尼克·古德士,纸本水彩,64x49cm, 2001

  莱利斯

  让·莱利斯(Jean Leyris, 1939- ),生于英格兰,后在巴黎生活和工作。1979年至今,曾在法国兰斯的贝勒丰贝斯拉香槟画廊、巴黎让桑画廊、佩罗画廊、普罗旺斯里奇画廊、贝佳尔博物馆、阿普特(Apt)文化之家、默东(Meudon)艺术与历史博物馆、瑞士“阿尔佐工作室”画廊,以及法兰克福和伦敦等地举行画展。1998年在巴黎的学院旧书堆画廊举行个人展览。

  半裸的日本女人,让·莱利斯,青铜雕塑,56×26.5×21cm,2002年  半裸的日本女人,让·莱利斯,青铜雕塑,56×26.5×21cm,2002年

  埃哈迪

  约瑟夫·埃哈迪(Joseph Erhardy, 1928- ),出生于美国西弗吉尼亚州韦尔奇。1949年离开美国前往意大利学习古典雕塑。1952年定居巴黎。

  经过一段抽象时期后,他在1960年代末转向了具象艺术。他在美国、法国、意大利、荷兰、英国和奥地利举办和参加了50多场个人和团体展览。

  发型约瑟夫·埃哈迪,青铜雕塑, 61.5×36×40,1993年  发型约瑟夫·埃哈迪,青铜雕塑, 61.5×36×40,1993年

  艺术的主题,一般理解,指的是以下三个层面:第一,是艺术家创作的对象和内容,如风景、人物、花或是“拉奥孔”、“加冕”等;第二,是艺术家着重探索的绘画的某些元素,如印象派的光色、色彩、空间等;第三个层面,指的是艺术家追求的美学境界和品味,如崇高、优美、自然、典雅等。“主题”一词的法语sujet,既是题材,也是主体的意思,所以这提示出,除了以上理解的三个层面以外,它特别还指画家内在的主体性的觉醒。它是一种去主观性的纯粹直观中与对象实现的交融和综合,它是多种感觉层次映照的境域。它是画家与世界之间的感觉内外贯通,是绘画整全性与充实性的表现路径。同时,它伴随着借由事物的外在性格特征唤醒艺术家内在性格特征,画家主体性得以显露,画家的气质和生命自然呈现出来,成为可见作品一种存在的肉身。所以它是可见与不可见的转化方法,是一个艺术真实发生的结晶体。

  曾经,在艺术史中,作为题材的人物绘画和雕塑,其发展的逻辑一直与形而上学模仿论系统的捆绑尤为紧密。因为模仿论,西方绘画确立了以“写实”和“再现”为特征的自然主义绘画方式,尽管这一方式不断地被推翻和重建,但是,摹仿的理念和艺术的摹仿行为却一直未变。所以文艺复兴以来至19世纪中叶的近五百年里,整个西方人物绘画的主体是写实的。这个时期的艺术家致力于向观众提供一个虽非真实,但却习以为常的世界的最接近的假象。他们以透视学和解剖学为支柱建立起来的造型艺术表现体系,构成了西方美术的基本面貌。他们与古希腊、罗马的艺术家一起,把这种“再现”的艺术发展到极致。加上人物再现在现实当中注重“主题先行”的艺术社会功能,导致其更加偏离了自身的艺术价值。值得注意的是,在二元对立的符合论的表象模仿论系统中,这个真实再现的对象在传统上指的是外在客观事物,而在现当代,指的是主观的情感、超现实的世界、抽象的法则理念或观念。正是这个系统,成为了从传统到当代的艺术史中人物题材艺术创作从辉煌陷入困境的深层原因。特别随着摄影的发明和艺术形态的变化,之后虽然有一些人物艺术家凸显,但总体已经式微。

  人物题材创作如何重新出发?本次展览的画家之一德朗说:“写实主义结束了,绘画才刚刚开始。”德朗的意思当然不是说写实之外应该找立体主义、野兽派或是其它什么表现抽象观念的画派。他的意思是要跳出这个模仿论的旧的真理观系统,绘画才可能有新的开始,因为旧的系统已经陷入危机和困境。所以“人物画如何重建艺术的价值?”这个问题便可表述为:一种非形而上学美学的“人的主题”的表达是如何进行的?而这正是具象表现画家们所探索的,也是本次展览举办的目的所在。

  当贾科梅蒂无数次地凝视眼前的模特,在反反复复抹去重来之中,在痕迹叠痕迹里,一种超越模仿论的绘画经验便被突兀地体现出来,颠覆了习以为常的对肖像的认知。这是真正艺术“主题”的呈现,这是对模仿表象的艺术认识论的突破和超越。这不是对人物题材对象化的客观描摹的“肤浅感觉”和“表层现象”,也不是艺术家纯粹主观的抽象表现。这里的“主题”,是艺术家融于对象,在不断流变、不断生成中超越形象、超越肖像、超越肖似,是一种超确定的真实——人的存在的真实。这是画家与对象之间的互相渗透,它成为贯通内与外、外与内的通道。

  这正是塞尚一生所追求的,也是德朗所寻找的遗失的法则与秘密。这是一个新的整全状态,是感性的,同时也是超感性的。在这里,“如果感觉以前是外射出去,指向事物对象,那么这里感觉却让它返身回来观照自身。它提出个人的内存在与客观外存在的真实的关系”。(司徒立语)艺术的“主题”打通所有感觉的层次,感觉的多种层次一起组织起运动,包括它的生成、流逝、延续、中断、跳跃、回返、叠加、旋转、循环……这是感觉的逻辑,也是感觉的原始统一性。正如德勒兹所说,感觉根本没有任何面孔,它是不可分解的两面,是现象学所说的世界中的存在。作为一种方法论,它是艺术家去除主观性的自我消失,与对象共进退而溢出的生命。

  在贾科梅蒂作品里,我们看见了面容的深渊与深度,一种不可被对象化把捉或拒绝被对象化把捉的绝对的“他者”的在场,唯一名副其实的“对象”;而在阿利卡的作品中,我们看见了身体与世界不可分离的原始的同谋关系,身体的呼吸与起伏都揭示着世界的基本性质;而在雷蒙·马松的作品里,我们看见的是人群被抛入世界,在他们有意识地行动之前,世界已经向他们敞开,他们与世界一起涌现……

  人的“主题”,让形象本质直观地显现出来,它构成了人的形象的“肉身”,形象作为一个新境域的自在呈现,呈现为一种自在完满的状态。而情绪、气质,是更为错综复杂地盘旋在生命的根源中,聚合在不可捉摸的各种感觉的源头。正是这本源的力量引领着艺术家不断切近艺术的真实,在存在的境域中互相映射,涌动不息。 蒋梁(展览前言)

  据悉,展览将于8月15日结束。

  关于光达美术馆

  光达美术馆是以收藏、研究、维护和展示具象表现艺术为主的私人美术馆。藏品的学术脉络是从19世纪中期塞尚起至今的世界级艺术品,包括保罗·塞尚、安德烈·德朗、阿尔贝托·贾科梅蒂、乔治·莫兰迪、阿维格多·阿利卡、森·山方、司徒立等。光达美术馆倡导现象学式的观看方式,主张西方艺术与中国传统精神的对话。作为国内首家具有系统的艺术收藏和专业的学术体系的私人美术馆,光达美术馆将始终坚持以推动艺术发展和文化传承为己任,构建更加广阔的展览天地和优质平台。

  更多展览信息请关注公众号光达美术馆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标签: 雕塑

推荐阅读
关闭评论
新闻排行
高清大图+ 更多